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昏(
)声。本义:流水声。用本义时读( ))(2) 生存。与“死”相对
不我活兮。——《诗·邶风·击鼓》
不可活。——《书·太甲》
民非水火不生活。——《孟子》
巫何活焉?——《楚辞·天问》
(3) 又如:鱼在水里才能活;这个孩子只活三个月;活到高龄而且精力充沛;活头儿(生存的趣味)
(4) 救活
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
(5) 又如:活人(使人活,救活他人);活国(救国)
(6) 养活 。如:活身(养活自身)
(7) 复生 。如:他死了好半天又活了
形容词
(1) 有生气;生动;活泼 。如:活脱(活泼,灵活);活跳(活跃;活泼);活喇喇(形容充满生气和活力);活变(活泼;机灵);活意(活力,生机);活健(充满活力,身体强健)
(2) 活动 。如:活落(活动;不确定);活泼泼(活动);描绘得活;活支沙(活支剌。活生生地)
(3) 灵活,不呆板 。如:活变(机灵,灵活;活动,走动);活达(灵便);活局(能灵活变化的安排或计谋)
(4) a ∶目前或每隔几年又喷发或火山口含有流动熔岩 。如:活火山 b ∶其中有些冰正在流动。如:活冰川
名词
(1) 生计,谋生手段 。如:做活;这个活做得真好;农活
(2) 卖力气的工作 。如:为邻居主妇们做零活
(3) 劳动 。如:苦活
(4) 生活 。如:全家在一起过活
(5) 由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生产的东西——产品 。如:出活;这批活儿做得好;废活
副词
很;非常 。如:活忒忒(方言。非常相似);活脱脱(非常相似);活脱(活像,非常相似)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fat8 [沙头角腔] fat8 [梅县腔] fat8 [宝安腔] fat8 [客语拼音字汇] fad6 [海陆丰腔] fat8 [客英字典] fat8 [陆丰腔] fat8 [台湾四县腔] fat8
◎ 潮州话:uah8 guat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括 | 古活 | 見 | 末 | 入聲 | 曷 | 合口一等 | 山 | 桓 | kuɑt | kuat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口声。本义:拉住,牵住)
(2) 同本义
扣,牵马也。——《说文》
扣马而谏。——《史记·伯夷叔齐传》
梁由靡扣缪公之骖。——《淮南子·泛论》
太子与郭荣扣马。——《左传·襄公十八年》
(3) 又如:扣马(牵住马,不使前进。也作“叩马”);环环相扣;扣身(紧身,衣服紧贴身子)
(4) 捆绑;拘押 。如:扣搭(扣住,捆住);把杀人犯扣起来
(5) 假借为“敂”(击)。敲击
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荀子·法行》
扣石垦壤。——《列子·汤问》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6) 又如:扣扉(敲门);扣户(敲门);扣门(敲门);扣扃(叩门,敲门);扣阍(叩击宫门)
(7) 求教;探问
扣其乡及姓字。——明· 魏禧《大铁椎传》
(8) 又如:扣问(向人请教;询问);扣发(启发;提出意见);扣请(扣问)
(9) 叩头,俯首向下之称 。如:扣头(叩头);扣额(犹扣头)
(10) 截留 。如:扣刻,扣克(截留财物,不按应发的全数发给);扣发(截留全部或部分不发);扣压(截留搁置)
(11) 扣除
逐日将本钱扣去。——《卖油郎独占花魁》
(12) 又如:扣工资;扣分数;扣钱;扣抵(扣除抵偿);扣算(过分地算计)
(13) 用钮扣固定或合拢 。如:把衣服扣上;把皮带扣上
名词
(1) 结
纽结丁香,掩过芙蓉扣。——王实甫《西厢记》
(2) 又如:系一个扣
(3) 带扣 。如:鞋扣
(4) 钮扣 。如:衣扣
(5) 通“筘”。织机上的主要机件之一 。如:丝丝入扣(比喻做得十分细腻)
量词
(1) 用于捆扎成束的文件或帐折等物
劳佛便取出一扣三千银子往来的庄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2) 螺纹的一圈叫一扣。如:拧了三扣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keu5 gep7 kep7 kem2 gem1 gem3 [宝安腔] kiu5 [客英字典] keu5 [台湾四县腔] kieu5 [客语拼音字汇] keu4 [陆丰腔] keu5 [东莞腔] keu5 [沙头角腔] kieu5 [海陆丰腔] kieu5
◎ 潮州话:kau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口 | 苦后 | 溪 | 侯 | 上聲 | 有 | 開口一等 | 流 | 侯 | kʰəu | khux/qov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
),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2) 同基本义
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说文》
利用刑人,以正法也。——《易·蒙》
惟作五虐之刑曰法。——《书·吕刑》
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盐铁论·诏圣》
杀戮禁诛谓之法。——《管子·心术》
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大戴礼记》
失期,法当斩。——《史记·陈涉世家》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吕氏春秋·察今》
(3) 又
法虽今而在。
(4) 又如:合法;犯法;法禁(刑法和禁令)
(5) 法令;规章;制度
汉法令非行也。——汉· 贾谊《治安策》
(6) 又如:法日(制度规定的日子)
(7) 标准;模式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宋·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8) 又如:法戒(楷式和监戒)
(9) 方法;办法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孙子·九变》
其法,用胶泥刻字。——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梦溪笔谈·采草药》
(10) 又如:用法;分类法;法套(办法);法儿(法子;办法)
(11) 法拉,电容的MKS制实用单位,等于电容器极板上充以1库仑电量后两板间的电压为1伏特时的电容
(12) 尊称佛家的事物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13) 又如:法施(以佛法度人);法嗣(佛教称继承衣钵的弟子为法嗣。后亦泛指继承人);法界(佛教指整个现象界);法华(佛经名。《妙法莲华经》的简称。佛教主要经典之一)
(14) 中国战国时期一重要学派名
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汉书》
(15) 法术,即用念咒、画符等胜敌或驱邪的迷信手法 。如:仗剑作法
(16) 法国的简称
余闻法人好胜。——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17) 姓
动词
(1) 合法
其于诸侯之求索也,法则听之,不法则距之。——《韩非子·八奸》
(2) 效法
则文王不足法与?——《孟子·公孙丑上》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法其所以为法。——《吕氏春秋·察今》
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唐· 韩愈《答李翊书》
(3) 又如:法常可(效法通常的做法。常可,指旧制度);法天(效法自然和天道);法古(效法古代);法循(效法遵循)
(4) 守法
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柳宗元《封建论》
(5) 依法处治
将法太子。——《史记·商君列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ap7 [梅县腔] fap7 [台湾四县腔] fap7 [客英字典] fap7 [陆丰腔] fap7 [客语拼音字汇] fab5 [沙头角腔] fap7 [东莞腔] fap7 [宝安腔] fap7
◎ 潮州话:huap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法 | 方乏 | 幫 | 乏 | 入聲 | 洽 | 合口三等 | 咸 | 凡 | pĭwɐp | pyap/pv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