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泣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流泪。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刎血相视。” 唐 贾岛 《重酬姚少府》诗:“欺暗少此怀,自明曾沥泣。”
引证解释
⒈ 流泪。
引南朝梁江淹《别赋》:“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刎血相视。”
唐贾岛《重酬姚少府》诗:“欺暗少此怀,自明曾沥泣。”
沥泣的网络释义
沥泣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歷声。字又作“砯”,从石从水会意。本义:踩着石头过河)
(2) 水、泪、酒等液体下滴
动滴沥以成响,殷雷应其若警。——汉·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以杓酌油沥之。——宋· 欧阳修《归田录》
(3) 又如:沥血(刺破皮肤使滴血,以发誓、表竭诚或作祭祀);沥液(水滴);沥滴(水下滴)
(4) 竭尽(如自己的)全力 。如:沥恳(竭尽诚心);沥款(竭诚);沥诚(竭尽诚心);沥肠(披露心肠)
(5) 从毛孔或裂缝小口慢慢流出 。如:沥酒(滤酒);沥泣(流泪);沥液(细微的水流)
(6) 倾洒 。如:沥洒(洒酒于地,表示祝愿或起誓);沥觞(倾杯洒酒)
名词
球形或椭球形体的滴液 。如:余沥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lêh8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立声。本义:无声或低声地哭)
(2) 同本义
持其踵为之泣。——《战国策·赵策》
如闻泣幽咽。——唐· 杜甫《石壕吏》诗
连拜且泣。——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太监泣别。——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3) 又如:泣励(哭着激励);泣詈(边哭边骂);泣血捶膺(形容悲痛欲绝的样子);泣血(无声痛哭,泪如血涌);泣别(流泪告别)
(4) 哭 。如:泣歧(见歧路有所感伤而哭泣);泣荆(因遗失荆钗而哭泣。比喻留恋旧物,顾念旧情)
名词
眼泪
泣下沾衿。——《汉书·李广苏建传》
座中泣下谁最多。——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泣下沾襟。——宋· 欧阳修《伶官传(序)》
因泣下。——清· 张廷玉《明史》
泣涕(泣泪。眼泪);饮泣(含忍眼泪,形容极其悲痛)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kip7 [沙头角腔] lip7 [客语拼音字汇] kib5 [宝安腔] kip7 [客英字典] kip7 hip7 [台湾四县腔] kip7 hip7 [东莞腔] lip8 [海陆丰腔] kip7 hip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泣 | 去急 | 溪 | 緝B | 入聲 | 緝 | 開口三等 | 深 | 侵B | kʰĭĕp | khip/qy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