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匙

tāng chí [tang chi]
繁体 湯匙
注音 ㄊㄤ ㄔ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汤匙 tāngchí

(1) 餐具。舀汤的小勺

soupspoon;tablespoon

词语解释

  1. 餐具。舀汤的小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早有当差的送上一份汤匙刀叉。”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九章:“ 阿划 倒了一碗温开水,拌了盐端来,用把断汤匙喂他母亲喝水。”

引证解释

⒈ 餐具。舀汤的小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早有当差的送上一份汤匙刀叉。”
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九章:“阿划倒了一碗温开水,拌了盐端来,用把断汤匙喂他母亲喝水。”

汤匙的国语词典

饮食时用来舀汤的器具。

汤匙的网络释义

汤匙

  • 汤匙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tāng chí,指餐具。舀汤的小勺。语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早有当差的送上一份汤匙刀叉。”
  • 汤匙造句

    他用汤匙如饥似渴地把汤喝完后,又转回头来再要一点。
    汤匙应留在汤碗中,或放在碟子上。
    下油二汤匙,加调味及粉丝、冬菇、笋、木耳、银耳、面筋煮滚,埋芡即可。
    然后小小熊看了他的,麦片粥碗里有汤匙,但是麦片粥都不见了!
    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每餐后一定清洗自己的筷子与汤匙。
    单手操作容易,这些独特的设计可调汤匙意味着他们可以同时测量干燥和液体成分。
    每位教母面前都放置了一个华丽的金盒,里面是一副镶嵌了钻石和红宝石的纯金的汤匙、刀和叉。
    将一汤匙牛奶与一汤匙的磨碎燕麦加水调匀成浆状,涂在脸上轻轻打圈后清洗干净即可。
    可想而知,衔着金汤匙出生的小少爷自幼如何得宠,也偏生他长得粉妆玉砌,格外讨人喜欢。
    鲍勃:请致电斯特拉问她,带她从店里的这些东西:六汤匙新鲜荷兰豆,蓝纹奶酪厚砖,也许是她的弟弟鲍勃的小吃。
    筷子与汤匙可放在专用的座子上,或放在纸套中。
    在广东潮汕地区,至今仍有新郎新娘入洞房时要喝桂圆汤的风俗,但吃桂圆不用汤匙,要用红筷子,意思是“快生贵子”。
    在你房子周围找一些旧汤匙,被子,茶罐等。
    如喉痛伴随感冒或者流感,可将四分之一杯的苹果醋混合四分之一杯的蜂蜜,每四小时服用一大汤匙。
    将龙眼肉加冰糖熬制成“玉灵膏”,每天早晚冲服一汤匙,简单方便易于保存。
    蜜蜂是十分高效的飞行家,从理论上说,一汤匙蜂蜜足够供其绕地球飞行一圈。
    长期用汤匙喂我们教给我们的只是匙子的形状,别无其他。
    紫瓷盘,盛鱼翅,一盘熟鱼翅,一盘生鱼翅。迟小池拿了一把瓷汤匙,要吃清蒸美鱼翅。一口鱼翅刚到嘴,鱼刺刺进齿缝里,疼得小池拍腿挠牙齿。
    首先,大多数人都使用汤匙或红色廉价塑胶铲,这样是不可能挖穿地球的。
    龙眼可以制成简单易行的小饮品,将龙眼肉加冰糖熬制成“玉灵膏”,每天早晚冲服一汤匙,既简单方便又易于保存。

    汉字详情

    tāng,shāng [tang,shang]
    部首: 331
    笔画: 6
    五笔: INRT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ENSH
    四角: 37127

    详细解释

    shāng

    (1)〔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如“河水汤汤”,“浩浩汤汤”。

    (2)(湯)

    (2) 另见 tāng

    tāng

    名词

    (1) (形声。从水,昜( yáng)声。本义:热水;开水)

    (2) 同本义

    汤,热水也。——《说文》

    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

    薪火水汤以济之。——《墨子·备梯》

    日中如探汤。——《列子·汤问》

    踔出汤中。——晋· 干宝《搜神记》

    王头随堕汤中。

    分其汤肉葬之。

    (3) 又如:汤羊(经过开水处理的整只羊);汤火(滚水与烈火);汤炭(滚水与炭火);汤婆子(充以热水放在被中取暖的铜制扁圆形容器);汤浴(洗热水澡)

    (4) 菜汤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唐· 王建《新嫁娘》

    (5) 又如:汤脚(剩汤);汤玉(汤饼);汤饭

    (6) 把草药放在水里熬得的液态药剂 。如:汤粥(汤药和稀饭);汤散(汤药和散剂);汤引(药引子)

    (7) 饮料 。如:汤点(茶点);汤神(煮茶技艺高超的人);汤瓶(煮茶水用的瓶);汤茗(茶水)

    (8) 汤池,护城河

    金汤失险,车书共道。——《后汉书》

    (9) 商朝的开国之君 。又称成汤、成唐、武汤、武王、天乙等。如:汤武之道(指商汤与周武王讨伐暴君之事);汤鼎(商汤时所铸之鼎);汤刑(商汤制定的刑法);汤武(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

    (10) 古州名

    (11) 唐置,辖境在今越南的凉山、朗高、鸿基之间的地区

    (12) 唐勃海置,金废。故治在今辽宁省辽中县东北

    (13) 山名

    (14) 在北京市昌平县东,有大小二汤山。大汤山三峰并峙。小汤山南有温泉

    (15) 在南京市东,有温泉,建有浴池,为疗养地

    (16) 温泉 。如:汤井(汤泉,温泉);汤殿(温泉浴室);汤池(温泉浴池)

    (17) 姓

    (18) 另见 shāng;tàng

    tàng

    动词

    (1) 通“烫”。加热

    疾之居腠理也,汤之所及也。——《扁鹊仓公列传》

    汤其酒百樽。——《山海经·西山经》

    (2) 又如:汤羊(宰羊后,用开水煺毛);汤桶(烫酒桶)

    (3) 触,碰

    那个有福的汤着他身儿,也情愿一个死。——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你汤我一汤,拷了你那腰截骨。——石君宝《秋胡戏妻》

    (4) 遇上,碰上

    好道汤着饿鬼了。——《西游记》

    (5) 另见 shāng;tāng

    英文翻译

    hot water; soup, gravy, broth

    方言集汇

    ◎ 粤语:tong1
    ◎ 潮州话:teng1(thng) tang1(thang) siang1(siang)

    宋本广韵

    chí,shi [chi,shi]
    部首: 203
    笔画: 11
    五笔: JGHX
    五行:
    仓颉: AOP
    四角: 62801

    详细解释

    chí

    名词

    (1) (形声。从匕( ),是声。“匕”食器。本义:古时盛食物的器具。后来的茶匙、汤匙,即由它演变而来)

    (2) 同本义。今叫调羹 。如:婴儿匙;汤匙;茶匙

    (3) 姓

    (4) 另见 shi

    shi

    (1) ——如“钥匙”( yàoshì)

    (2) 另见 chí

    英文翻译

    spoon;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ci4 si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hi2 [客语拼音字汇] ci2 si2 [梅县腔] she2 shi2 chii2 chi2 [宝安腔] ci2 | si2 [海陆丰腔] shi2 [台湾四县腔] sii2 [沙头角腔] si2 ci2 [东莞腔] ci2 [陆丰腔] shi3
    ◎ 潮州话:si5 (sî)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是支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ʑĭezj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