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底

hé dǐ [ he di]
注音 ㄏㄜˊ ㄉ一ˇ

词语释义

河底 hédǐ

(1) 河床的底部

river bottom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river bottom] 河床的底部 河底镇位于太行山脉刘备山北麓,民国前属平定州,古称“青龙镇”,历史上就是州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和商品集散之地。阳盂公路和207 国道、苇滴公路横穿镇域,京昆高速、阳五高速交汇过境,交通十分便利。镇政府所在地为河底,距市区 20 公里,距区政府驻10公里,全镇所辖 32 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 102.23 平方公里,总户数为 17984 户,总人口为 5. 01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2万人,非农业人口1.29万人,属于阳泉市郊区第二大镇。河底村2000余户8000余人(其中农业人口5000余人),总面积6.3平方公里,村落面积4平方公里。近年来,该村大力实施“经济富村、文明兴村…

河底的网络释义

河底

  • 河底是指的是在河流底部的河床部分,在和上面会一种栖息着各种生物,尤其以底栖藻类为主,它们附着在河床、湖泊与水库沿岸的石头、大型植物或者苔藓等基质上。近年来有关河底的防护工作有很多。
  • 河底造句

    河底被硬衬,水泥砌了两岸的河段,死气沉沉的水面漂浮着脏物,发出难闻的味道。
    我们之间就像隔着一条河,他在河底看我,一清二楚,我在河岸看他,一无所知。
    河水并不深,可是水势湍急,漩涡很多,河底陷沙暗伏。
    河水里,沉寂了一冬的麦穗鱼、唧咕拉子鱼和沙钻鱼,成群结队,或游戏于河底,或水里的苲草和青苔之中。
    他指着江水说,宝塔湾看着平静,实际上水下暗流涌动,河底都是锅底状的陡坡,人在水中游走一旦踩空十分危险。
    爱情犹如一条长河,在汇集各个支流的同时,它的河湘江越来越宽,河底越来越深不可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这河底,出现了什么妖怪,居然不惧天谴,下足了数十天的大雨。
    冬天一到,河面已经完全冰化,要是河底里的河水却奔腾不息的流动着。
    右线隧道成功穿越海河后,左线隧道也将于近日开始从西岸向东岸穿越海河,左右两线隧道错时穿越是为了减少河底泥土的沉降系数,保证施工安全。
    喂,北边,是那边?那个女人说沿着河走,是沿着河边走,还是沿着河底走?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缓缓流淌、清澈见底,宽约百米的唐河,这里的水可真清澈,几乎可以数清河底的鹅卵石。那些成群的小鱼儿游来游去,自由自在的寻食着它们的美味佳肴,徜徉在属于它们的国度里,心无旁鹜,惬意极了。
    河水是寂静如常的,小风把河水皱着极细的波浪。月光在河水上边并不像在海水上边闪着一片一片的金光,而是月亮落到河底里去了,似乎那渔船上的人,伸手可以把月亮拿到船上来似的。
    流年似水,逝者如斯。躺在岁月的河底,看着落叶、浮木、空玻璃瓶一样一样地从身边漂过,我睁着空洞的眼神,却无能无力。
    山伯挥手让人放下滑竿,挣扎着起身往前走,被人搀扶着下到河底,察看砂石长出的异状。
    突然之间,水府一阵晃动,河底淤泥被搅动,朝水府涌来,鲤鱼精还未说完就一个跟头栽倒,顺着台阶滚了下去,摔得头昏眼花,好不痛苦。
    此河名曰七彩冥河,若是叶兄对此感兴趣,还可以破开界壁,进入河底修行,对身体大有裨益。
    罗涛忍着双眼的胀痛仍在不停地寻找,村民们也只见他一次又一次地浮上来换口气,再一次一次潜入河底。
    北乔治亚的山麓区域,地势迤逦而下,所以被开作无数的曲线,以免那肥沃的泥土被冲进河底里去。
    小河的水湍流不息,日夜流淌,清澈见底,站在河边可以看到河底的砂石。我经常在这里享受春风的吹拂,感到身心轻松,可快乐啦!
    清水河,滔滔河水,波澜壮阔,一望无涯,彷如一条巨龙盘踞在河底。

    汉字详情

    [he]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S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MNR
    四角: 311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2) 同本义

    河,河水出敦煌塞外 昆仑山,发原注海。——《说文》

    导河积石。——《书·禹贡》

    河阳之北。——《列子·汤问》

    三豕涉河。——《吕氏春秋·慎行论》

    (3) 又如:河堧(黄河河边之地);河湟(黄河与湟水);河朔(泛指黄河北岸的地方);河洛(黄河与洛水);河堑(黄河沿岸的壕沟)

    (4) 河流的通称

    南方无河也,冀州凡水大小皆谓之河。——《汉书·司马相如传》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韩信钓河曲。——《后汉书·郦炎传》

    散作满河星。——清·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河出伏流。——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鸡翼城河面。——《广东军务记》

    沿河施放。

    (5) 又如:河次(河边);河浒(河边;河畔);河畔(河滨);河津(河流的渡口);河洲(河中可居的陆地)

    (6) 天河,银河

    秋河曙耿耿。——谢元晖《诗》。注:“天汉也。”

    (7) 又如:河星(银河中的星星);河云(指银河)

    (8) 指河洲,河滨 。如: 河津(河边的渡口);河澳(河边弯曲的地面);河润(指沿河湿润之地);河濆(河边,沿河的高地)

    (9) 指河伯 。如:河公(河伯);河庭(河伯的住所)

    (10) 指河图 。如:河纪(指河图)

    英文翻译

    river; stream; yellow river

    方言集汇

    ◎ 粤语:ho4
    ◎ 客家话:[东莞腔] ho2 [陆丰腔] ho3 [梅县腔] ho2 [台湾四县腔] ho2 [客英字典] ho2 [宝安腔] ho2 [客语拼音字汇] ho2 [沙头角腔] ho2 [海陆丰腔] ho2
    ◎ 潮州话:h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歌平聲開口一等ɣɑgha/ha
    dǐ,de [di,de]
    部首: 314
    笔画: 8
    五笔: YQA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HPM
    四角: 00242

    详细解释

    de

    (1) “底”在五四时期至三十年代用于领属关系,现已不用

    (2)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广( yǎn),氐( )声。本义:止住;停滞)

    (2) 同本义

    底,止居也。——《说文》

    勿使有壅蔽湫底。——《左传·昭公元年》

    (3) 又

    底禄以德。

    有所底止。——《左传·宣公三年》

    盟以底信。——《左传·昭公十三年》

    戾久将底。——《国语·晋语》

    (4) 又如:底止(结局);底着(停滞;滞留);底遏(遏止);底滞(滞留)

    (5) 隐藏 。如:底伏(隐伏)

    (6) 达到 。如:底定(稳定,平定);底豫(由不悦变成欢乐);底平(底定);底成(取得成功)

    (7) 引致 。如:底力(致力;尽力);底服(致使臣服)

    (8) 磨砺 。如:底厉(砥砺。指磨石);底兵(磨砺兵器)

    名词

    (1) 最下面,底端

    底,一曰下也。——《说文》

    实惟无底之谷。——《列子·汤问》

    则言黄泉之底。——《淮南子·脩务》

    清澈见底。——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全石以为底。——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2) 如:鞋底;箱底;桶底。引申为下层,下面。如:底下人(仆役);底土层;底冰

    (3) 底子;基础 。如:底簟(根基,基础);底下书(指学有根底的著作)

    (4) 草图、草案、草稿、预备性或试验性的略图或文本 。如:底样

    (5) 底细;内情 。又如:底里(内幕,内情;详细);底脚(底细;住址);底脚里人儿(内线人物)

    (6) 引申为尽头;末尾 。如:年底;月底;底极(终点;终极)

    (7) 几何图形的基线或基面 。如:圆锥的底

    (8) 文物,史料,以永久性形式保存下来的证据、知识或资料 。如:留个底儿

    (9) 构成观察或体验事物的背景的那些自然、物理或物质条件 。如:白底红花

    代词

    (1) 疑问代词。何,什么

    底处飞双燕,衔泥上药栏。——宋范成大《双燕》

    (2) 又如:底作(何为,干什么);底事(何事);底物(何物);底处(何处);底许(几许,多少)

    (3) 指示代词。此,这 。如:底事(此事)

    副词

    (1) 尽;极 。如:底发(尽量发出);底烦(愁闷之至)

    (2) 的确;确实 。如:底确(定准)

    (3) 另见 de

    英文翻译

    bottom, underneath, underside

    方言集汇

    ◎ 粤语:dai2
    ◎ 客家话:[陆丰腔] dai3 [客英字典] dai3 gi3 te3 [台湾四县腔] dai3 di3 [梅县腔] dai3 [东莞腔] dai3 [客语拼音字汇] dai3 di1 [宝安腔] dai3 [沙头角腔] dai3 [海陆丰腔] dai3 di3
    ◎ 潮州话:doi2 di2(tói tí) di1(t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一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都禮齊開上聲開口四等tieitex/te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