泐潭

lè tán [ le tan]
注音 ㄌㄜˋ ㄊㄢˊ

词语释义

潭名。在江西省高安县洞山。相传唐代禅宗曹洞宗良价禅师与其弟子本寂曾居此习禅。

词语解释

  1. 潭名。在 江西省 高安县 洞山 。相传 唐 代禅宗曹洞宗 良价禅师 与其弟子 本寂 曾居此习禅。

    明 宋濂 《游泾川水西寺简叶八宣慰刘七都事章卞二元帅》诗:“别有白髮师,野鹤鸡羣异。身披伽黎衣,云继 泐潭 裔。”参阅 明 瞿汝稷 《指月录》卷十六。

引证解释

⒈ 潭名。在江西省高安县洞山。相传唐代禅宗曹洞宗良价禅师与其弟子本寂曾居此习禅。参阅明瞿汝稷《指月录》卷十六。

明宋濂《游泾川水西寺简叶八宣慰刘七都事章卞二元帅》诗:“别有白髮师,野鹤鸡羣异。身披伽黎衣,云继泐潭裔。”

泐潭的网络释义

泐潭

  • 泐潭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è tán,是一个潭名,位于江西省高安县洞山 。
  • 汉字详情

    [le]
    部首: 331
    笔画: 7
    五笔: IBLN
    五行:
    仓颉: ENLS
    四角: 34127

    详细解释

    名词

    石头因风化遇水而形成的裂纹

    泐,水石之理也。——《说文》

    动词

    (1) 裂开;解裂

    石有时以泐,水有时以凝,有时以泽,此天时也。——《周礼·考工记》

    (2) 铭刻,用刻刀书写 。如:泐石

    (3) 用钢笔或铅笔在纸上或其它材料上记录书写 。如:手泐

    英文翻译

    to write; to indite; veins in minerals

    方言集汇

    ◎ 粤语:lak6
    ◎ 客家话:[梅县腔] lit8 [海陆丰腔] let7 lit8 [客英字典] let8 [台湾四县腔] let7 lit8 [客语拼音字汇] lid6 [宝安腔] let8
    ◎ 潮州话:罗英8(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五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盧則德開入聲開口一等loklək
    tán [tan]
    部首: 331
    笔画: 15
    五笔: ISJ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EMWJ
    四角: 3114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覃声。本义:水名)

    (2) 同本义 。在广西境内,即今柳江

    潭,水。出 武陵镡成玉山,东入 郁林。——《说文》

    (3) 深水池

    潭,渊也。——广雅·释水》

    泝江潭兮。——《楚辞·九章·抽思》。注:“潭,渊也。楚人名渊曰潭。”

    崖冈潭渊。——

    文选·左思·吴都赋》

    随山疏濬潭。——谢灵运《述祖德诗》

    下见小潭。——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潭中鱼可百许头。

    潭西南而望。

    坐潭上。

    (4) 又如:潭心(潭底,渊底);潭石(深谷里的岩石);潭影(潭中的光影);潭府(深渊);潭渊(深渊)

    (5) 〈方〉∶坑

    待我先爬成几畦,打好了潭,你就可以下菜秧了。——叶圣陶《苦菜》

    (6) 古州名 。治所在今湖南省长沙市

    潭州, 汉曰 长沙国, 隋曰 潭州, 唐因之,亦曰 长沙郡,领 长沙等县五,今 长沙府。——《读史方舆纪要》

    形容词

    (1) 深;深邃

    潭根之毋伐。——《管子·侈靡》

    潭思浑天。——《汉书·扬雄传下》

    (2) 又如:潭潭(水深的样子);潭奥(深隐的内室);潭思(深思);潭井(深井)

    英文翻译

    deep pool, lake; deep, profound

    方言集汇

    ◎ 粤语:taam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am2 [客英字典] tam2 [海陆丰腔] tam2 [梅县腔] tam2 [陆丰腔] tam3 tam3 [客语拼音字汇] tam2 [宝安腔] tam2 [东莞腔] ta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二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含平聲開口一等dʰɒmdom

    泐潭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