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防

hé fáng [ he fang]
注音 ㄏㄜˊ ㄈㄤˊ

词语释义

河防 héfáng

(1) 保护河堤,防止水灾;特指黄河的防护工作

河防工程乃百年大计
flood-prevention work done on rivers,esp. the Yellow River

(2) 黄河的军事防卫

河防部署
the military defences on the Yellow River

词语解释

  1. 古时 黄河 常泛滥成灾,历朝设置机关防御水患,称为“河防”。

    《宋史·职官志五》:“凡河防谨其法禁,岁计茭揵之数,前期储积,以时颁用,各随其所治地而任其责。” 清 顾炎武 《清江浦》诗:“庙食思封券,河防重璽书。”

  2. 黄河 的堤防。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国家 河 防,无一岁不决溢。”

  3. 泛指河流的堤防。

    明 高攀龙 《鸣阳伯兄六十序》:“吾闻蚁穴之细,可溃河防。”

  4. 指 黄河 的军事防御。

    毛泽东 《质问国民党》:“撤退 河 防大军,准备进攻边区,发动内战,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行为,是不能容许的。”

引证解释

⒈ 古时黄河常泛滥成灾,历朝设置机关防御水患,称为“河防”。

《宋史·职官志五》:“凡河防谨其法禁,岁计茭揵之数,前期储积,以时颁用,各随其所治地而任其责。”
清顾炎武《清江浦》诗:“庙食思封券,河防重璽书。”

⒉ 黄河的堤防。

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下:“国家河防,无一岁不决溢。”

⒊ 泛指河流的堤防。

明高攀龙《鸣阳伯兄六十序》:“吾闻蚁穴之细,可溃河防。”

⒋ 指黄河的军事防御。

毛泽东《质问国民党》:“撤退河防大军,准备进攻边区,发动内战,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行为,是不能容许的。”

河防的国语词典

防护黄河堤岸的工程。后亦泛指河流的堤防。

河防的网络释义

河防

  • 多义词,1. 古时 黄河 常泛滥成灾,历朝设置机关防御水患,称为“河防”。2. 黄河 的堤防。3. 泛指河流的堤防。4. 指 黄河 的军事防御。
  • 河防造句

    允许振祎请,卢沟桥置河防局,仿裘曰修成法,设浚船百二十艘。
    陈炽注重商业而不偏废农政,对水利河防尤为关注。
    日前,高青黄河河务局防浪林植树绿化工程开工建设,这标志着高青黄河临河防浪林、堤肩行道林、背河生态林“三位一体”的绿色长廊更加完善。
    双层堤基在大江大河防洪干堤中非常普遍。
    他们这次选的地点是长平,长平那里布置了丹河防线的一半兵力。
    直到突然超过了堤坝承受上限的那一刻,就会毫无征兆地瞬间冲破本以为坚不可摧的河防。
    东捻军在跳出包围圈后,复于五月突破运河防线,直趋山东半岛。
    乡老族长负责筹集金银酒肉,各都户当户则整顿军马,严守河防,同时准备船只,好随赵都户过江。
    东省诸道府州县官员,毋以本钦差查处国泰一案怠忽职守,所有民刑纠案乃及地方治安、赈恤灾民、河防漕运诸事,凡差使在职,勿以省垣人事有所更张有所轻慢。
    奉系张大帅以保卫京畿为名,急调关内外兵马迎战,现急调李凤仆率万佘人赴静海县独滚减河防守。
    河防口长城新开段可近观,长城。
    他接到运河防卫司令部发来的“严加戒备”的命令,并立即命令要塞内的所有士兵进入临战状态。
    黄河防洪必须在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间作出果断而科学的抉择,因为我们离下一次更为迅猛的秋汛、伏汛,还有凌汛,时间也许并不长。
    要正确研判当前滁河防汛抗洪形势,科学调度黄栗树、沙河集等大中型水库,努力减轻下游防洪压力。
    水库调度是黄河防凌调度中最为重要的河段防凌手段之一。
    十万大军,哼哼,这次秦狗也算下足本钱了,秦军在丹西憋了两年多,如今不顾伤亡想要强行突破丹水河防线,看来秦狗真的是憋不住,要和我们鱼死网破了。
    在澧水流域防洪体系综合风险分析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实用性,可为江河防洪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流溪河防洪整治工程是广州市的一项重点工程。
    损失的部队多是河防军和广宁军本部承担,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野战部队,所以补齐这些建制势在必行。

    汉字详情

    [he]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S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MNR
    四角: 311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2) 同本义

    河,河水出敦煌塞外 昆仑山,发原注海。——《说文》

    导河积石。——《书·禹贡》

    河阳之北。——《列子·汤问》

    三豕涉河。——《吕氏春秋·慎行论》

    (3) 又如:河堧(黄河河边之地);河湟(黄河与湟水);河朔(泛指黄河北岸的地方);河洛(黄河与洛水);河堑(黄河沿岸的壕沟)

    (4) 河流的通称

    南方无河也,冀州凡水大小皆谓之河。——《汉书·司马相如传》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韩信钓河曲。——《后汉书·郦炎传》

    散作满河星。——清·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河出伏流。——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鸡翼城河面。——《广东军务记》

    沿河施放。

    (5) 又如:河次(河边);河浒(河边;河畔);河畔(河滨);河津(河流的渡口);河洲(河中可居的陆地)

    (6) 天河,银河

    秋河曙耿耿。——谢元晖《诗》。注:“天汉也。”

    (7) 又如:河星(银河中的星星);河云(指银河)

    (8) 指河洲,河滨 。如: 河津(河边的渡口);河澳(河边弯曲的地面);河润(指沿河湿润之地);河濆(河边,沿河的高地)

    (9) 指河伯 。如:河公(河伯);河庭(河伯的住所)

    (10) 指河图 。如:河纪(指河图)

    英文翻译

    river; stream; yellow river

    方言集汇

    ◎ 粤语:ho4
    ◎ 客家话:[东莞腔] ho2 [陆丰腔] ho3 [梅县腔] ho2 [台湾四县腔] ho2 [客英字典] ho2 [宝安腔] ho2 [客语拼音字汇] ho2 [沙头角腔] ho2 [海陆丰腔] ho2
    ◎ 潮州话:h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歌平聲開口一等ɣɑgha/ha
    fáng [fang]
    部首: 212
    笔画: 6
    五笔: BY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NLYHS
    四角: 7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方声。本义:堤坝)

    (2) 同本义

    防,堤也。——《说文》

    以防止水。——《周礼·稻人》

    町原防。——《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祭防与水庸。——《礼记·郊特性》

    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管子·度地》

    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吕氏春秋·慎小》。又如:防隅(水防山隅);沟防;堤防

    (3) 要塞;关防 。如:钜防(防门);边防;防秋(秋季的边防)

    (4) 地名

    (5) 春秋陈邑,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北

    (6)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费城县东北

    (7) 春秋宋地,后属鲁,在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南

    (8) 通“房”。住室

    夏,有芝生殿防内中。——《史记·武帝本纪》

    筑宫其上,名曰宣防。——《汉书·沟洫志》

    (9) 姓

    动词

    (1) 筑堤

    善防者水淫之。——《周礼·考工记》

    (2) 防止;防备

    不防川。——《国语·周语》。注:“障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上》

    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防强盗;防雨;防辅(防止和辅导);防侍(防备侍卫);防患(防止祸患)

    (4) 防守;防御;防卫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唐· 杜甫《兵车行》

    昼夜防拒,凡八十余日,城再崩再完,卒得不陷。——清· 朱克敬《瞑庵杂识》

    (5) 又如:防拒(防卫抵御);防把(防御把守);防戍(防守边境);防营(防守地方的军队);防塞(防卫堵绝)

    (6) 堵塞 。如:防微杜渐(坏事在隐微、缓慢的产生时,就要加以预防、堵塞);防芽遏萌(在不良事物刚萌芽时加以防堵)

    (7) 遮蔽 。如:防露(遮蔽雾露的侵袭)

    英文翻译

    defend; prevent; embank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ong2 [客语拼音字汇] fong2 [沙头角腔] fong2 [东莞腔] fong2 [陆丰腔] fong3 [宝安腔] fong2 [台湾四县腔] fong2 [客英字典] fong2 [梅县腔] f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方陽合平聲合口三等byang/bvangbʰĭwaŋ

    河防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