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

liú chǎn [liu chan]
繁体 流產
注音 ㄌ一ㄡˊ ㄔㄢˇ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流产 liúchǎn

(1) 20 孕周前胎儿体重不足500 克而中止妊娠

患布氏杆菌病的牛常流产
abort;miscarriage

(2) 比喻中途受挫而未能实现

他的计划流产了
miscarry;fall through

词语解释

  1. 俗称小产。妊娠后,胎儿未满二十八周就产出。多由内分泌异常、剧烈运动等引起。产出的胎儿一般不能成活。

    孙犁 《澹定集·<幸存的信件>序》:“在武斗期间,他的爱人不顾家中其他财物,背负着这些书籍信件逃反,过度劳累,以致流产。”

  2. 比喻事情在酝酿或进行中遇到意外或遭受挫折不能实现。

    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二章第四节:“远的如辛亥革命,因为那时还没有无产阶级的自觉的参加,因为那时还没有共产党,所以流产了。” 沙汀 《困兽记》七:“或者耐着性子打开这个僵局,免得演剧的计划流产。”

引证解释

⒈ 俗称小产。妊娠后,胎儿未满二十八周就产出。多由内分泌异常、剧烈运动等引起。产出的胎儿一般不能成活。

孙犁《澹定集·<幸存的信件>序》:“在武斗期间,他的爱人不顾家中其他财物,背负着这些书籍信件逃反,过度劳累,以致流产。”

⒉ 比喻事情在酝酿或进行中遇到意外或遭受挫折不能实现。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二章第四节:“远的如辛亥革命,因为那时还没有无产阶级的自觉的参加,因为那时还没有共产党,所以流产了。”
沙汀《困兽记》七:“或者耐着性子打开这个僵局,免得演剧的计划流产。”

流产的国语词典

怀孕未满二十周,或体重未达五百公克即产下的不能存活的胎儿,称为「流产」。

如:「改革的计划因有人抗争而流产了。」

流产的网络释义

流产 科普中国

  • 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妊娠者称流产。流产发生于妊娠12周前者称早期流产,发生在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者称晚期流产。流产又分为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自然流产的发病率占全部妊娠的15%左右,多数为早期流产。还有两种特别流产类型:稽留流产和习惯性流产。
  • 流产造句

    孕妇需要忌食,咖啡会增加流产的可能性。
    如果太早进行人流后怀孕,这时子宫内膜没有完全恢复,难以维持受精卵着床和发育,这样就非常容易引起流产。
    我们破灭的希望,流产的才能,失败的事业,受了挫折的雄心,往往积聚起来变为忌妒。巴尔扎克。
    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稽留流产完全流产率高,不良反应小。
    有些类似月经期的情况如官腔手术、流产及分娩等,近期内也应禁止盆浴。
    王医生还表示,当时已详细告知朱女士并交待相关风险,且有书面告知,但患者仍要求选择人工流产,并签署了全麻下无痛人流手术同意书。
    的父亲谢贤在接受采访时,也指流产说纯属子虚乌有,张柏芝其实并未怀孕,脸上的红疹是因为贪吃辣导致的。
    妊娠期妇女长期吸入苯会导致胎儿发育畸形和流产。
    “这种人的重新定义,最终真的会导致,把一些有效和安全的计划生育的控制方法,重新划分为堕胎药,或诱发流产的药物,”他说。
    一项报告表明:上海新生儿的男女比例已经严重失衡。上海妇女联合会准备申请出台一项规定禁止违法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法流产。
    然而,有证据显示克隆中会出现流产,畸形胎和巨人症等现象,因此克隆技术引发了严肃的道德及福利问题。
    刘博士的研究是为了帮助不孕妇女,而桑原的研究是为了帮助容易流产或早产的妇女。
    在中世纪,每当庄稼欠收、马匹走失、牛群遭瘟、车辆损坏、妇女流产或风暴摧毁房舍,总要找一个女巫承担罪责。
    缺碘会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导致女人不易受孕,或者在妊娠期有流产、患妊娠期并发症等风险,孩子出生后,可能会得呆小症,表现为体格弱小、智力低下。
    目前市场的防辐射服面料由金属面料和银纤维面料两种,金属面料主要利用服装内金属纤维构成的环路产生感生电流,由感生电流产生反向电磁场进行屏蔽。
    旨在比较在家或在诊所进行药物流产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接受性。
    该病对牛的危害尤为严重,主要造成孕畜流产、死胎以及新生犊牛的运动神经系统疾病。
    风疹病毒导致出疹,轻微的发烧和关节炎,但是根据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观点,对于孕妇,它可能导致流产或胚胎发育紊乱。
    主要用于治疗习惯性流产、先兆性流产、卵巢囊肿。
    本公司除生产大中型设备外,小型胶带机及小型胶带分切机是我们的主流产品。

    汉字详情

    liú [liu]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YCQ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YIU
    四角: 301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本义:水流动)

    (2) 同本义

    观其流泉。——《诗·大雅·公刘》

    顄淡滂流。——《文选·马融·长笛赋》

    血流殷地。——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黄河流水。——《乐府诗集·林兰诗》

    碧水东流自此回。——唐· 李白《望天门山》

    桃花流水鳜鱼肥。——唐· 张志和《渔歌子》

    (3) 又如:流迸(涌流而出);流水行云(流动的水和飘浮的云彩);流冰(冰块在河面上漂动和流动);流泉(流动的泉水);引申为流动。如:流丹(流动的红色;指流血);流脓搭水(流脓水)

    (4) 顺水漂流

    譬彼舟流,不知所届。——《诗·小雅·小弁》

    (5) 又如:流觞(在环曲水道;旁宴聚时,将杯放入水中,任其漂流,如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当即取饮);流柿(江中漂流的木片);流泊(在水面漂流);流花(水面漂流的落花)

    (6) 漂没;移动不定;流浪

    君子和而流。——《礼记》

    (7) 又如:流穴(辖转流落,居无定所);流沔(流连沉溺)

    (8) 传布;扩散

    其故家贵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孟子·公孙丑上》

    (9) 又如:流风(遗风);流称(传颂);流闻(辗转传闻;流播);流迈(传播远方);流声(流播名声,流传的名声);流誉(传播声誉);流语(流传的话)

    (10) 流露;显露 。如:流韵(诗文等表现出的风格韵味)

    (11) 放纵;无节制 。如:流泆(放纵,放荡);流荡(放荡,交往不正当;又形容文章流畅有气势)

    (12) 放逐,流放,古代五刑之一

    虽放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流于彘。(彘,晋地,在现在山西省霍县。周厉王后来被流放到彘。)——《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

    (13) 又如:流递(将犯人送到远处管制);流户(流放边区服劳役的人家);流逐(流放);流囚(被流放的囚徒)

    (14) 变化;演变 。如:流离琐尾(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流易(演变;变换)

    (15) 涂饰 。如:流金(涂饰泥金)

    (16) 通“留”。停留,停止

    旁行而不流。——《易·系辞上》

    (17) 通“摎”。求取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诗·周南·关雎》

    词性变化

    名词

    (1) 河川;江河的流水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庄子》

    通流入海。——清· 张廷玉《明史》

    不积小流。——《荀子·劝学》

    临清流。——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从流飘荡。——吴均《与朱元思书》

    (2) 又如:流川(江河的流水);流温(谓流水温和);流涧(山间的流水)

    (3) 像水流的东西 。如:流馥云外(形容香飘万里);寒流;暖流;气流;电流

    (4) 潮流;风气 。如:流化(犹流俗);流俗(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

    (5) 流派;派别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汉书·艺文志》

    (6) 品类;等级

    滑稽之流。——明· 刘基《卖柑者言》

    (7) 又如:三教九流;流亚(同一类人物);流比(同类比照类推);流伍(同辈;同类);流序(流品,等级)

    (8) 避难者 。如:盲流

    形容词

    流畅 。如:流亮(流畅明白);流便(指文笔流畅,不滞涩);流美(流畅华美;流畅动听)

    英文翻译

    flow, circulate, drift; class

    方言集汇

    ◎ 粤语:lau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liu2 [宝安腔] liu2 [客英字典] liu2 [台湾四县腔] liu2 lau2 [东莞腔] liu2 [海陆丰腔] liu2 lau2 [梅县腔] liu2 [陆丰腔] liu3 [沙头角腔] lie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求平聲開口三等lĭəuliu/liou
    chǎn [chan]
    部首: 225
    笔画: 6
    五笔: UT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YTH
    四角: 002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生,彦省声。本义:出生,生育)

    (2) 同本义

    産,生也。——《说文》

    百物之产。——《周礼·大宗伯》。注:“生其种曰产。以天产作阴德,以地产作阳德。”注:“天产者动物,地产者植物,谓九谷之属。”

    同产。——《后汉书·明帝纪》。注:“同母兄弟也。”

    其妻重身当产。——晋· 干宝《搜神记》

    (3) 又如:产子(生孩子);产育(养育;生育);产母(产妇)

    (4) 出产

    永州之野产异蛇。——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江宁之 龙蟠, 苏州之 邓尉, 杭州之 西溪,皆产梅。—— 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5) 又如:产马;产粮;产煤;产油;产机器

    (6) 发生 。如:产怨(产生怨毒恨怒)

    名词

    (1) 产业;财产

    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私产;房地产;房产;家产

    (3) 出产之物、物产 。如:水产;畜产;渔产;土特产

    (4) 产生或制造的行动或过程 。如:增产,欠产

    (5) 生产农产品或其他产品的产量 。如:水稻亩产超千斤

    (6) 一个人在给定时间的产量 。如:包产;定产

    英文翻译

    give birth, bring forth, produce

    方言集汇

    ◎ 粤语:caan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