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家

sǎ jiā [ sa jia]
注音 ㄙㄚˇ ㄐ一ㄚ
词性 代词

词语释义

洒家 sǎjiā

(1) 我;咱家

茶钱洒家自还你
call himself;I

词语解释

  1. 宋 元 时 关 西一带男子的自称。代词。犹“咱”。传统京剧中读“shuāi家”。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四八出:“洒家自出钧旨。”《水浒传》第三回:“ 鲁达 回头道:‘茶钱洒家自还你。’”川剧《五台会兄》:“洒家五郎 杨延德 ,祖籍 赤州 火塘 人氏。”

引证解释

⒈ 宋元时关西一带男子的自称。代词。犹“咱”。传统京剧中读“shuāi家”。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四八出:“洒家自出钧旨。”
《水浒传》第三回:“鲁达回头道:‘茶钱洒家自还你。’”
川剧《五台会兄》:“洒家五郎杨延德,祖籍赤州火塘人氏。”

洒家的国语词典

宋元时关西一带人的自称。

洒家的网络释义

洒家

  • 据考证,“洒家”是宋元时代北方口语。类似现代的“俺”、“咱”等,宋代含义中有粗鄙的意思,同时也是因有洒为厮杀汉的意思。
  • 洒 zá 【代】
  • 咱〖Ⅰ〗——宋、元时关西一带男子的自称“洒家”的略称
  • 洒是厮杀汉。——《永乐大典》引《张协状元》
  • 宋元时关西一带人自称为‘洒家’。”《辞源》修订本则说:“洒”(音zá)与“咱”“喒”同,“洒家”即“咱家”。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了陆澹安的影响,陆著《小说词语汇释》说:“关西人自称为‘洒家’。‘洒’即‘咱’之转音。”

洒家造句

智深曰:“洒家要打条禅杖及一口戒刀。”
林卓这话原本是暗示大家可以互通功法,一起修炼,却见铁臂头陀满面羞惭,之前的慷慨豪迈之相飞去九霄云外,做小女儿状道掌门,洒家杀人放火样样来得,就是不会念经。
但如若这封信送不到曹操手上,那洒家也无能为力,人家是大汉的丞相,怎么会屈尊去见一个小小的赶车校尉?
好!难得兄弟你如此孝敬老母,洒家最重忠臣孝子,敬仰还来不及呢,怎敢嫌弃!
洒家这一躲便是三年,近日闻听圣上赦了俺的罪行,俺赶忙筹措了一担财物要去东京枢密院打理,看能不能官复原职,莫要辱没了祖上的名声。
青面兽杨志几曾受过这样的鸟气,一只手几乎将刀把子攥出水来,当下脸色一变,沉声道“洒家拼刀赢了,已经顶了那个打碎了的美人瓶了,尊驾还是请便吧!”。
好心办坏事的,自己下坑去面壁,在把‘南明离火’和‘宝生佛光’融会贯通之前,别让洒家在外面看到你,否则定然打断你的孤拐。
这如何使得?好汉做事好汉当,洒家与你萍水相逢,哪里忍心让你担这天大的干系?
操!老二你个死脑瓜骨,也不瞧瞧洒家是谁!死你师傅的!
哼,你还想寻找我身上的破绽?告诉你,不用白费心机了,洒家就是站着让你打,你也是打不过我的!
杨志面有难色,“不是洒家信不过兄弟,只是你如果拿走了此刀,公人问起杀人凶器来,让哥哥如何说?”。
我佛家素来大开方便之门,不问出身,不念旧恶,只要你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有能力光大洒家门户,洒家也不会敝帚自珍。
借问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葫仙用那只大手在他油光晶亮的胸口上轻拍了几下,有些欲拒还迎的笑道“神妃字字珠玑,天人之语,当真是折煞洒家了!不敢当,不敢当啊!”。
这书,少说能卖个千儿八百万的,在洒家这里先行保管着,到时候,咱们三人对半分……
难不成这条便是上山的路?娘的也忒欺负洒家心宽体胖了。
刚才把中秋国庆的放假情况标在日历上,突然想起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里的经典桥段:我道:中秋国庆如何放假?领导道:这一个月时间,要细细地剁做臊子,不要一个整的星期在上面。我笑道: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领导听得,睁着眼:洒家特地要消遣你!

汉字详情

sǎ,xǐ [sa,xi]
部首: 331
笔画: 9
五笔: IS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XEMCW
四角: 3116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西声。本义:把水散布在地上)

(2) 同本义

洒,滌水也。古文以为灑掃言。——《说文》

洒,濯也。——《字林》

一洒之者也。——《孟子》

洒扫室堂及庭。——《礼记·内则》

(3) 又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洒削(洒水以磨刀);洒泼(胡乱挥霍);扫地先洒些水;洒酒(把酒浇洒在地上);洒削(洒水磨刀)

(4) 东西散落

以灰洒毒之。——《周礼·赤犮氏》

掌五寝之掃除粪洒之事。——《周礼·隶仆》

弗洒弗掃。——《诗·唐风·山有枢》

父生不得供备洒埽之臣。——《国语·晋语》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又如:洒消毒水;洒敌敌畏;别把汤洒了;洒派(分派);洒口(张口辱骂);洒花(撒花);洒签;洒调(甩开)

(6) 挥洒。多指书写 。如:洒墨(挥毫书写、作画);洒翰(挥笔书写)

形容词

(1) 潇洒,无拘束 。如:洒如(潇洒飘逸的样子);洒洒潇潇(落落大方);洒然(洒脱;无拘无束);洒乐(痛快欢乐)

(2) 开阔 。如洒豁

代词

咱 ——宋、元时关西一带男子的自称“洒家”的略称

洒是厮杀汉。——《永乐大典》引《张协状元》

副词

非常;很

咱家待你洒好儿的。——《三侠五义》

英文翻译

sprinkle; scatter; pour; to wipe away; to shiver

方言集汇

◎ 粤语:saa2 sai2 sin2
◎ 客家话:[宝安腔] sa3 [客英字典] sa3 [沙头角腔] sai5 [梅县腔] sha3 sa3 [台湾四县腔] sa3 sa5 se3 [东莞腔] sa3 [海陆丰腔] sa3 sa5 se3 [客英字典] se3
◎ 潮州话:sai3(sài) soi2(só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一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先禮齊開上聲開口四等sex/sejsiei
jiā,jie,gū [jia,jie,gu]
部首: 322
笔画: 10
五笔: PEU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MSO
四角: 30232

详细解释

jiā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 mián),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义:屋内,住所)

(2) 同本义

家,居也。从宀,豭省声。——《说文》

家人内也。——《易·杂卦传》

上地家七人。——《周礼·小司徒》。注:“有夫有妇,然后为家。”

夙夜浚明有家。——《书·皋谟》

开国承家。——《易·师》

室为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诗·周南·桃夭》注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陶潜《桃花源记》

(3) 引申表示住宅、房屋

平原君家楼临民家。——《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4) 又如:家堂(正屋中间的堂屋);家所(家居处所);家堂菩萨(家中供奉的佛祖神灵);家第(家宅;私邸);家间(家里;家中)。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如:连长开会去了不在家;所长在家主持工作

(5) 家庭,人家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治天下之国若治一家。——《墨子·尚同下》

家半三军。——《国语·晋语》

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齐策四》

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家绘像祀之。——《明史》

(6) 又如:养家;持家;安家;家第(对对方家庭的敬称);家数(家族;武艺招数、招式);家庙(供奉祭祀祖先的祠堂);家缘(家业,家产);家私(家产);家赀(家私财产);家计(家业,家产)

(7) 指夫或妻

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左传·桓公十八年》

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楚辞·离骚》

(8) 又如:家婆(家主婆;当家婆);家公(丈夫);家花(喻自己的妻子);家婆(妻子;主妇)

(9) 家家;每家 。如:家户(每家每户,家家户户);家至户到(到每家每户;遍及每家每户)

(10) 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即卿大夫或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论语·季氏》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孟子·梁惠王上》

(11) 又如:家甲(古时卿大夫的私人武装);家主(春秋时对卿大夫的称谓);家老(上古大夫家臣中的长者);家臣(春秋时各国卿大夫的臣属);家邦(本指家和国,亦泛指国家);家国(家与国,亦指国家)

(12) 娘家

卿但暂还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谢家来贵门。

今日还家去。

且暂还家去。

(13) 学术或艺术流派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贾谊《过秦论》

(14) 又如:家数(流派风格;家法传统。多用于诗、文、技艺等);家言邪学(自成一家的偏见。儒家指儒家以外的学说)

(15)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分的人

农家少闲月。——白居易《观刈麦》

(16) 又如:农家;厂家;渔家;行家;东家;庄家

(1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工作、担任某种职务的人

地学之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8) 又如:政治家;艺术家;专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作家

(19) 民族 。如:苗家;侗家;傣家

(20) 指某一集团或某一方面 。 如: 三家条约

(21) 家财,财产

皆没其家而迁之蜀。——《史记·吕不韦列传》

(22) 又如:分家;发家;家破人亡;抄家

(23) 朝廷

争先入公家。——《吕氏春秋·贵卒》。注:“公之朝也。”

(24) 又如:汉家(即汉朝);随家(即隋朝);家历(皇朝的历数)

(25) 都城

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周礼》。郑玄注:“国家,国之所居,谓城方也。”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 芜城作帝家。—— 唐· 李商隐《隋宫》

(26) 帝王或太子

三家,三皇也。——《后汉书·马融传》注

(27) 又如:家吏(皇后或太子的官属)

(28) 某人 。如:家伙;家头(一个人叫一家头)

(29) 古代医书上指患某种病的人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伤寒论》

(30) “傢”的古字 。如:家生;家伙点(锣鼓家什的节奏);家器(家庭日常用具)

形容词

(1) 人工饲养或驯养在家中的。与“野”相对 。如:家羽(家养的鸟);家兔;家禽;家兽(人类为了经济或其它目的而驯养的兽类,如猪、牛、羊、马、骆驼、家兔、猫、狗等)

(2) 私家的,个人的 ,与“公”相对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礼记·礼运》

家祭勿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 我的 ——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 。如:家父家母(对人称自己父母的谦词);家岳(对人称自己的丈人);家尊(称自己的父亲,家父);家堂(对母亲的称呼)

(4) 内部的;家中的 。与“外”相对。如:家生哨(亦作“家中哨”、“家生肖”。詈词。犹言家盗内贼);家贼(家庭内部的败类。亦指汉奸)

量词

用来计算家庭或企业的多少。如:三家商店;两家人家

动词

(1) 娶妻;成家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 虞之二姚。——《楚辞·离骚》

(2) 又如:家道(成家之道)

(3) 安家;定居

家,居其地曰家。——《正志通》

既去职,遂家于汝州。—— 唐· 韩愈《崔评事墓志铭》

(4) 养家,持家 。如:家克计(持家之道);家法(治家的礼法)

(5) 通“稼”。稼穑。种谷曰稼,收获曰穑

弊也者家也。——《管子·侈靡》

陶家事亲。——《大戴礼·五帝德篇》

(6) 另见 jie

jie

助词

(1) 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成年家;整天家

(2) 另见 jiā

名词

(古汉语)

(1) 古通“姑” 。如:阿家(称婆婆);阿家阿翁

(2) 另见 jiā

英文翻译

house, home, residence; family

方言集汇

◎ 粤语:gaa1 gu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a1 [陆丰腔] ga1 [梅县腔] ga1 [宝安腔] ga1 [客语拼音字汇] ga1 [台湾四县腔] ga1 gu1 [客英字典] ga1 [东莞腔] ga1 [海陆丰腔] ga1 gu1
◎ 潮州话:gê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牙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kra/kea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