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ㄌ一ㄝˋ ㄌ一ㄝˋ
词语释义
寒冷貌。
词语解释
寒冷貌。
晋 左思 《杂诗》:“秋风何洌洌,白露为朝霜。” 宋 梅尧臣 《啄木》诗之一:“寒风正洌洌,蠹穴虫且殭。”
引证解释
⒈ 寒冷貌。
引晋左思《杂诗》:“秋风何洌洌,白露为朝霜。”
宋梅尧臣《啄木》诗之一:“寒风正洌洌,蠹穴虫且殭。”
洌洌的网络释义
洌洌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清澄。
洌,水清也。从水,列声。——《说文》
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洌风过而增悲哀。——《文选·宋玉·高唐赋》
水尤清洌。——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泉香而酒洌。——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又如:洌风(寒风);洌清(清沏的样子)
(3) 寒冷
玄泉洌清。——张衡《思玄赋》
洌寒、泉食。——《易·井》
(4) 又如:洌风(寒风);虎啸风洌;洌洌(寒冷的样子);洌气(寒气);洌清(寒凉的样子)
动词
假借为“捩”。拗折
英文翻译
clear
方言集汇
◎ 粤语:lit6
◎ 客家话:[梅县腔] liet8 [海陆丰腔] liet8 [客英字典] liet8 [台湾四县腔] liet8 [客语拼音字汇] liad6 [宝安腔] let8
◎ 潮州话:罗嫣8(列)
◎ 客家话:[梅县腔] liet8 [海陆丰腔] liet8 [客英字典] liet8 [台湾四县腔] liet8 [客语拼音字汇] liad6 [宝安腔] let8
◎ 潮州话:罗嫣8(列)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例 | 力制 | 來 | 祭A開 | 去聲 | 霽 | 開口三等 | 祭A | 蟹 | lied/liey | lĭɛi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清澄。
洌,水清也。从水,列声。——《说文》
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洌风过而增悲哀。——《文选·宋玉·高唐赋》
水尤清洌。——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泉香而酒洌。——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又如:洌风(寒风);洌清(清沏的样子)
(3) 寒冷
玄泉洌清。——张衡《思玄赋》
洌寒、泉食。——《易·井》
(4) 又如:洌风(寒风);虎啸风洌;洌洌(寒冷的样子);洌气(寒气);洌清(寒凉的样子)
动词
假借为“捩”。拗折
英文翻译
clear
方言集汇
◎ 粤语:lit6
◎ 客家话:[梅县腔] liet8 [海陆丰腔] liet8 [客英字典] liet8 [台湾四县腔] liet8 [客语拼音字汇] liad6 [宝安腔] let8
◎ 潮州话:罗嫣8(列)
◎ 客家话:[梅县腔] liet8 [海陆丰腔] liet8 [客英字典] liet8 [台湾四县腔] liet8 [客语拼音字汇] liad6 [宝安腔] let8
◎ 潮州话:罗嫣8(列)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例 | 力制 | 來 | 祭A開 | 去聲 | 霽 | 開口三等 | 祭A | 蟹 | lied/liey | lĭɛ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