浅闇

qiǎn ān [qian an]
繁体 淺闇

词语释义

肤浅而不明达。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亦作“ 浅暗 ”。 肤浅而不明达。 汉 王充 《论衡·别通》:“深知道术,无浅闇之毁也。” 宋 苏轼 《参定叶祖洽廷试策状》之一:“ 祖洽 学术浅暗,议论乖繆,若谓之讥訕宗庙,则亦不可。” 宋 陆游 《答人贺赐第启》:“伏念某才本迂疏,识尤浅暗。”

浅闇的网络释义

浅闇

  • 浅闇,汉语词汇。

  • 拼音:qiǎn ān

  • 释义:肤浅而不明达。

汉字详情

qiǎn,jiān [qian,jian]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GT
五行:
仓颉: EIJ
四角: 33150

详细解释

jiān

(2) 另见 qiǎn

qiǎn

动词

通“践”。实行,实现

臣之梦浅矣。——《韩非子·难四》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戔( jiān)声。本义:水不深)

(2) 同本义。与“深”相对

浅,不深也。——《说文》

石濑兮浅浅。——《楚辞·湘君》

审知卑城浅城而错守焉。——《墨子·备城门》

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宋· 苏轼《石钟山记》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古诗十九首》

(3) 从上到下或从外到内距离小(跟“深”相反)

浅草才能没马蹄。——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麦田浅鬣寸许。——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4) 又如:浅小(距离近);浅攻(近距离出击,不深入敌方腹地)

(5) 浅显,明白易懂

何以为辨?喻深以浅。——《论衡》

(6) 又如:粗浅(浅显不深奥);浅切(浅易切当);浅直(浅显直率);浅注(简明的注释);浅俚(浅显粗俗);浅率(浅近率直;浅显粗率);浅稚(浅显幼稚)

(7) 肤浅,浅薄

浅人不察。——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8) 又如:浮浅(浅薄;肤浅);浅丈夫(浅夫。见识短浅的人);浅人(见识浅薄的人);浅妄(浅薄妄为);短浅(狭窄而肤浅);浅术(肤浅的技艺);浅拙(浅薄笨拙)

(9) 狭,窄小 。如:浅局(谓见识、才能等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浅促(狭隘,心胸不开阔)

(10) 时间短

施及孝文王、 庄襄王,享国之日浅。—— 西汉· 贾谊《过秦论》

(11) 又如:相处的时间还浅

(12) 颜色淡的 。如:浅蓝

(13) 衣带宽松

逢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庄子》

(14) 另见 jiān

英文翻译

shallow, not deep; superficial

方言集汇

◎ 粤语:cin2

宋本广韵

àn [an]
部首: 808
笔画: 17
五笔: UUJD
五行:
仓颉: ANYTA
四角: 776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门,音声。本义:闭门)

(2) 同本义

闇,闭门也。——《说文》

见蔼闇阁读书。——《梁书·乐蔼传》

(3) 又如:闇门(隐蔽的门)

(4) 蒙蔽;遮蔽

桑麻闇日。——《水经注·江水》

不下比以闇上。——《荀子·不苟》。注:“掩上之月也。”

(5) 又如:闇室(遮去光线的房间);闇没(埋没,掩没)

形容词

(1) 同“暗”(经传多以闇为之)

闇,冥也。——《小尔雅》

夏后氏祭其闇。——《礼记·祭义》

孝子不服闇。——《礼记·曲礼》。注:“冥也。”

彼日月兮闇昧。——王逸《九思·守志》

(2) 又如:闇时(昏暗的时代);闇昧(暗淡;指人的隐私)

(3) 愚昧;糊涂

刘璋闇弱。——《三国志·诸葛亮传》

下闇则上聋。——《谷梁传·文公六年》

(4) 又如:闇惑(愚昧不明);闇短(才识愚劣短浅)

(5) 昏庸

故人主无便嬖左右足信者谓之闇。——《荀子·君道》

(6) 又如:闇君(昏君);闇王(昏君)

英文翻译

close, shut; dark, dismal

方言集汇

◎ 粤语:am2 am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am5 [宝安腔] am5 [梅县腔] am5 [陆丰腔] am5 [客英字典] am5 [台湾四县腔] am5 [客语拼音字汇] a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三勘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烏紺去聲開口一等ʔɒmqomh/omm

浅闇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