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卢固人

tài lú gù rén [tai lu gu ren]
注音 ㄊㄞˋ ㄌㄨˊ ㄍㄨˋ ㄖㄣˊ

词语释义

南亚印度民族之一

汉字详情

tài [tai]
部首: 434
笔画: 10
五笔: DWI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KE
四角: 50909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

(2) 同本义

泰,亦作汰。疑泰、太、汰三形实同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3) 安定平和

泰,安也。——《字汇》

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庄子·庚桑楚》

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

以祈国泰民安。——吴自牧《梦梁录》

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处之泰然也。——《元史·许衡传》

否泰如天地。——《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如:泰日(天下太平的时代);泰治(太平安定);泰定(安定);泰和(太平);泰平(政教清平,国泰民安。即太平);泰通(国泰政通)

(5) 奢侈

泰,侈也。——《玉篇》

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论语·述而》

(6) 又如:泰侈(骄纵奢侈);泰靡(奢靡)

(7) 骄纵;傲慢

骄泰奢侈。——《国语·晋语》

以泰于国。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礼记》

(8) 大之极,极大

泰,大也。——《易·泰卦》释文引马注

遇泰之需。——《左传·哀公九年》。疏:“泰者,大也。”

假尔泰龟有常。——《礼记·曲礼上》。疏:“泰者,大中之大也。”

不以泰乎?——《孟子·滕文公下》

(9) 又如:泰河(大河);泰吕(大吕);泰武(强大的武力);泰运(大运,天运);泰风(大风,西风)

(10) 极 。如:泰西(极西。旧泛指西方国家);泰东(极东。泛指东亚、南亚、东南亚各国);泰玄(深奥玄妙的道理);泰古(远古,上古);泰东西(泛指欧美和东亚、南亚、东南亚各国)

名词

(1) 山名 。泰山主峰在山东省泰安县境。是“五岳”之首的东岳。又名岱宗。如:泰华(泰山与华山);泰岱(泰山);泰岳山(武当山别名)

(2) 古州名

(3) 五代唐置,明代改称保定府,治所在河北省清苑县。今为保定市

(4) 南唐置,治所在海陵(今江苏省泰州市)

(5) 县名 。在江苏省中部。汉置海陵县,明为泰州,1912年改为泰县。1949年后拆置泰州市

(6) 古酒樽名 。如:泰和汤(指酒)

(7) 六十四卦之一

象曰:天地交,泰。——《易·泰》

(8) 泰国的简称

(9) 姓

英文翻译

great, exalted, superior; big

方言集汇

◎ 粤语:taai3
◎ 客家话:[梅县腔] tai5 [宝安腔] tai5 [客英字典] tai5 [陆丰腔] tai5 [东莞腔] tai5 [台湾四县腔] tai5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海陆丰腔] tai5
◎ 潮州话:ta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他蓋泰開去聲開口一等thad/thaytʰɑi
[lu]
部首: 232
笔画: 5
五笔: HN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YS
四角: 21207

详细解释

(1) (形声。甲骨文字形,从皿,虎声。本义:饭器)

(2) 同本义

卢,饭器也。——《说文》

(3) 通“庐”。房屋

君卢屋妾。——《荀子·富国》

(4) 瞳人

玉女无所眺其清卢兮。——《汉书·扬雄传》

(5) 通“颅”。头盖骨

蹶蹏足以破卢陷匈。——《淮南子·修务》

(6) 〈形〉 黑色

卢弓一。——《书·文侯之命》

是犹绁韩卢而责之获也。——《汉书·王莽传下》。师古曰:“韩卢,古 韩国之名犬也。黑色曰卢。”

卢奴城内西北隅有水,渊而不流,…水色正黑,俗名曰‘黑水池’。水黑曰卢,不流曰奴,故此城藉水以取名矣。——《水经注·滱水》

上九。与荼有守,辞于卢首不殆。——汉· 扬雄《太玄经》。 范望注:荼,白也;卢,黑也。

于是乎卢橘夏熟。——《史记·司马相如传》

(7) 又如:卢弓;卢矢;卢瞳(黑眼珠);卢狗(即韩卢。战国时韩国良犬);卢猎(即卢鹊);卢鹊(古代良犬韩卢、宋鹊的并称。亦泛指良犬);卢卢(呼犬声)

(8) 姓

英文翻译

cottage, hut; surname; black

方言集汇

◎ 粤语:lou4

宋本广韵

[gu]
部首: 335
笔画: 8
五笔: LD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WJR
四角: 6060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囗( wéi),“围”的古体字,象四周围起来的样子,古声。本义:坚,坚固)

(2) 同本义

固,四塞也。——《说文》

亦孔之固。——《诗·小雅·天保》。传:“固,坚也。”

脩陈固列。——《左传·成公十六年》

弱颜固植。——《楚辞·招魂》

筋骨欲其固也。——《吕氏春秋·达郁》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汉· 贾谊《过秦论》

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荀子·王霸》

良马固车。——《韩非子·难势》

(3) 又如:固项(牛皮制的护领);固阴(隆冬时阴气固结);固植(根基巩固。比喻意志坚定不移)

(4) 特指地势险要和城郭坚固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资治通鉴》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 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论语·季氏》

(5) 又如:固塞(坚固的要塞)

(6) 久

固,久也。——《小尔雅·广诂》

臣固闻之。——《国语·晋语六》

皆以太子为非固相也。——《战国策·魏策二》

(7) 疾病经久难治的。后作“痼”

季冬行春令,则“国多固疾。”——《礼记·月令》

太后前闻商有女,欲以备后宫, 商言有固疾。——《汉书·王商传》

(8) 安定,稳固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国可以固。——《国语·晋语二》

(9) 又如:固色(安定的情绪和神色)

(10) 固执,专一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列子·汤问》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唐· 杜牧《阿房宫赋》

(11) 又如:固护(精神专一,意志坚定)

(12) 鄙陋

鄙人固陋,不知忌讳。——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

(13) 又如:固陋

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论语·述而》

(14) 坚定

上无固植,下有疑心。——《管子·洁法》

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15) 又如:固植(固志。坚定的意志);固色(坚定的志节);固宠(宠幸眷爱,坚定不移)

动词

(1) 安定 。如:固圉(使边境安静无事)

(2) 巩固;使坚固;加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公孙丑下》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 又如:固堤;固垒(加固营垒);固壁清野(固壁,加固壁垒,使敌不易攻击;清野,转移人口、物质,使敌无所获取);固位(巩固保持权位)

(4) 安守;坚守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晋· 陶渊明《饮酒》诗十六

(5) 又如:固穷(信守道义,安于贫贱穷困)

(6) 禁锢;闭塞 。如:固扃(牢牢关闭);固塞(闭塞,不开朗)

副词

(1) 执意;坚决地

蔺相如固止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少年固强之。——《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固守阵地;固却(坚决拒绝);固获(坚持据为己有);固谢(执意推辞;谢绝);固让(再三辞让)

(3) 必,一定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楚辞·屈原·涉江》

(4) 又如:固必(引申义:一定;必然);固当如此

(5) 原来;本来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唐· 韩愈《师说》

(6) 当然;仍然

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宋· 苏轼《教战守》

余固笑而不信也。——宋· 苏轼《石钟山记》

(7) 确实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8) 已经

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又如:固众(固然很多)

(10) 通“胡”( )。何,何故

夫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惊邪?——《庄子·天地》

英文翻译

to become solid, solidify; strength

方言集汇

◎ 粤语:gu3
◎ 客家话:[陆丰腔] gu5 [梅县腔] gu5 [东莞腔] gu5 [客英字典] gu5 [台湾四县腔] gu5 [客语拼音字汇] gu4 [宝安腔] gu5 [沙头角腔] gu5 [海陆丰腔] g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暮去聲開口一等koh/kuhku
rén [ren]
部首: 220
笔画: 2
五笔: WWW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
四角: 80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 同本义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说文》

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礼运》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列子·黄帝》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人王(人中之王);人满(人多);人寰(人世);人欲(人的嗜欲);人人言(人的评论);人色(人的正常面色);人头号令(用人头示众以示儆戒);人淘里(人群里)

(4) 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智伯说,又令人请地于 魏。——《韩诽 子·十过》

(5) 又如:人兵(兵马);猎人;主持人;盲人;工人;介绍人;行人;证人;法人;报人;强人;恩人

(6) 人材;杰出人物 。如:人材(有才学、品貌好的人);人英(俊杰,英杰);人龙(比喻人中俊杰)

(7) 指人手,干事的人 。如:人役(仆役;奴婢;差役,差人);人奴(家奴;奴仆);人匠(工匠;匠人)

(8) 别人,他人

与人罕言语。——明· 魏禧《大铁椎传》

(9) 又如:人去不中留(本人坚决要离去,他人要留是留不住的);人皆下之(人家都瞧不起他);人物(别人的东西);人我(他人与我);人言(别人的评议)

(10) 民,百姓

吴广素爱人。——《史记·陈涉世家》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11) 又如:人帐(常人);人佚(民佚);人黎(平民,百姓);人听(即民听,指老百姓的视听);人上(众人之上);人宗(众人的楷模);人等(众人,许多人)

(12) 智人 。如:北京人;蓝田人;弗洛里斯巴德人

(13) 指成年人

以一人生三计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14) 又如:人种(能传种接代的男人)

(15) 人事,泛指人生所接触到的一切社会现象 。如:人遐世远(人情世事久远);人非物换(人和东西都不同于过去的了);人心浇薄(人情淡漠);人功(人事,指人情事故);人故(人事,人之所为);人术(谓处置人事的谋略);人瑞(人事方面的吉祥征兆);人籍(载有人事内容的典籍);人验(指可资验证的人事)

(16) 尘世;人世 。如:人家(人间);人我相(佛教指没有真正解脱时的状况);人曹官(人间的官员);人道(佛教六道之一。犹人界);人代(人世);人宇(人间);人封(人间;尘世);人境(尘世)

(17) 人的身体 。如:我今天人不舒服;他人在心不在

(18) 指人情事理 。如:人功道理(人情事理);人意儿(人情)

(19) 男女性交 。如:人道惧绝(丧失了性交能力);人道(指男女交合);人事(男女间情欲之事)

(20) 伴侣

上与神明为友,下与造化为人。——《淮南子》

(21) 果仁。后作“仁”

核者,人也。古曰核,今曰人。——《尔雅·释木》郝懿行义疏

(22) 通“仁”。仁爱

谓之好人。——《管子·侈靡》

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故君子责人则以人,责己则以义。——《吕氏春秋·举难》

代词

(1) 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人皆贺之。——《淮南子·人间训》

(2) 又如:人人(每个人;所有的人);人不可貌相

形容词

人为,人造成的 。如:人厄(人为的困苦、灾难);人火(因人为过失造成的火灾);人均(人为的乐声);人患,人妖(人为的灾祸)

英文翻译

man; people; mankind; someone else

方言集汇

◎ 粤语:jan4
◎ 客家话:[梅县腔] ngin2 [沙头角腔] gnin2 [客英字典] ngin2 [海陆丰腔] ngi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n1 ngin2 [东莞腔] ngin2 [宝安腔] ngin2 [台湾四县腔] ngin2 [陆丰腔] gnin3
◎ 潮州话:nang5 (nâng) ring5 (jîng)[揭阳]rê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如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njin/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