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昭

tài zhāo [ tai zhao]
注音 ㄊㄞˋ ㄓㄠ

词语释义

祭坛名。

词语解释

  1. 祭坛名。

    《礼记·祭法》:“埋少牢於 泰昭 ,祭时也。” 郑玄 注:“昭,明也,亦谓坛也。” 孔颖达 疏:“ 泰昭 ,坛名也,昭亦取明也。”

引证解释

⒈ 祭坛名。

《礼记·祭法》:“埋少牢於泰昭,祭时也。”
郑玄注:“昭,明也,亦谓坛也。”
孔颖达疏:“泰昭,坛名也,昭亦取明也。”

泰昭的网络释义

泰昭

  • tài zhāo ㄊㄞˋ ㄓㄠ 泰昭
  • 祭坛名。《礼记·祭法》:“埋少牢於 泰昭 ,祭时也。” 郑玄 注:“昭,明也,亦谓坛也。” 孔颖达 疏:“ 泰昭 ,坛名也,昭亦取明也。”
  • 汉字详情

    tài [tai]
    部首: 434
    笔画: 10
    五笔: DWI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KE
    四角: 50909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

    (2) 同本义

    泰,亦作汰。疑泰、太、汰三形实同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3) 安定平和

    泰,安也。——《字汇》

    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庄子·庚桑楚》

    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

    以祈国泰民安。——吴自牧《梦梁录》

    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处之泰然也。——《元史·许衡传》

    否泰如天地。——《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如:泰日(天下太平的时代);泰治(太平安定);泰定(安定);泰和(太平);泰平(政教清平,国泰民安。即太平);泰通(国泰政通)

    (5) 奢侈

    泰,侈也。——《玉篇》

    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论语·述而》

    (6) 又如:泰侈(骄纵奢侈);泰靡(奢靡)

    (7) 骄纵;傲慢

    骄泰奢侈。——《国语·晋语》

    以泰于国。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礼记》

    (8) 大之极,极大

    泰,大也。——《易·泰卦》释文引马注

    遇泰之需。——《左传·哀公九年》。疏:“泰者,大也。”

    假尔泰龟有常。——《礼记·曲礼上》。疏:“泰者,大中之大也。”

    不以泰乎?——《孟子·滕文公下》

    (9) 又如:泰河(大河);泰吕(大吕);泰武(强大的武力);泰运(大运,天运);泰风(大风,西风)

    (10) 极 。如:泰西(极西。旧泛指西方国家);泰东(极东。泛指东亚、南亚、东南亚各国);泰玄(深奥玄妙的道理);泰古(远古,上古);泰东西(泛指欧美和东亚、南亚、东南亚各国)

    名词

    (1) 山名 。泰山主峰在山东省泰安县境。是“五岳”之首的东岳。又名岱宗。如:泰华(泰山与华山);泰岱(泰山);泰岳山(武当山别名)

    (2) 古州名

    (3) 五代唐置,明代改称保定府,治所在河北省清苑县。今为保定市

    (4) 南唐置,治所在海陵(今江苏省泰州市)

    (5) 县名 。在江苏省中部。汉置海陵县,明为泰州,1912年改为泰县。1949年后拆置泰州市

    (6) 古酒樽名 。如:泰和汤(指酒)

    (7) 六十四卦之一

    象曰:天地交,泰。——《易·泰》

    (8) 泰国的简称

    (9) 姓

    英文翻译

    great, exalted, superior; big

    方言集汇

    ◎ 粤语:taai3
    ◎ 客家话:[梅县腔] tai5 [宝安腔] tai5 [客英字典] tai5 [陆丰腔] tai5 [东莞腔] tai5 [台湾四县腔] tai5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海陆丰腔] tai5
    ◎ 潮州话:ta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他蓋泰開去聲開口一等thad/thaytʰɑi
    zhāo [zhao]
    部首: 429
    笔画: 9
    五笔: JV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ASHR
    四角: 6706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日,召声。本义:明亮)

    (2) 同本义

    昭,日明也。——《说文》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诗·大雅·云汉》

    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楚辞·大招》

    (3) 又如:昭式(光明的法度);昭列(光明);昭衍(光明广布);昭亮(明亮);昭美(光明美好)

    (4) 彰明,显著

    所以昭炯戒。——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昭升(显著地升闻);昭名(显著的声名);昭灼(明显;显著);昭明(显明;显著);昭速(明显地招引)

    名词

    (1) 光;亮光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诗·大雅·云汉》

    (2) 又如:昭回(晨辰光耀回转);昭耀(光耀);昭晳(光亮)

    (3) 古时宗法制度 ,宗庙次序,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之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称“穆”。又坟地葬位的左右次序也按此规定排列

    (4) 姓

    动词

    (1) 显扬;显示

    昭陛下圣明。——诸葛亮《出师表》

    (2) 又如:昭畅(大大发扬);昭文(显扬文采);昭武(显扬武威)“炤”

    英文翻译

    bright, luminous; illustr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ciu1 ziu1
    ◎ 客家话:[宝安腔] zau1 [客语拼音字汇] zau1 zeu1 [东莞腔] zau1 [客英字典] zhau1 [台湾四县腔] zau1 zeu1 [梅县腔] zhau1 shau1 [海陆丰腔] zhau1 [陆丰腔] zh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止遙宵A平聲開口三等宵Atɕĭɛucjeu/t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