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涘
注音
ㄌㄨㄛˋ ㄙˋ
词语释义
洛水边。
词语解释
洛水 边。
《魏书·李骞传》:“閒居同 洛 涘,归身款 武城 。”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 周 营 洛 涘, 汉 启 岐梁 。” 唐 柳宗元 《祭穆质给事文》:“抽哀洩愤,舒文致美。愿遡海风,以穷 洛 涘。”
引证解释
⒈ 洛水边。
引《魏书·李骞传》:“閒居同洛涘,归身款武城。”
南朝梁陆倕《石阙铭》:“周营洛涘, 汉启岐梁。”
唐柳宗元《祭穆质给事文》:“抽哀洩愤,舒文致美。愿遡海风,以穷洛涘。”
洛涘的网络释义
洛涘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各声。本义:水名。指洛水)
(2) 同本义
洛,洛水,出左冯翊归德北夷界中,东南入渭。——《说文》
(3) 北洛河。发源于陕西省定边县,东南流经志丹、洛川、蒲城等县
(4) 洛河发源于陕西省雒南县华山东麓。本作“雒”。如:洛神(洛水女神洛嫔);洛浦(洛水之滨。传说这里是洛神出没处)
(5) 洛阳的简称
英文翻译
river in Shanxi province; city
方言集汇
◎ 粤语:lok3 lok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ok8 [宝安腔] lok7 [东莞腔] lok7 [台湾四县腔] lok8 lok7 [梅县腔] lok8 [陆丰腔] lok7 [客语拼音字汇] log6 log6 [海陆丰腔] lok8 lok7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ok8 [宝安腔] lok7 [东莞腔] lok7 [台湾四县腔] lok8 lok7 [梅县腔] lok8 [陆丰腔] lok7 [客语拼音字汇] log6 log6 [海陆丰腔] lok8 lo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九鐸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落 | 盧各 | 來 | 鐸開 | 入聲 | 藥 | 開口一等 | 宕 | 唐 | lɑk | lak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矣声。本义:水边)
(2) 同本义
涘,水厓也。——《说文》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庄子·秋水》
昨下第,闲驱泾水之涘,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风鬟两鬓,所不忍视。—— 唐· 李朝威《柳毅传》。又如:涯涘;在水之涘
(3) 边际;极限 。如:无涘涘(无边;无限)
英文翻译
river bank; water's edge
方言集汇
◎ 粤语:zi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ii5 [梅县腔] se5 [海陆丰腔] sii6 [客英字典] sii5
◎ 潮州话:思余6(士)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ii5 [梅县腔] se5 [海陆丰腔] sii6 [客英字典] sii5
◎ 潮州话:思余6(士)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俟 | 牀史 | 俟 | 之 | 上聲 | 紙 | 開口三等 | 之 | 止 | zsrix/zhiio | dʐʰĭ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