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灭
词语释义
沦灭
(1) 消亡;沉没
词语解释
沉没。
汉 马融 《广成颂》:“渀薄汾橈,沦灭潭渊。”
灭亡。
《南史·梁纪上·武帝上》:“ 建康城 内不达天命,自取沦灭。”《隋书·王世积传》:“吾辈俱 周 之臣子,社稷沦灭,其若之何?” 鲁迅 《华盖集续编·“死地”》:“先烈的‘死’是后人的‘生’的唯一的灵药,但倘在不再觉得沉重的民族里,却不过是压得一同沦灭的东西。”
消失;埋没。
《宋书·乐志一》:“今乐曲沦灭,知音世希。” 宋 苏轼 《屈原塔》诗:“南宾旧属 楚 ,山上有遗塔,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宋 叶适 《通直郎致仕总干黄公行状》:“士不遇,巖栖谷隐,姓名沦灭。”
引证解释
⒈ 沉没。
引汉马融《广成颂》:“渀薄汾橈,沦灭潭渊。”
⒉ 灭亡。
引《南史·梁纪上·武帝上》:“建康城内不达天命,自取沦灭。”
《隋书·王世积传》:“吾辈俱周之臣子,社稷沦灭,其若之何?”
鲁迅《华盖集续编·“死地”》:“先烈的‘死’是后人的‘生’的唯一的灵药,但倘在不再觉得沉重的民族里,却不过是压得一同沦灭的东西。”
⒊ 消失;埋没。
引《宋书·乐志一》:“今乐曲沦灭,知音世希。”
宋苏轼《屈原塔》诗:“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宋叶适《通直郎致仕总干黄公行状》:“士不遇,巖栖谷隐,姓名沦灭。”
沦灭的网络释义
沦灭
沦灭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仑(
)声。本义:水起微波)(2) 同本义
沦,小波为沦。——《说文》
河水清且沦猗。——《诗·魏风·伐檀》。传:“小风水成文转如轮也。”
从流而风曰沦。沦,文貌。”
(3) 沉沦;没落
沦,渍也。——《广雅》
沦于不测。——《淮南子·精神》。注:“入也。”
微霜降而下沦兮。——《楚辞·远游》
韩公沦卖药。—— 江淹《杂体诗》
(4) 又如:沦化(变化;沦落);沦降(沦落);沦倾(陷落);沦滞(陷入苦境)
(5) 灭亡;丧亡
沦,一曰没也。——《说文》
今殷其沦丧。——《书·微子》
沦胥以铺。——《诗·小雅·雨无止》
无沦胥以亡。——《诗·大雅·抑》
(6) 又如:沦翳(衰亡消失);沦坠(沦亡,消灭);沦替(没落衰微);沦殁(死亡);沦佚(沦没散失);沦溺(沉没;淹没)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罗温5(轮)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威(
)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2) 同本义
灭,尽也。——《说文》
灭,绝也。——《尔雅·释诂》
国之灭亡无日矣。——《礼记·乐记》
家有既亡,国有既灭。——《谷梁传·襄公六年》
以小畜大灭。——《吕氏春秋·情势》
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 苏洵《六国论》
秦皇灭典,亦造仙诗——《文心雕龙·明诗》
灭韩亡 魏。——《战国策·魏策》
(3) 又如:灭于绛;一朝而灭;灭亲(断绝亲族间的关系);灭户(全家皆死,宗嗣断绝);消灭(使消灭;除掉;灭亡);毁灭(摧毁消灭);灭夷(消灭);灭劫(毁灭的灾难)
(4) 消失,隐没
何(荷)校(木枷)灭耳。——杜甫《戏为六绝句》
尔曹身与名俱灭。
(5) 又如:灭抹(埋没);灭名(名誉尽失);灭身(丧身,毁灭自身);灭没(湮没;隐没);灭景(隐没形影,指隐居)
(6) 熄灭
火不灭。——唐· 杜牧《阿房宫赋》
(7) 又如:灭却(熄灭);灭息(熄灭)
(8) 淹没
过涉灭顶。——《易·大过》
(9) 涂抹改动 。如:灭刺(让名刺上的字迹消隐,指不愿投刺干谒);灭青(指古代用刀削改竹简上的字句)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mig8(mîk) [揭阳]mêg8 [潮阳]miag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