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万丈

bō lán wàn zhàng [bo lan wan zhang]

词语释义

比喻声势雄壮,规模宏大。景象非常壮观。

波澜万丈造句

活生生的现实,让当时正在蓟县卫生防疫站工作的赵军内心波澜万丈我要为老百姓做些事情,不能让传销害了老百姓。
虽然,至始至终,她似乎都穿着旗袍在舞台上款款地走着,喜怒哀怨也极尽含蓄,但方寸之间的表演却有着无穷的能量,克制之下的表达,暗流汹涌波澜万丈。
本论文试图明晰蔡泽龙波澜万丈的文学人生,再确立他做为中国朝鲜族儿童文学先驱者的文学史上的地位。
这些尸体几乎都在浴室内用菜刀、锯条肢解后,再用搅拌机捣碎,然后投弃在波澜万丈的大海里。
我曾见识过外太空波澜万丈的神奇事物。
平庸的生活使人感到一生不幸,波澜万丈的人生才能使人感到生存的意义。池田大作。
以上简要描述,不足以概括林同春波澜万丈的一生。
你们都追求“平平淡淡都是真”,只有我,追求我要的波澜万丈。
比起梵高作品的艺术价值,年轻人恐怕更加关注他的波澜万丈的人生故事,这场展出也能满足这份“八卦”之心。
该片讲述的是一个女人盲目的爱情以及各种纠结缠绕波澜万丈的故事,她以为只要努力就能获得幸福,但总是逃不过命运的捉弄。
在韩国话中,浪,叫做“波涛”,威胁叫“胁迫”,欺骗叫“诈欺”,让开叫“避开”,心事不宁叫“波澜万丈”,都与此类似。

汉字详情

[bo]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H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DHE
四角: 341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皮声。本义:波浪,水自身涌动而成波动的水面)

(2) 同本义

波,水涌流也。——《说文》

规有摩而水有波。——《韩非子·八说》

起波涛。——《淮南子·人间》。注:“波者,涌起。”

河渭为之波荡。—— 张衡《西京赋》

扬素波而挥连珠兮。——《文选·王褒·洞箫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

洪波涌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3) 又如:波磔(向右下捺的一笔叫磔,波浪形的叫波磔);波查(苦难;折磨);波平如镜(水面平静如镜);波臣为虐(指水灾);波骇(水波激烈动荡。引申为受到震撼);波峭(指岩石或屋宇的曲折峻峭。后用以形容人物的威仪俊伟有风致)

(4) 涌流的水;流水

长桥卧波。——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波路(水路;航路);波流(水流;支流);波神(水神)

(6) 风波。比喻事情的意外变化 。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轩然大波

(7) 目光流转;流转的目光

目流睇而横波。——傅毅《舞赋》

(8) 又如:眼波(形容流动如水波的眼睛);秋波(比喻美女的眼睛);波俏(俏丽)

动词

(1) 激荡,起水波

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九歌·湘夫人》

(2) 又如:波腾(波浪涌起的样子。多比喻众议激烈);波靡(随波起伏,顺风而倒);波荡

(3) 波及,推而及之。扩散 。又如:波及无辜(牵连到无罪的人);波累(连累;牵累);波害(扩散其害);波扰(波动烦扰)

(4) 奔;逃跑

各自波逃,信脚而走。——敦煌本《张义潮变文》

(5) 又如:波波(劳苦奔波的样子);波波碌碌(奔走忙碌的样子);波逃(逃跑)

英文翻译

waves, breakers; undulations

方言集汇

◎ 粤语:bo1
◎ 客家话:[梅县腔] bo1 bo5 [宝安腔] bo1 [东莞腔] bo1 [台湾四县腔] bo1 [客语拼音字汇] bo1 [海陆丰腔] bo1 [客英字典] bo1 [沙头角腔] bo1 [陆丰腔] bi1 bo1
◎ 潮州话:b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博禾戈一合平聲合口一等puapuɑ
lán [lan]
部首: 331
笔画: 15
五笔: IUG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ELSW
四角: 371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阑( lán)声。本义:大波浪)

(2) 同本义

澜,大波也。——《说文》

大波为澜,小波为沦。——《尔雅》

天下安澜。——《四子讲德论》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孟子·尽心上》

回狂澜于既倒。——韩愈《进学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岳阳楼记》

(3) 又如:狂澜;巨澜;澜倒波随(犹言随波逐流。比喻言行无标准);澜澳(水曲);波澜(波涛);推波助澜

(4) 波纹

风行水波成文曰澜。——《释名》

珠玉潜水,而澜表方圆。——《文心雕龙·隐秀》

(5) 又如:死水微澜;安澜(河流平静,没有泛滥现象);微澜(小波纹);澜清(清澄如水)

动词

(1) 兴起波澜

若流波之将澜。——宋玉《神女赋》

(2) 又如:澜翻(水势翻腾);澜澜(泪涌下的样子)

英文翻译

overflowing; waves, ripples

方言集汇

◎ 粤语:laan4

宋本广韵

wàn,mò [wan,mo]
部首: 105
笔画: 3
五笔: DNV
仓颉: MS
四角: 10227

详细解释

wàn

名词

(1) (形声。“萬”,甲骨文呈蝎子形。本义:蝎)

(2) 虫名。蝎。

万,虫也。——《说文》

(3) 千的十倍;十个一千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唐· 元稹《遣悲怀》

(4) 又如:万寿(称皇帝、皇后的生日);万劫(即万世。形容极长的时间);万井(古代以地方一里为一井,万井即一万平方里);万夫(万人);万户(一万户);万户侯(食邑万户之侯);万顷(百万亩。百亩为一顷)

(5) 古代的一种舞名 。如:万舞(古代的舞名。先是武舞,舞者手拿兵器;后是文舞,舞者手拿鸟羽和乐器。亦泛指舞蹈)

(6) 古州名

(7) 南朝梁大同二年置。治所在石城(今四川省达县)

(8) 唐贞观八年改浦州置。治所在南浦(今四川省万县市)

(9) 明洪武元年置。治所在万安(今广东省万宁县)

(10) 县名 。在四川省东部长江北岸。三国吴置羊渠县,蜀汉改南浦县,元入万州,明改万县

(11) 倍

悲苦之怀,必万常人。——宋· 苏轼《与滕达道二十三首》

(12) 姓

形容词

(1) 极言其多

高万仞。——《列子·汤问》

万里赴戎机。——《乐府诗集·木兰诗》

一片孤城万仞山。——唐· 王之涣《凉州词》

千朵万朵压枝低。——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 又如:万几(指全国政务);万人敌(能敌万人的兵法或谋略);万生院(动物园);万乘(万辆马车);万机(万几);万仞(形容极高);万年草料(骂人话。饮食寿命);万国(各方诸侯。引申为全国各地;天下);万寿圣节(皇帝的生日);万剐凌迟(剐刑。将人断肢割喉,剔肉离骨);万乘之躯(指天子;帝王)

(3) 极言各不相同

勃兴得李杜,万类困陵暴。—— 韩愈《荐士》

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4) 又如:万化(各种变化);万劫(种种灾难);万殊(各不相同。亦指各种不同的现象、事物)

副词

(1) 绝对;一定 。如:万无(绝无)

(2) 另见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ten thousand; innumerable

方言集汇

◎ 粤语:maan6 mak6
◎ 客家话:[梅县腔] wan5 [台湾四县腔] wan5 [海陆丰腔] wan6 [客英字典] van5
◎ 潮州话:bhuang7(būang 旧时:būan) mog8(mô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五願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無販元合去聲合口三等mĭwɐnmyanh/mvann
zhàng [zhang]
部首: 105
笔画: 3
五笔: D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JK
四角: 50000

详细解释

量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持“十”。十,十尺。本义:长度单位,十尺) 同本义

丈,十尺也。——《说文》

度五尺为墨,倍墨谓之丈。——《小尔雅》

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白发三千丈。——唐· 李白《秋浦歌》

百丈冰。——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半匹红绸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白居易《卖炭翁》

长丈许。——明· 魏禧《大铁锥传》

(2) 又如:丈尺(以丈、尺为单位来计量);丈六(一丈六尺);丈二(一丈二尺);丈数(一丈多;丈把)

名词

(1) 古时对长辈男子的尊称

丈者,长也。——《大戴礼记》

(2) 又如:丈人行(父辈;长辈);丈母(丈母娘,丈妈,岳母);丈丈(对尊长的敬称);老丈;岳丈

(3) 丈夫 。常用于称姑、姨、姐、妹之夫。如:姑丈;丈夫女(女中丈夫;指具有英雄气概的女子);丈夫儿(男子汉);丈夫子(儿子;男孩);丈夫汉(男子汉);姐丈;妹丈

动词

(1) 扶,倚。后作“杖”

丈,借为扶行之丈。老人持丈,故谓之丈人。别用杖通。——《六书正伪》

(2) 测量土地 。如:丈田分地

英文翻译

unit of length equal 3.3 meters; gentleman, man, husband

方言集汇

◎ 粤语:zoeng6
◎ 客家话:[宝安腔] cong3 | cong1 [沙头角腔] cong1 cong5 [客语拼音字汇] cong1 cong4 [海陆丰腔] chong6 [台湾四县腔] cong5 [梅县腔] chong5 [东莞腔] cong3 [客英字典] chong5 [陆丰腔] chong6
◎ 潮州话:deng6 (tũrng 旧时:tñg ) ziang6(chĩang) diên6/dion6(tĩe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六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直兩陽開上聲開口三等driangx/diankɖʰĭa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