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浍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泛指田间水道。浍,田间水渠。
《孟子·离娄下》:“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荀子·王制》:“脩隄梁,通沟澮,行水潦,安水臧,以时决塞。” 杨倞 注:“沟澮,皆所以通水。《周礼》:‘十夫之田有沟,沟上有畛。千夫有澮,澮上有道。’ 郑 云:‘沟,广深各四尺。澮,广二寻,深二仞也。’” 汉 张衡 《南都赋》:“沟澮脉连,隄塍相輑。” 唐 戴叔伦 《喜雨》诗:“田家共欢笑,沟澮亦已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雷曹》:“时久旱,十里外,雨仅盈指,独 乐 里沟澮皆满。”
借指荒野。
《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昔者, 伯夷 、 叔齐 死於沟澮之间,其仁成名於天下。” 章炳麟 《哀山东赋》:“驱丁男以负儋兮,老弱转于沟澮。”
引证解释
⒈ 泛指田间水道。浍,田间水渠。
引《孟子·离娄下》:“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荀子·王制》:“脩隄梁,通沟澮,行水潦,安水臧,以时决塞。”
杨倞注:“沟澮,皆所以通水。 《周礼》:‘十夫之田有沟,沟上有畛。千夫有澮,澮上有道。’ 郑云:‘沟,广深各四尺。澮,广二寻,深二仞也。’”
汉张衡《南都赋》:“沟澮脉连,隄塍相輑。”
唐戴叔伦《喜雨》诗:“田家共欢笑,沟澮亦已深。”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雷曹》:“时久旱,十里外,雨仅盈指,独乐里沟澮皆满。”
⒉ 借指荒野。
引《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昔者, 伯夷、叔齐死於沟澮之间,其仁成名於天下。”
章炳麟《哀山东赋》:“驱丁男以负儋兮,老弱转于沟澮。”
沟浍的网络释义
沟浍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冓(
)声。本义:田间水道)(2) 同本义
沟,水渎,广四尺,深四尺。——《说文》
九夫为井,井间广四尺、深四尺,谓之沟。——《考工记·匠人》
十夫有沟,沟上有畛。——《周礼·遂人》
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孟子·离娄下》
(3) 又如:沟洫(沟浍。田间水道与沟渠);沟洫(田间水道);沟塍(沟渠和田埂)
(4) 泛指水道
水注谷曰沟。——《尔雅》
血流入沟中。——《汉书·刘尾氂传》
鲁以五月起众为长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兵法曰:“丈五之沟,渐车之水。——晁错《言兵事疏》
(5) 又如:一沟死水;阴沟;万丈深沟;沟中瘠(指死于沟壑之人);沟防(沟渠和堤防);沟沿(沟渠的边岸)
(6) 护城河
城郭不辨,沟池不拑。——《荀子·议兵》
楚方域以为城, 江汉以为沟。——《史记·齐太公世家》
(7) 又如:沟郭(城壕。即护城河与城郭);沟门(营门,因旧时军营前有沟);沟池(城壕。即护城河)
(8) 人工挖掘的战壕 。如:沟墉(城壕与城墙);沟垒(战壕与堡垒);沟隍(没有水的城壕);交通沟
动词
(1) 挖沟
钩,沟也,既割去垄上草,又辟其土,以壅苗根,使垄下为沟受水潦也。——《释名》
(2) 又如:沟贯(沟通贯穿谓通晓);沟封(筑沟洫封疆,以划分疆界)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gau1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huì
名词
(1) 河名,浍河 。源出河南省,流经安徽省北部,上游为东沙河和包河,在临涣汇合后,向东南流经固镇、边城,又向东流至五河县北与沱河汇合,最后流注洪泽湖
(2) 另见
kuài
名词
(1) (形声。从水,会声。(
)本义:水名。也称浍河。源出河南省,流入安徽省) 田的排水沟以浍写水。——《周礼·稻人》。注:“田尾去水大沟。”
而深山卡谷之水,四面而出,沟渠浍川,十百相通。——宋· 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哥歪3(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