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畅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和畅美好;协和通达。
《晋书·后妃传上·文明王皇后》:“履信居顺,德行洽畅。”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九:“ 唐 监察 李航 , 福相 之子,美茂洽畅,播於时流。”
引证解释
⒈ 和畅美好;协和通达。
引《晋书·后妃传上·文明王皇后》:“履信居顺,德行洽畅。”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九:“唐监察李航,福相之子,美茂洽畅,播於时流。”
洽畅的网络释义
洽畅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合声。本义:沾湿,浸润)
(2) 同本义
洽,沾也。——《说文》
仁洽道丰。——张衡《东京赋》
是泽南洽而威北畅也。——《汉书·终军传》
内洽五藏。——《淮南子·要略》
(3) 又如:洽濡(沾湿,滋润);洽润(润泽);洽衿(沾湿衣襟)
(4) 合,符合
以洽百礼。——《诗·小雅·载芟》
则无以祖洽于众也。——《礼记·仲尼燕居》
(5) 又如:洽愿(称心如愿);洽意(合意;中意);洽悉(与事切合而详尽)
(6) 商量,协商意见 。如:洽办;面洽;洽商
(7) 假借为“给”。供应
不洽而爟之,使客无得以助攻备。——《商君书·兵守》
形容词
(1) 周遍;广博
元元本本,殚见洽闻。——班固《西都赋》。注:“洽,遍也。”
(2) 又如:洽化(普遍受到薰陶教化);恰闻(见识广博);洽人(学识渊博的人);洽客(广见博闻者);洽浃(广博;周遍)
(3) 和谐;融洽
洽比其邻。——《诗·小雅·正月》
民之洽也。——《诗·大雅·板》
(4) 又如:洽平(太平盛世,四方融洽);洽同(协和统一);洽和(和睦); 洽悦(和睦欢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ap7 hiap7 [客语拼音字汇] giab5 [宝安腔] giap7 [客英字典] giap7 [台湾四县腔] giap7 hiap7 [东莞腔] hap7 [梅县腔] giap7 hap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洽 | 侯夾 | 匣 | 洽 | 入聲 | 洽 | 開口二等 | 咸 | 咸 | ɣɐp | ghrep/haep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申,昜(
)声。本义:畅通,无阻碍)(2) 同本义
登台四望,三面皆畅。——《韩非子·说林上》
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易·坤》
(3) 又如:通畅(运行无阻);顺畅(顺利通畅,没有阻碍)
(4) 舒畅
旧国旧都,望之畅然。——《庄子·则阳》
感条畅之气。——《礼记·乐记》
美声畅于虞氏。——《文选·张衡·西京赋》
(5) 又如:宽畅(心里舒畅);酣畅(畅快)
(6) 茂盛
草木畅茂。——《孟子·滕文公上》
(7) 流畅,言辞敏捷、自在而流利 。如:畅利(流利);明畅(明白流畅)
副词
(1) 正;极;甚
青衫忒离俗,栽得畅可体。——《董西厢》
(2) 又如:畅好(畅好是,畅好道。真是,真正;正好,甚好)
(3) 尽情;痛快 。如:畅抒(尽情地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