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清海晏

hé qīng hǎi yàn [ he qing hai yan]
注音 ㄏㄜˊ ㄑ一ㄥ ㄏㄞˇ 一ㄢ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黄河水清,沧海波平。旧时用来形容国内安定,天下太平。

亦作:河清海宴 、河海清宴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唐 顾况《八月五日歌》:“率土普天无不乐,河清海晏穷寥廓。”

成语用法

河清海晏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比喻天下太平。

引证解释

⒈ 黄河水清,沧海波平。旧时用来形容国内安定,天下太平。

唐顾况《八月五日歌》:“率土普天无不乐, 河清海晏穷寥廓。”
宋王谠《唐语林·夙慧》:“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 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亦作“河清海宴”、“河海清宴”。 明张居正《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垂衣而治,际河清海宴之期;乘鉞有虔,鼓雷厉风飞之烈。”
清纳兰性德《金山赋》:“河海清宴,中外乐康。”

河清海晏的国语词典

黄河的水清澈,大海平静没有风浪。比喻太平盛世。《孤本元明杂剧.孟母三移.第一折》:「当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河清海晏,偃武修文。」也作「海晏河清」。

河清海晏的网络释义

河清海晏 (汉语词语)

  • 河清海晏,拼音为hé qīng hǎi yàn,出自唐·郑锡《日中有王子赋》,是指黄河的水清了,大海也平静了。比喻天下太平。
  • 河清海晏的翻译

    英语: the Yellow River is clear and the sea is calm, the world is at peace (idiom)​

    河清海晏造句

    破风速箭穿插,接着又是两把染血长刀,逃过去的战士直接被河清海晏等人乱刀杀死。
    然后神魔一家,河清海晏,手撕封神榜,火焚成魔录,开创万世太平,庇护亿万众生。
    哎呀,看来我们大唐还算是河清海晏,四境的战事,想必很快就会平定下来的!
    灵帝升平六年,河清海晏,四海升平。
    相关资料显示,“九洲清晏”为圆明园最早建筑群之一,亦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坐落于圆明园西部,其名寓意河清海晏,天下升平,江山永固。
    “河清海晏,时和岁丰”河,黄河;晏,平静。
    沧海桑田,慨世代之更变;河清海晏,兆寰宇之升平。
    国家繁荣,人民安居乐业,河清海晏的日子不远了。
    “九洲清晏”为圆明园最早建筑群之一,亦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坐落于圆明园西部,其名寓意河清海晏,天下升平,江山永固。
    笑笑不说话一方乘着东风,杀得也是非常畅爽,在整个队伍频道之中,河清海晏,笑笑不说话等人手上都至少有了五条人命。
    寄托读者的希望,希望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希望河清海晏,希望清官出世杀尽贪官,希望警察智慧抓尽小偷,希望……其实,就是给读者编织一个梦。
    大清河清海晏、国富民丰、何来的战乱波动。
    可是朕不甘心,朕有生之年,还没看到河清海晏,天下一统。
    不敢,施主是朝廷一品大员,别看眼下似乎是涸辙之鲋,不久就可河清海晏。
    河清海晏盛世襄盛举,龙腾凤集鸿港兴鸿业。
    雨顺风调,愿祝天尊无量法;河清海晏,祈求万岁有余年。
    恩?文姬虽是妇道人家,但也知道也知道如今黄巾之乱已经平定,天下河清海晏,正是百废待兴之时,何来国难当头之说?
    尔可愿踏平乱世,降魔卫道,解世间生民倒悬,还天下河清海晏?
    河清海晏淡淡笑道“还是大家的努力啊。
    届时皇恩被于四海,生民熙熙向化,天下臣服,河清海晏,八荒竞凑,万国咸通;似李太江小小知县之流,便不改弦更张,收敛形迹,亦不过疥癣微疾,又何劳陛下忧心哉?

    汉字详情

    [he]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S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MNR
    四角: 311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2) 同本义

    河,河水出敦煌塞外 昆仑山,发原注海。——《说文》

    导河积石。——《书·禹贡》

    河阳之北。——《列子·汤问》

    三豕涉河。——《吕氏春秋·慎行论》

    (3) 又如:河堧(黄河河边之地);河湟(黄河与湟水);河朔(泛指黄河北岸的地方);河洛(黄河与洛水);河堑(黄河沿岸的壕沟)

    (4) 河流的通称

    南方无河也,冀州凡水大小皆谓之河。——《汉书·司马相如传》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韩信钓河曲。——《后汉书·郦炎传》

    散作满河星。——清·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河出伏流。——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鸡翼城河面。——《广东军务记》

    沿河施放。

    (5) 又如:河次(河边);河浒(河边;河畔);河畔(河滨);河津(河流的渡口);河洲(河中可居的陆地)

    (6) 天河,银河

    秋河曙耿耿。——谢元晖《诗》。注:“天汉也。”

    (7) 又如:河星(银河中的星星);河云(指银河)

    (8) 指河洲,河滨 。如: 河津(河边的渡口);河澳(河边弯曲的地面);河润(指沿河湿润之地);河濆(河边,沿河的高地)

    (9) 指河伯 。如:河公(河伯);河庭(河伯的住所)

    (10) 指河图 。如:河纪(指河图)

    英文翻译

    river; stream; yellow river

    方言集汇

    ◎ 粤语:ho4
    ◎ 客家话:[东莞腔] ho2 [陆丰腔] ho3 [梅县腔] ho2 [台湾四县腔] ho2 [客英字典] ho2 [宝安腔] ho2 [客语拼音字汇] ho2 [沙头角腔] ho2 [海陆丰腔] ho2
    ◎ 潮州话:h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歌平聲開口一等ɣɑgha/ha
    qīng [qing]
    部首: 331
    笔画: 11
    五笔: IGE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QMB
    四角: 351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2) 同本义。与“浊”相对

    沧浪之水清兮。——《孟子》

    河水清且涟猗。——《诗·魏风·伐檀》

    举身赴清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临清流而赋诗。——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发之欲其清。——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水尤清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又如:清直(河水清澈顺流貌);清波(清澈的水流);清泚(清清的河水);清涟(清澈的细水波);清活活(水清澈而流动貌);清照(清澈明亮);清悠悠(清澈明亮貌);清深(水色清澈);清酤(清圣。清酒);清雨(清净的雨);清英(清酒);清茗(清茶)

    (4) 清洁;洁净;纯洁

    京室密清。——张衡《东京赋》

    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淮南子·原道》

    身中清。——《书·微子》

    太清之始也。——《淮南子·本经》

    伏清白以死直兮。——《楚辞·离骚》

    (5) 又如:清人(纯洁的人);清交(纯洁的交情);清休(纯洁美善);清行(纯洁的品行)

    (6) 清明

    视若清明。——《礼记·玉藻》

    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荀子·解蔽》。注:“明审也。”

    (7) 又如:清化(清明的教化);清治(清明的治绩)

    (8) 清凉

    清有余也。——《吕氏春秋·有度》

    其候清切。——《素问·五常正大论》。注:“大凉也。”

    清风半夜鸣蝉。——宋· 辛弃疾《西江月》

    清风徐来。——明· 魏学洢《核舟记》

    (9) 又如:清快(清凉爽快);清风明月(清凉的风,明亮的月);清宫(清凉的宫室);清室(清凉的屋室);清软(清凉柔和)

    (10) 清冷,凄清

    渌水荡漾清猿啼。——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 柳永《雨霖铃》

    (11) 清平;太平

    当纣之时,居 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孟子·万章下》

    (12) 又如:清世(清平盛世);清夷(清平安定)

    (13) 寂静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14) 清雅高尚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

    (15) 又如:清修如鹤(指人品高洁);清立(清高特立);清抗(清高超拔)

    (16) 清白

    正直清廉而谦者,宜歌风。——《史记·乐书》

    (17) 又如:清廉(清白廉洁);清心涂胆(心地清白,肝胆可照);清洁(贞洁);清操(清白的操守);清臣(志行清白的人)

    (18) 清静;恬静

    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淮南子》

    (19) 又如:清淡天和(清净淡泊,远离尘世);清冲(恬静淡泊);清佚(清静安逸)

    (20) 清正

    清徽雅量,众议攸归。——《晋书·殷浩等传论》

    吴郡张融,清抗绝俗,虽王公贵人,视之傲如也。——《南史》

    (21) 又如:清耿耿(清正耿直);清抗(清高正直);清良(清正贤良);清忠(清正忠诚);清徽(清正的风操。高雅的谈吐);清劲(清正刚直)

    (22) 清廉

    夙夜惟寅,直哉惟清。——《书·舜典》

    少嗜学,履尚清鲠。——《新唐书·赵宗儒传》

    (23) 又如:清鲠(清廉鲠直):清俭(清廉俭朴);清头(清廉);清己(以清廉之德要求自己);清公(清廉公正)

    (24) 清香、清馨、清醇

    香远益清。——宋· 周敦颐《爱莲说》

    (25) 无余

    六月之内交清。——《广东军务记》

    (26) 清雅 。如:清微淡远(清雅深远;雅静悠远);清而不寒(清雅而不寒怆);清古(清雅古朴);清吟(清雅吟诵);清旨(清雅美好);清坐(清雅的席位)

    (27) 通“精”。纯粹

    清神生心,心生规,规生矩。——《管子·轻重己》

    其气不清则欲瞑。——《灵枢·大惑论》

    名词

    (1) 朝代名 。公元1616—1911年,满族人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所建。初名后金,1636年改为清。1644年入关,定都北京

    视清季有加。——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 滤去酒糟的甜酒

    (3) 又如:清酌庶羞(祭祀用酒和众多佳肴)

    (4) 通“圊”。粪槽,厕所

    修採清,易道路。——《荀子·王制》

    (5) 姓

    动词

    (1) 清理 。如:清定(清理考核);清宫(清理宫室);清剔(清理除去);清仓(清理仓库);清产核资(清理财产,核定资金)

    (2) 清除

    请诛晁错,以清君侧。——《汉书·晁错传》

    (3) 又如:清跸(帝王出行时清除道路,禁止行人;也作属某人管辖,不受别人侵扰的地盘,含敬意);清革(清除);清烟道

    (4) 付款结 。 如: 帐清了吗

    (5) 数 。如:清一清行李的件数

    英文翻译

    clear, pure, clean; peaceful

    方言集汇

    ◎ 粤语:ceng1 cing1
    ◎ 客家话:[陆丰腔] cin1 ciang1 [梅县腔] ciang1 cin1 [宝安腔] cin1 [东莞腔] cin1 [沙头角腔] cin1 [客语拼音字汇] qiang1 q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七情清開平聲開口三等chieng/cieng
    hǎi [hai]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TXU
    五行:
    仓颉: EOWY
    四角: 3815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2)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

    祖天地之左海也。——《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

    孙叔敖举于海。——《孟子·告子下》

    前途似海。——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半壁见海日。——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近海(靠近陆地的海域);沿海(靠海的一带);海岳(大海和山岳);海藏(大海。藏:海的总汇)

    (4) 海水

    煮海为盐。——《汉书·晁错传》

    (5) 又如:海老(海水枯竭);海望(海水逢望日涨潮的现象)

    (6) 大湖或大池 。如:洱海;里海;咸海;北海

    (7) 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故用以指僻远地区

    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尔雅·释地》

    作九夷八蛮六戎五狄、校人四海山川注:四海犹四方也。——《周礼·调人》

    (8) 又如:海北(泛指僻远的北方);海夷(边境少数民族或来自海外的外国人);海土(海内的土地);海方(犹四海。极言广远之地)

    (9) 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

    (10) 较大的器皿 。如:银海;墨海

    (11) 大口,大嘴巴

    面皮微白,海下无须。此人就是赛叔和 李怀春。—— 清· 郭小亭《济公全传》

    形容词

    (1) 很多的

    凡地大物博得皆得谓之海。——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2) 又如:那年闹霍乱,死的人海啦!东西海着哩,管你们酒足饭饱

    (3) 大的 。如:海碗;夸下海口;海灯(佛前的大型盆状油灯);海骂(大骂)

    英文翻译

    sea, ocean; maritime

    方言集汇

    ◎ 粤语:hoi2
    ◎ 客家话:[陆丰腔] hoi3 [梅县腔] hoi3 [沙头角腔] hoi3 [宝安腔] hoi3 [海陆丰腔] hoi3 [东莞腔] hoi3 [台湾四县腔] hoi3 [客英字典] hoi3 [客语拼音字汇] hoi3
    ◎ 潮州话:ha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改上聲開口一等xɒihaix/xoj
    yàn [yan]
    部首: 429
    笔画: 10
    五笔: JPV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AJV
    四角: 6040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日,安声。本义:晴朗)

    (2) 同本义

    晏,天清也。——《说文》

    晏,明也。——《小尔雅》

    于是天清日晏。——杨雄《羽猎赋》。注:“无云之处也。”

    鶤日知晏阴蜡知雨。——《淮南子·缪称》。注:“无云也。”

    日出清济为晏。——《汉书·郊祀志上集》注

    (3) 又如:晏日(晴天);晏阴(晴阴);晏温(天气晴暖)

    (4) 通“安”( ān)。平静;安逸

    以定晏阴之所成。——《礼记·月令》。注:“安也。阴称,晏。”

    而海内晏如。——《汉书·诸侯王表》。注:“安然也。”

    言笑晏晏。——《诗·卫风·氓》

    河清海晏,大德宽仁。——《西游记》

    (5) 又如:晏安(平静;安逸);晏如(安坐;闲坐);晏居(闲居;安居);晏室(闲居之室;私室)

    (6) 通“旰”( gàn)。迟

    冉子退潮,子曰:“何晏也?”。——《论语·子路》。皇疏:“晏,晚也。”

    二子待君,曰晏。——《吕氏春秋·慎小》。高诱注:“晏,暮也。”

    及年岁之未晏兮。——《楚辞·离骚》

    你们今天怎么回来得这样晏?——巴金《家》

    (7) 又如:晏眠(迟睡);晏然(迟迟;迟缓的样子);晏灯(长明灯;终夜不熄的灯)

    (8) 通“安”( ān)。温和;和柔

    言笑晏晏,信誓旦旦。——《诗·卫风·氓》。传:“晏晏,和柔也。”

    粲也晏也。——扬雄《法言·孝至》。 李轨注:“晏,和柔。”

    冻登赤天,晏入玄泉。——汉· 扬雄《太玄》

    (9) 又如:晏阴(柔和之阴,微阴)

    (10) 鲜艳;华美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诗·郑风·羔裘》

    (11) 又如:晏灿(明朗)

    英文翻译

    peaceful, quiet; clear; late in the day

    方言集汇

    ◎ 粤语:aan3 ngaan3
    ◎ 客家话:[东莞腔] ngan5 [客语拼音字汇] an4 ngan1 yan4 [海陆丰腔] on5 [梅县腔] on5 [台湾四县腔] on5 [客英字典] on5 [宝安腔] jen5 a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八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烏旰去聲開口一等ʔɑnqanh/ann

    河清海晏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