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汉

hé hàn [ he han]
繁体 河漢
注音 ㄏㄜˊ ㄏㄢˋ

词语释义

河汉 héhàn

(1) 银河

the Milky Way

(2) 比喻浮夸而不可信的空话,转指不相信或忽视某人的话

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庄子·逍遥游》
empty talk

词语解释

  1. 黄河 与 汉水 的并称。

    《庄子·齐物论》:“ 王倪 曰:‘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 河 汉 沍而不能寒。’” 南朝 梁 江淹 《被黜为吴兴令辞笺诣建平王》:“濯以 河 汉 之流,曝以秋阳之景。”

  2. 指银河。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河汉清且浅,相去復几许。” 南朝 梁 沉约 《夜夜曲》之一:“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復直。”《秦併六国平话》卷上:“只见星沉河汉,日出扶桑。” 清 陈梦雷 《明月何皎皎》诗:“河汉已西逝,北斗忽低昂。”

  3. 比喻博大精深的事物。

    汉 王充 《论衡·案书》:“ 汉 作书者多, 司马子长 、 扬子云 , 河 汉 也,其餘 涇 渭 也。” 南朝 梁 刘孝标 《辨命论》:“夫圣人之言,显而晦,微而婉,幽远而难闻, 河 汉 而不测。”

  4. 《庄子·逍遥游》:“ 肩吾 问於 连叔 曰:‘吾闻言於 接舆 ,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 成玄英 疏:“犹如上天河汉,迢递清高,寻其源流,略无穷极也。”后因以“河汉”比喻言论夸诞迂阔、不切实际。转指不相信或忽视(某人的话)。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谢公 云:‘贤圣去人,其间亦邇。’子姪未之许。公叹曰:‘若 郗超 闻此语,必不至河汉。’” 唐 刘知几 《史通·申左》:“当 秦 汉 之世,《左氏》未行,遂使五经、杂史、百家诸子,其言河汉,无所遵凭。”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陆放翁诗》:“试平心以两家诗比较,当不河汉其言矣。” 清 王韬 《中国自有常尊》:“势无陂而不平,道无往而不復,观诸上古之迹,验诸近今之事,当不河汉乎斯言。” 陈以益 《男尊女卑与贤母良妻》:“然今 日本 固儼然世界一等国也,读者能勿河汉余言乎?” 鲁迅 《热风·儿歌的‘反动’》:“ 胡先生 夙擅改削,当不以鄙言为河汉也。”

引证解释

⒈ 黄河与汉水的并称。

《庄子·齐物论》:“王倪曰:‘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 河汉沍而不能寒。’”
南朝梁江淹《被黜为吴兴令辞笺诣建平王》:“濯以河汉之流,曝以秋阳之景。”

⒉ 指银河。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河汉清且浅,相去復几许。”
南朝梁沉约《夜夜曲》之一:“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復直。”
《秦併六国平话》卷上:“只见星沉河汉,日出扶桑。”
清陈梦雷《明月何皎皎》诗:“河汉已西逝,北斗忽低昂。”

⒊ 比喻博大精深的事物。

汉王充《论衡·案书》:“汉作书者多, 司马子长、扬子云,河汉也,其餘涇渭也。”
南朝梁刘孝标《辨命论》:“夫圣人之言,显而晦,微而婉,幽远而难闻, 河汉而不测。”

⒋ 后因以“河汉”比喻言论夸诞迂阔、不切实际。转指不相信或忽视(某人的话)。

《庄子·逍遥游》:“肩吾问於连叔曰:‘吾闻言於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
成玄英疏:“犹如上天河汉,迢递清高,寻其源流,略无穷极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公云:‘贤圣去人,其间亦邇。’子姪未之许。公叹曰:‘若郗超闻此语,必不至河汉。’”
唐刘知几《史通·申左》:“当秦汉之世,《左氏》未行,遂使五经、杂史、百家诸子,其言河汉,无所遵凭。”
清赵翼《瓯北诗话·陆放翁诗》:“试平心以两家诗比较,当不河汉其言矣。”
清王韬《中国自有常尊》:“势无陂而不平,道无往而不復,观诸上古之迹,验诸近今之事,当不河汉乎斯言。”
陈以益《男尊女卑与贤母良妻》:“然今日本固儼然世界一等国也,读者能勿河汉余言乎?”
鲁迅《热风·儿歌的‘反动’》:“胡先生夙擅改削,当不以鄙言为河汉也。”

河汉的国语词典

黄河和汉水。

河汉的网络释义

河汉 (词语)

  • 河汉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hé hàn,指银河;比喻浮夸而不可信的空话,转指不相信或忽视(某人的话);比喻博大精深的事物。
  • 河汉造句

    把群众意见当作河汉斯言是做不好工作的。
    江淮河汉今属谁?红旗十月满天飞。
    地球是个足球场,南北半球是中场。楚河汉界走赤道,南北两极攻守忙。风云再起谁称王?各亮绝活逞胜场。顶极赛事已登场,精彩瞬间共珍藏!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刘邦?听说过,楚河汉界,鸿门宴嘛!以前有个游僧经常和俺师傅下象棋,俺在旁边也听过一些楚汉传奇,但俺印象比较深的还是楚霸王顶羽。
    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
    茫茫禹域,来日大难,吾人尚不以劣败自甘,司教育者与夫受教育者,其速自觉觉人,慎毋河汉吾言,以常见虚文自蔽也。
    犹河汉而无极也,不近人情焉。
    是故,言及河流,中国自古有“江淮河汉”之说。
    绝顶参差千嶂列,不知空水相浮。下临湖海见三州。落霞横暮景,为客小迟留。卷尽微云天更阔,此行不负清秋。忽惊河汉近人流。青霄元有路,一笑倚琼楼。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当新武汉人聚在一起,武昌伢骄傲地谈起楚河汉街、鲁巷新貌,汉口伢牛气地说起武广商圈后湖新城,汉阳伢如何应对嘿嘿,还好,我们有王家湾。
    我俩相对无言,千般相思万般思念都压在心头,就如‘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牵牛星和河汉女。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这象棋的每一步都包含着军略,真是神物啊,‘楚河汉界’?难道尧儿真的是高祖派来拯救大汉?果然是天生王者啊!!!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象棋班里,小朋友们在楚河汉界两端“杀”得难解难分;弓步、左冲拳、右劈掌……武术班里,小朋友们挥拳踢腿,练得不亦乐乎。
    世有通人留心治术者,当不河汉斯言。
    至此张广元日日欢饮游玩与那九曜星、五方将、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汉群神,俱只以弟兄相待,彼此称呼。

    汉字详情

    [he]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S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MNR
    四角: 311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2) 同本义

    河,河水出敦煌塞外 昆仑山,发原注海。——《说文》

    导河积石。——《书·禹贡》

    河阳之北。——《列子·汤问》

    三豕涉河。——《吕氏春秋·慎行论》

    (3) 又如:河堧(黄河河边之地);河湟(黄河与湟水);河朔(泛指黄河北岸的地方);河洛(黄河与洛水);河堑(黄河沿岸的壕沟)

    (4) 河流的通称

    南方无河也,冀州凡水大小皆谓之河。——《汉书·司马相如传》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韩信钓河曲。——《后汉书·郦炎传》

    散作满河星。——清·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河出伏流。——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鸡翼城河面。——《广东军务记》

    沿河施放。

    (5) 又如:河次(河边);河浒(河边;河畔);河畔(河滨);河津(河流的渡口);河洲(河中可居的陆地)

    (6) 天河,银河

    秋河曙耿耿。——谢元晖《诗》。注:“天汉也。”

    (7) 又如:河星(银河中的星星);河云(指银河)

    (8) 指河洲,河滨 。如: 河津(河边的渡口);河澳(河边弯曲的地面);河润(指沿河湿润之地);河濆(河边,沿河的高地)

    (9) 指河伯 。如:河公(河伯);河庭(河伯的住所)

    (10) 指河图 。如:河纪(指河图)

    英文翻译

    river; stream; yellow river

    方言集汇

    ◎ 粤语:ho4
    ◎ 客家话:[东莞腔] ho2 [陆丰腔] ho3 [梅县腔] ho2 [台湾四县腔] ho2 [客英字典] ho2 [宝安腔] ho2 [客语拼音字汇] ho2 [沙头角腔] ho2 [海陆丰腔] ho2
    ◎ 潮州话:h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歌平聲開口一等ɣɑgha/ha
    hàn [han]
    部首: 331
    笔画: 5
    五笔: ICY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E
    四角: 371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難(省去隹)声。音熯。本义:水名。即汉水)

    (2) 同本义,又叫汉江,长江的最大支流

    汉, 汉水也。上流曰漾。——《说文》

    徐偃王处 汉东。——《韩非子·五蠹》

    达于汉阴。——《列子·汤问》

    汉之阴。

    收众汉南。——《资治通鉴》

    (3) 又如:汉女(传说中的汉水女神);汉津(汉水);汉阴(汉水南岸。水南岸背太阳叫阴,水北岸面太阳叫阳);汉渚(汉水水边;汉水)

    (4) 银河。也称云汉、银汉、天汉

    星汉灿烂。——曹操《步出门夏门行》

    (5) 又如:汉沂(银河边);汉清(即清汉,天河)

    (6) 朝代名,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共历24帝,统治406年

    匈奴留 汉使。——《汉书·李广苏建传》

    不知有汉。——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其实汉贼。——《资治通鉴》

    废汉自立。

    (7) 又如:汉宇(汉室。指汉朝。也称汉家);汉军(汉朝的军队;元、清时称以汉人编成的军队);汉风(汉代的威风或诗风);汉唐(汉代和唐代。因两代的文治武功都很盛,故常常并称)

    (8) 民族名。汉族的简称 。如:汉民族(即汉族);汉礼(汉族礼仪)

    (9) 汉族人 。如:汉军旗(汉族依照满洲兵制编入汉军各旗的人);汉旅(汉人军队);汉儿(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对汉人的称呼)

    (10) 男子的俗称 。如:醉汉(喝醉了的男子);单身汉(没有妻子的人);莽汉(粗鲁冒失的男子);老汉;壮汉

    (11) 国名

    (12) (公元 221—263)三国之一。史称季汉,又称蜀汉。刘备所建

    (13) (公元 304—329)东晋十六国之一。西晋时刘渊称汉,后改为赵,史称前赵

    (14) (公元311—347)东晋十六国之一。西晋时李雄称帝,国号成,至李寿时,改号为汉,史称成汉,也称后蜀

    (15) (公元917—971)五代十国之一。刘隐称帝,国号汉,史称南汉

    英文翻译

    Chinese people; Chinese language

    方言集汇

    ◎ 粤语:hon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