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漫灘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河两岸由洪水淤积而成的可耕平地。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引用解释
河岸两旁可耕种的谷底平地。河流在洪水期间淤积而成,地势低平,易遭水淹。
词语造句
1、河漫滩最低的部分可以形成河漫滩沼泽。
2、受光谱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影响,能从图像上提取到信息的湿地类型有河流、河漫滩、湖泊、水田、沼泽、草甸、沼泽化草甸。
3、例如恢复河漫滩用来替代建设高大的堤坝防洪,种植树木和安装环保屋顶,而不是扩大下水道或建设昂贵的新水处理厂。
4、数百个这样的结构保证了玉米在河漫滩上的生长,在当时并不像现代登山者那样用绳索就可以轻松下山。
5、研究结果客观地反映了汾河河漫滩种子植物多样性的现状。
6、用组平均聚类法将汾河河漫滩草地植被分为12个群落,并对每个群落的群落学特征进行了分析。
7、所有的商业性生物气都存储在下切河谷内河漫滩-河口湾砂质透镜体中。
8、现在河槽内沉积物的稳定性比河漫滩上沉积物差的多。
9、结果表明:水田和河漫滩对农业适宜性程度最高;
10、研究了汾河太原段河漫滩草地土壤种子库的基本特征。
11、竞选的军队在北部黄土高原,现代宁夏黄河漫滩。
12、牛轭湖,河漫滩,干流和支流,浪涛击打的河岸。
13、分析认为该区长2为辫状河沉积体系,物源来自北东方向,主要发育河道、河道砂坝和河漫滩微相类型。
14、洪水退后的河漫滩应是胡杨种子自然萌发和幼苗自然补充的最佳场所,洪水则是胡杨种子自然萌发以及幼苗补充的一个必要条件。
15、河漫滩上沉积物的沉积伴随着与沉积物相结合的营养和污染物质的沉积。
16、河漫滩地层是冲积洪积作用形成的,地层构造比较复杂。
17、河床-河漫滩型和谷底洼地型泥炭沉积物中总氮和总磷含量随着泥炭粒级的减小而明显增加。
18、对沿江两岸河漫滩的分布特征、漫滩地貌、漫滩结构、漫滩基底结构、漫滩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了分析。
19、他走到了宽阔的河漫滩上,走进了那片用石块围起的小树林。
20、研究成果表明,河漫滩表层沉积物是森林超低密度地球化学调查的最佳采样介质。
21、他顺着永定河的河漫滩大步走着。
22、结果表明:汾河太原段河漫滩草地土壤种子库有草本植物17种,灌木2种。
23、黄河现代河床及河漫滩沉积形成的黄河组。
24、综述长江中下游河漫滩的分布,剖面结构、土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25、研究了长江下游南通段河漫滩沉积剖面的粒度和磁化率特征,由此识别出长江下游南通段现代洪水事件。
26、等他走到了浊浪拍溅的河漫滩上,才回头看了看那姑娘摇晃的身影。
27、经现场初步踏勘,项目选址区属于河漫滩地,地质条件较好;历史上也未曾发生过破坏性的地震,适宜建厂。
28、其中,河床主要发育河道微相,河漫又进一步分为泛滥平原和河漫滩两个微相。
29、某电厂位于长江南岸的长江大堤堤内圩区。属长江河漫滩地貌单元。
30、其中一年生植物15种,占总种数的78.9%,典型的湿地植物14种,占总种数的73.7%,是河漫滩草地土壤种子库的优势成分。
河漫灘的国语词典
河岸两旁由洪水淤积而成的可耕平地。
如:「这块河漫滩很肥沃,可以种植一些蔬菜。」
河漫灘的网络释义
河漫滩
河漫灘的翻译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2) 同本义
河,河水出敦煌塞外 昆仑山,发原注海。——《说文》
导河积石。——《书·禹贡》
河阳之北。——《列子·汤问》
三豕涉河。——《吕氏春秋·慎行论》
(3) 又如:河堧(黄河河边之地);河湟(黄河与湟水);河朔(泛指黄河北岸的地方);河洛(黄河与洛水);河堑(黄河沿岸的壕沟)
(4) 河流的通称
南方无河也,冀州凡水大小皆谓之河。——《汉书·司马相如传》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韩信钓河曲。——《后汉书·郦炎传》
散作满河星。——清·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河出伏流。——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鸡翼城河面。——《广东军务记》
沿河施放。
(5) 又如:河次(河边);河浒(河边;河畔);河畔(河滨);河津(河流的渡口);河洲(河中可居的陆地)
(6) 天河,银河
秋河曙耿耿。——谢元晖《诗》。注:“天汉也。”
(7) 又如:河星(银河中的星星);河云(指银河)
(8) 指河洲,河滨 。如: 河津(河边的渡口);河澳(河边弯曲的地面);河润(指沿河湿润之地);河濆(河边,沿河的高地)
(9) 指河伯 。如:河公(河伯);河庭(河伯的住所)
(10) 指河图 。如:河纪(指河图)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ho2 [陆丰腔] ho3 [梅县腔] ho2 [台湾四县腔] ho2 [客英字典] ho2 [宝安腔] ho2 [客语拼音字汇] ho2 [沙头角腔] ho2 [海陆丰腔] ho2
◎ 潮州话:ho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何 | 胡歌 | 匣 | 歌 | 平聲 | 歌 | 開口一等 | 果 | 歌 | ɣɑ | gha/ha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曼声。本义:水过满向外流)
(2) 同本义
诸山崩,鸿水溢。——《三国志·吴主传》
譬如写水著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世说新语·文学》
渐见江势阔,行嗟水流漫。——宋之问《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
(3) 又如:漫溢(水满向外流);漫口(堤岸被水冲溃);水漫金山;漫溃(水涨破堤而出);漫泄(水满外流);漫流(水势很大的河流);漫然(浩大的样子);漫滋(形容水涨溢漫延);漫衍(泛滥)
(4) 充满;遍,周遍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清· 姚鼐《登泰山记》
(5) 又如:漫天彻地(弥漫天空,充满地面。形容势头极大);漫山(满山,遍山);漫天盖地(遍布天地之间);漫野(遍野);漫荡荡(遍布的样子)
(6) 用泥糊 。如:漫墙(用泥糊墙);漫抹(涂抹)
(7) 隔
你这不去,惹的大的们恼了,这才“漫墙撩胳膊,丢开手”了。——《醒世姻缘传》
(8) 污;玷污
又欲以其辱行漫我。(辱行:坏品行)——《庄子·让王》
形容词
(1) 放纵;散漫;不受约束
公漫久矣。——欧阳修《新唐书》
(2) 又如:漫家(不受门户限制的学派);漫天要价(无限度地乱要价)
(3) 广远的样子 。如:漫沙(广阔的沙地);漫天过海(形容没有边际);漫衍(绵延伸展的样子);漫演(连绵不尽)
(4) 长的样子;辽远的样子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三国魏· 曹丕《燕歌行》
(5) 又如:漫远(漫长遥远);漫长(长得没有尽头的);路漫漫;夜漫漫
(6) 模糊
其远古刻尽漫失。——姚鼐《登泰山记》
(7) 又如:漫失(模糊剥蚀);漫略(文辞模糊简略);漫暗(模糊不清);漫剥(因剥蚀脱落而模糊不清)
(8) 平缓 。如:漫岗(坡度很小的山脊);漫坡(较缓的斜坡)
副词
(1) 随便;随意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 又如:漫然(随便的样子);漫抄(随手写录);漫书(随意书写);漫言(随便地说);漫叩(随便发问);漫识(随手记载);漫题(信手书写的文字)
(3) 徒然
漫劳车马驻江干。——杜甫《宾至》
(4) 遍;普遍
漫撒子(种籽)。——《齐民要术》
(5) 都;全
漫不敢可否事。——胡铨《上高宗封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an5 nem1 [梅县腔] man5 [海陆丰腔] man6 nem1 [东莞腔] man3 [客语拼音字汇] man4 [宝安腔] man3 [客英字典] man5
◎ 潮州话:bhuang6(bũang)[潮州]bhuêng6[饶平、揭阳、潮阳]muang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縵 | 莫半 | 明 | 桓 | 去聲 | 翰 | 合口一等 | 山 | 桓 | muɑn | muanh/muan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