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荡

bō dàng [ bo dang]
繁体 波盪
注音 ㄅㄛ ㄉㄤˋ

词语释义

波荡 bōdàng

(1) 水波摇荡。比喻动荡、不稳定

heave;surge

词语解释

  1. 亦作“ 波盪 ”。水波摇荡;荡漾。

    汉 张衡 《西京赋》:“ 河 渭 为之波盪, 吴岳 为之陁堵。”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这悠扬的歌声在早晨清爽的空气里波荡,分外中听。”

  2. 动荡,不安定。

    《后汉书·公孙述传》:“方今四海波荡,匹夫横议,将军割剧千里,地什 汤 武 ,若奋威德以投天隙,霸王之业成矣。”

  3. 鼓动;影响。亦指受鼓动;受影响。

    《资治通鉴·晋穆帝升平五年》:“ 王 何 蔑弃典文,幽沉仁义,游辞浮説,波荡后生,使搢绅之徒翻然改辙,以至礼坏乐崩,中原倾覆,遗风餘俗,至今为患。”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二:“次韵实作者之大病也。诗道至 宋 人已自衰弊,而又专以此相尚,才识如 东坡 ,亦不免波荡而从之。” 方东树 《答叶溥求论古文书》:“僕闻人之为学,每视乎一时之所趋,风气波荡,羣然相和。”

  4. 奔竞,追逐名利。

    《晋书·刘弘传》:“顷者多难,淳朴弥凋,臣輒以徵士 伍朝 补 零陵 太守,庶以惩波荡之弊,养退让之操。”

  5. 流离迁徙。

    《太平广记》卷三五九引 晋 干宝 《搜神记·张聘》:“百姓波荡,从乱如归。” 唐 高适 《东征赋》:“过 盱眙 之邑屋,伤 义帝 之波荡。”

  6. 见“ 波荡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波盪”。

⒉ 水波摇荡;荡漾。

汉张衡《西京赋》:“河渭为之波盪, 吴岳为之陁堵。”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这悠扬的歌声在早晨清爽的空气里波荡,分外中听。”

⒊ 动荡,不安定。

《后汉书·公孙述传》:“方今四海波荡,匹夫横议,将军割剧千里,地什汤武,若奋威德以投天隙,霸王之业成矣。”

⒋ 鼓动;影响。亦指受鼓动;受影响。

《资治通鉴·晋穆帝升平五年》:“王何蔑弃典文,幽沉仁义,游辞浮説,波荡后生,使搢绅之徒翻然改辙,以至礼坏乐崩,中原倾覆,遗风餘俗,至今为患。”
金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二:“次韵实作者之大病也。诗道至宋人已自衰弊,而又专以此相尚,才识如东坡,亦不免波荡而从之。”
方东树《答叶溥求论古文书》:“僕闻人之为学,每视乎一时之所趋,风气波荡,羣然相和。”

⒌ 奔竞,追逐名利。

《晋书·刘弘传》:“顷者多难,淳朴弥凋,臣輒以徵士伍朝补零陵太守,庶以惩波荡之弊,养退让之操。”

⒍ 流离迁徙。见“波荡”。

《太平广记》卷三五九引晋干宝《搜神记·张聘》:“百姓波荡,从乱如归。”
唐高适《东征赋》:“过盱眙之邑屋,伤义帝之波荡。”

波荡的国语词典

动荡、不安。《文选.张衡.西京赋》:「河渭为之波荡,吴岳为之陁堵。」也作「波荡」。

波荡的网络释义

波荡

  • 波荡,指动荡,不稳定;奔竞。见《后汉书·公孙述传》:“方今四海波荡,匹夫横议。”
  • 波荡造句

    碧波荡漾,绿水环绕,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刑。
    在那年冬季的一个夜晚,天上挂一圆月,似银盘;风轻轻吹过,冷如霜。你,站在水房,轻启皓齿,有清波荡漾,有膏白胜雪,挥动手臂,开始,刷牙!
    花坛旁是平坦的水泥道。我走在水泥道上,透过前方苍翠的树叶,挺拔的枝干,看到了一幢幢楼房有规则地分布在四周。这里还有碧绿的草地,微波荡漾的湖水,形态各异的假山石,古色古香的亭子。
    碧波荡漾,一副水光接天的好景象。
    不过,“亚东恋”破局余波荡漾,前日有读者爆料,柯震东疑似以“柯冲动”为名,在脸书上斥责某人歇斯底里、爱算计,炮火猛烈。
    古色古香的活动楼明亮宽敞的宿舍楼小巧精致的食堂等构成了别具一格的建筑群,与幽静的白玉兰林银杏林和香樟林,碧波荡漾的新浏河老浏河,组成了引人入胜的秀丽景色。
    春风拂柳随意摆,梅花绽放迎春来。小河湖畔青波荡,大雁北翔门敞开。春光明媚怡情浓,春耕播种田园丽。一年之计在于春,撒下希望祁丰收。祝你立春喜气升,踏步青山抖精神。
    站在小岛的最高处,看到近处的树远处的山高处的云,都倒映在碧波荡漾的太湖中,湖水更绿了,云朵更白了,天也更蓝了。我整个身心都融入到了美景之中,无比陶醉……
    浑厚的声音如碧波荡漾开来,惊得游鱼哆哆嗦嗦,似乎要天塌地陷了,惊得稚嫩的心儿猛烈跳动,如暮鼓晨钟令人警醒,惊得密布的乌云顷刻间消失地无影无踪。吼出的豪情壮志在优美的旋律中若隐若现,丑陋和邪恶在五彩的音符的撞击下销声匿迹。
    王、何蔑弃典文,幽沈仁义,游辞浮说,波荡后生,使搢绅之徒翻然改辙,以至礼坏乐崩,中原倾覆,遗风馀俗,至今为患。
    钟日东说,当年水放得最大的时候,水面与两岸几乎齐平,水波荡漾,里面还有肥大的鲤鱼和活蹦乱跳的虾。
    沿着一公里多长的城墙行走,城下花红草绿,水波荡漾,教堂掩映林间,顶部的“洋葱头”金光闪闪。
    天山网讯漫步于新疆昌吉市滨湖河两岸,碧波荡漾,鱼翔浅底,移步皆是景,举目满眼新。
    中南海水波荡漾,岸边柳条在风中飞舞。
    珍珠之歌随波荡漾,余音袅袅,终于完全消失。
    秋意微凉,秋水波荡,秋思涌心上;秋色悠扬,秋实满仓,秋菊散芬芳;秋雨凉爽,秋叶渐黄,秋情诉衷肠。立秋时节送祝福,愿你快乐无忧伤。
    从远处看,水仙花就像一个穿着绿衣服披着绿斗篷脸儿白白的仙女,发丝上还扎着几朵黄色的蝴蝶结,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跳舞,怪不得被称为“凌波仙子”呢!
    丁宝租住的房子,是一个居民小区里的一居室,位于三环以外四环之内,紧靠着碧波荡漾的昆玉河,位置相当不错。
    湖水蓝蓝的,像一颗蓝宝石镶嵌在大地之上般,湖面上水平如镜,宛若一面巨大的镜子,一阵微风吹过,湖水微波荡漾,像一朵朵涟漪,真的很美。
    碧波荡漾的细河水面,偶有鸥鹭点水,鸳鸯戏波。

    汉字详情

    [bo]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H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DHE
    四角: 341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皮声。本义:波浪,水自身涌动而成波动的水面)

    (2) 同本义

    波,水涌流也。——《说文》

    规有摩而水有波。——《韩非子·八说》

    起波涛。——《淮南子·人间》。注:“波者,涌起。”

    河渭为之波荡。—— 张衡《西京赋》

    扬素波而挥连珠兮。——《文选·王褒·洞箫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

    洪波涌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3) 又如:波磔(向右下捺的一笔叫磔,波浪形的叫波磔);波查(苦难;折磨);波平如镜(水面平静如镜);波臣为虐(指水灾);波骇(水波激烈动荡。引申为受到震撼);波峭(指岩石或屋宇的曲折峻峭。后用以形容人物的威仪俊伟有风致)

    (4) 涌流的水;流水

    长桥卧波。——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波路(水路;航路);波流(水流;支流);波神(水神)

    (6) 风波。比喻事情的意外变化 。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轩然大波

    (7) 目光流转;流转的目光

    目流睇而横波。——傅毅《舞赋》

    (8) 又如:眼波(形容流动如水波的眼睛);秋波(比喻美女的眼睛);波俏(俏丽)

    动词

    (1) 激荡,起水波

    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九歌·湘夫人》

    (2) 又如:波腾(波浪涌起的样子。多比喻众议激烈);波靡(随波起伏,顺风而倒);波荡

    (3) 波及,推而及之。扩散 。又如:波及无辜(牵连到无罪的人);波累(连累;牵累);波害(扩散其害);波扰(波动烦扰)

    (4) 奔;逃跑

    各自波逃,信脚而走。——敦煌本《张义潮变文》

    (5) 又如:波波(劳苦奔波的样子);波波碌碌(奔走忙碌的样子);波逃(逃跑)

    英文翻译

    waves, breakers; undulations

    方言集汇

    ◎ 粤语:bo1
    ◎ 客家话:[梅县腔] bo1 bo5 [宝安腔] bo1 [东莞腔] bo1 [台湾四县腔] bo1 [客语拼音字汇] bo1 [海陆丰腔] bo1 [客英字典] bo1 [沙头角腔] bo1 [陆丰腔] bi1 bo1
    ◎ 潮州话:b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博禾戈一合平聲合口一等puapuɑ
    dàng [dang]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INR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TENH
    四角: 44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皿,从汤,汤亦声。本义:洗涤)

    (2) 同本义

    荡亡秦之毒螫。——班固《西都赋》

    (3) 动;摇动;震动

    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庄子·庚桑楚》

    天下不能荡也。——《荀子·劝学》

    以荡上心。——《吕氏春秋·季春纪》

    以其休止不荡也。——《淮南子·说山》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吴均《与朱元思书》

    波心荡,冷月无声。——宋· 姜夔《扬州慢》

    (4) 又如;荡突(冲撞);荡心(摇荡心神);荡摇(动摇);荡荡悠悠(摇荡、飘流的样子)

    (5) 清除

    荡平塞表。——曹操《表论田畴功》

    (6) 又如:荡风(两广的一种风俗。女婿在未见岳父岳母前,依俗饮一大杯酒。有荡除行路风寒之意);荡除(消灭)

    (7) 毁坏;破坏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杜甫《无家别》

    (8) 又如:荡产(破产,耗尽财产);荡散(消失;毁败);荡灭(毁灭;消灭)

    (9) 诱惑;迷惑 。如:荡心(惑乱心志);荡惑(迷惑)

    (10) 宽恕 。如:荡宥(宽恕;原谅)

    (11) 冲撞;冲杀;触碰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唐· 柳宗元《三戒》

    (12) 又如:荡突(冲撞。即唐突);荡析(游走离散)

    形容词

    (1) 放纵,放荡

    余心荡。——《左传·庄公四年》

    德荡者其行伪。——《淮南子·俶真》

    吉驭者耆酒,数逋荡。——《汉书·丙吉传》

    古之 狂也肆,今之狂也荡。——《论语·阳货》

    (2) 又如:荡荡(放纵邪僻);荡子(远行在外,流荡不归的男子;游荡放浪,不务正业的男子)

    (3) 平坦

    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 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又如:坦荡;荡无高卑(地位平等,没有高低尊卑);荡荡(平坦、宽坦的样子)

    (5) 广阔

    荡荡洪水滔天。——《史记·五帝纪》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论语·泰伯》

    (6) 又如:荡漭(广阔无边貌);荡荡(广大的样子)

    名词

    (1) 浅水湖 。如:黄天荡

    (2) 积水长草的洼地 。如:芦苇荡;荡地;芦花荡;菱荡

    (3) 姓

    英文翻译

    pond, pool; wash away, cleanse

    方言集汇

    ◎ 粤语:dong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