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寓

liú yù [ liu yu]
注音 ㄌ一ㄡˊ ㄩˋ

词语释义

流寓 liúyù

(1) 在异乡日久而定居

南北流寓之士,各许还其旧国。——《周书·庾信传》
长年流寓东南亚
stay abroad

词语解释

  1. 亦作“ 流庽 ”。流落他乡居住。

    《后汉书·廉范传》:“ 范 父遭丧乱,客死於 蜀 汉 , 范 遂流寓 西州 。” 唐 杜甫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流寓理岂愜,穷愁醉不醒。”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海外二奇人》:“后盲於目,不能復治生产,流庽 隩门 为通译以自给。” 碧野 《富春江畔》:“时至千百年后的今天,人民仍然不忘 李清照 流寓 金华 对双溪的吟唱。”

  2. 指流落他乡居住的人。

    宋 陈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三十年之餘,虽西北流寓皆抱孙长息於东南,而君父之大讎,一切不復关念。” 清 郭嵩焘 《拟陈洋务疏》:“其间惟 美利坚 之 金山 , 中国 流寓数万人。”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流庽”。

⒉ 流落他乡居住。

《后汉书·廉范传》:“范父遭丧乱,客死於蜀汉,范遂流寓西州。”
唐杜甫《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流寓理岂愜,穷愁醉不醒。”
清叶廷琯《鸥陂渔话·海外二奇人》:“后盲於目,不能復治生产,流庽隩门为通译以自给。”
碧野《富春江畔》:“时至千百年后的今天,人民仍然不忘李清照流寓金华对双溪的吟唱。”

⒊ 指流落他乡居住的人。

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三十年之餘,虽西北流寓皆抱孙长息於东南,而君父之大讎,一切不復关念。”
清郭嵩焘《拟陈洋务疏》:“其间惟美利坚之金山,中国流寓数万人。”

流寓的国语词典

迁居他乡。

流寓的网络释义

流寓

  • 流寓,汉语词汇。
  • 拼音:liú yù
  • 释义:1.流落他乡居住。2. 指流落他乡居住的人。
  • 流寓造句

    本文拟就杜甫在重庆的流寓生活和诗歌创作两个方面作一简述,以期大家对此有更明确的认识。
    原来古槐安国之北,有黑甜乡,其主者曰趾离氏,尝仕为天禄大夫,晋封醴泉郡公,乃流寓于众香国之温柔乡,而自号花也怜侬云。
    吴文英一生没有功名,常流寓各地,碌碌依人,多为官宦的清客或幕僚,有时衣食不周,“酒债难赊”。
    需要实现,有一些预建的流寓扩展,可以很容易。
    杜甫晚年曾在重庆流寓两年有余,其间,他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诗歌。
    只是后来‘寄籍’在归安,也就被认为是归安人。
    为了躲开伤心地,他流寓上海这座繁华的城市。
    地方志里当然不只有数据,那些由迁徙重新完成的土地资源占用,潜江县“占田多者皆流寓豪恣之人,土著者反为其佃仆,贫弱受累,赋役不均”。
    汉晋时期,伴随着中西之间频繁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大量胡人流寓到中国境内。
    唐代的湖南文学与以前比较,本土作家和流寓的外籍作家增多,作家的活动范围和文学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层面得到扩展。

    汉字详情

    liú [liu]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YCQ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YIU
    四角: 301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本义:水流动)

    (2) 同本义

    观其流泉。——《诗·大雅·公刘》

    顄淡滂流。——《文选·马融·长笛赋》

    血流殷地。——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黄河流水。——《乐府诗集·林兰诗》

    碧水东流自此回。——唐· 李白《望天门山》

    桃花流水鳜鱼肥。——唐· 张志和《渔歌子》

    (3) 又如:流迸(涌流而出);流水行云(流动的水和飘浮的云彩);流冰(冰块在河面上漂动和流动);流泉(流动的泉水);引申为流动。如:流丹(流动的红色;指流血);流脓搭水(流脓水)

    (4) 顺水漂流

    譬彼舟流,不知所届。——《诗·小雅·小弁》

    (5) 又如:流觞(在环曲水道;旁宴聚时,将杯放入水中,任其漂流,如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当即取饮);流柿(江中漂流的木片);流泊(在水面漂流);流花(水面漂流的落花)

    (6) 漂没;移动不定;流浪

    君子和而流。——《礼记》

    (7) 又如:流穴(辖转流落,居无定所);流沔(流连沉溺)

    (8) 传布;扩散

    其故家贵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孟子·公孙丑上》

    (9) 又如:流风(遗风);流称(传颂);流闻(辗转传闻;流播);流迈(传播远方);流声(流播名声,流传的名声);流誉(传播声誉);流语(流传的话)

    (10) 流露;显露 。如:流韵(诗文等表现出的风格韵味)

    (11) 放纵;无节制 。如:流泆(放纵,放荡);流荡(放荡,交往不正当;又形容文章流畅有气势)

    (12) 放逐,流放,古代五刑之一

    虽放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流于彘。(彘,晋地,在现在山西省霍县。周厉王后来被流放到彘。)——《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

    (13) 又如:流递(将犯人送到远处管制);流户(流放边区服劳役的人家);流逐(流放);流囚(被流放的囚徒)

    (14) 变化;演变 。如:流离琐尾(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流易(演变;变换)

    (15) 涂饰 。如:流金(涂饰泥金)

    (16) 通“留”。停留,停止

    旁行而不流。——《易·系辞上》

    (17) 通“摎”。求取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诗·周南·关雎》

    词性变化

    名词

    (1) 河川;江河的流水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庄子》

    通流入海。——清· 张廷玉《明史》

    不积小流。——《荀子·劝学》

    临清流。——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从流飘荡。——吴均《与朱元思书》

    (2) 又如:流川(江河的流水);流温(谓流水温和);流涧(山间的流水)

    (3) 像水流的东西 。如:流馥云外(形容香飘万里);寒流;暖流;气流;电流

    (4) 潮流;风气 。如:流化(犹流俗);流俗(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

    (5) 流派;派别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汉书·艺文志》

    (6) 品类;等级

    滑稽之流。——明· 刘基《卖柑者言》

    (7) 又如:三教九流;流亚(同一类人物);流比(同类比照类推);流伍(同辈;同类);流序(流品,等级)

    (8) 避难者 。如:盲流

    形容词

    流畅 。如:流亮(流畅明白);流便(指文笔流畅,不滞涩);流美(流畅华美;流畅动听)

    英文翻译

    flow, circulate, drift; class

    方言集汇

    ◎ 粤语:lau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liu2 [宝安腔] liu2 [客英字典] liu2 [台湾四县腔] liu2 lau2 [东莞腔] liu2 [海陆丰腔] liu2 lau2 [梅县腔] liu2 [陆丰腔] liu3 [沙头角腔] lie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求平聲開口三等lĭəuliu/liou
    [yu]
    部首: 322
    笔画: 12
    五笔: PJMY
    五行:
    吉凶:
    仓颉: JWLB
    四角: 30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宀,禺( )声。宀,表示房屋。本义:寄居,寄住)

    (2) 同本义

    寓,寄也。——《说文》

    国无寄寓。——《国琼·周语》

    诸侯不臣寓公。——《礼记·郊特牲》

    无寓人于我室。——《孟子》

    径造袁所寓。—— 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寓逆旅主人。——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围所寓舍。——宋· 文天祥《后序》

    同寓数十人。——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3) 又如:寄寓(寄居);寓士(寄居之人);寓泊(寄住);寓食(寄食。寄居在别人家里生活);寓客(寄居他乡的人;外来暂住的旅客)

    (4) 寄托

    大夫寓祭器于大夫。——《礼记·曲礼》

    得臣与寓目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寓形宇内。——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寓之酒。——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5) 又如:寓形(寄托其形体);寓物(托物;寄于物);寓性(不用本姓,改用有寄托或隐含某种意义的姓氏);寓情(寄托情志)

    (6) 观看 。如:寓视(注视);寓赏(观赏)

    (7) 寄递;投寄

    子产寓书于 子西。——《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8) 又如:寓书(寄信)

    名词

    (1) 住所

    方访君寓。——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有几间草房作寓;寓屋(住所)

    (3) 丧葬用品 。如:寓镪(用白金水涂过的纸冥钱);寓彩(纸制的彩绸);寓马(随葬之木偶马);寓金银(用金纸银纸做的冥钱)

    英文翻译

    residence; lodge; dwell

    方言集汇

    ◎ 粤语:jyu6
    ◎ 客家话:[梅县腔] ngi5 [海陆丰腔] ngi6 [客语拼音字汇] ngi4 [台湾四县腔] ngi5 [客英字典] ngi5 [陆丰腔] gni6 [东莞腔] ngi5 [宝安腔] ngi3
    ◎ 潮州话:ngo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牛具去聲合口三等ŋĭungyoh/ngiu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