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戆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心胸狭窄而举事鲁莽。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黄盖 ﹞先书报 曹公 ,欺以欲降”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盖 书曰:东方将吏,无有愚智,皆知其不可,惟 周瑜 、 鲁肃 ,偏怀浅戇,意未解耳。”《三国演义》第四七回:“ 周瑜 小子,偏怀浅戇,自负其能,輒欲以卵敌石。”
引证解释
⒈ 谓心胸狭窄而举事鲁莽。
引《三国志·吴志·周瑜传》“﹝黄盖﹞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 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盖书曰:东方将吏,无有愚智,皆知其不可,惟周瑜、鲁肃,偏怀浅戇,意未解耳。”
《三国演义》第四七回:“周瑜小子,偏怀浅戇,自负其能,輒欲以卵敌石。”
浅戆的网络释义
浅戆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jiān
(2) 另见
qiǎn
动词
通“践”。实行,实现
臣之梦浅矣。——《韩非子·难四》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戔(
)声。本义:水不深)(2) 同本义。与“深”相对
浅,不深也。——《说文》
石濑兮浅浅。——《楚辞·湘君》
审知卑城浅城而错守焉。——《墨子·备城门》
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宋· 苏轼《石钟山记》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古诗十九首》
(3) 从上到下或从外到内距离小(跟“深”相反)
浅草才能没马蹄。——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麦田浅鬣寸许。——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4) 又如:浅小(距离近);浅攻(近距离出击,不深入敌方腹地)
(5) 浅显,明白易懂
何以为辨?喻深以浅。——《论衡》
(6) 又如:粗浅(浅显不深奥);浅切(浅易切当);浅直(浅显直率);浅注(简明的注释);浅俚(浅显粗俗);浅率(浅近率直;浅显粗率);浅稚(浅显幼稚)
(7) 肤浅,浅薄
浅人不察。——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8) 又如:浮浅(浅薄;肤浅);浅丈夫(浅夫。见识短浅的人);浅人(见识浅薄的人);浅妄(浅薄妄为);短浅(狭窄而肤浅);浅术(肤浅的技艺);浅拙(浅薄笨拙)
(9) 狭,窄小 。如:浅局(谓见识、才能等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浅促(狭隘,心胸不开阔)
(10) 时间短
施及孝文王、 庄襄王,享国之日浅。—— 西汉· 贾谊《过秦论》
(11) 又如:相处的时间还浅
(12) 颜色淡的 。如:浅蓝
(13) 衣带宽松
逢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庄子》
(14)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gàng
形容词
(1) 〈方〉∶鲁莽,冒失 。如:戆言(言语鲁莽、冒失);戆激(鲁莽而激烈)
(2) 另见
zhuàng
形容词
(1) 愚蠢(侧重于迂直、不知变通)
戆,愚也。从心,赣声。——《说文》
悍戆好斗。——《荀子·大略》
狂惑戆陋之人。——《荀子·儒效》
然陵少戆, 陈平可以助之。——《史记·高祖本纪》》
甚矣,汲黯之戆也。——《史记·汲郑列传》
(2) 又如:戆冥(愚鲁昏昧);戆士(愚昧之人);戆大(方言。犹傻瓜);戆陋(愚昧浅陋);戆昧(愚昧);戆钝(愚笨)
(3) 憨厚而刚直
益戆由来未觉贤,终须南去吊湘川。——杜牧《商山富水驿》
信着俺小叔莽戆多英勇。——元·佚名《千里独行》
(4) 又如:戆士(迂愚而刚直的人);戆介(迂直耿介);戆拙(迂直诚实)
(5)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gong3 gong5(kòng kô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