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衣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索衣。谓起床。
《汉书·邹阳传》:“始 孝文皇帝 据 关 入立,寒心销志,不明求衣。”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 文帝 入 关 而立,以天下多难,故乃寒心战慄,未明而起。”《宋书·孝武帝纪》:“朕虽勠力宇内,未明求衣,而识狭前王,务广昔代,永言菲德,其愧良深。” 宋 王禹偁 《园陵犬赋》:“见观书于乙夜,听求衣于未曙。”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圣主方求衣,宵旰问未央。”
乞求衣着。意谓依附别人生活。
南朝 梁 江淹 《报袁叔明书》:“幸以盗窃文史之末,因循卜祝之间,故俛首求衣,敛眉寄食耳。”
引证解释
⒈ 索衣。谓起床。
引《汉书·邹阳传》:“始孝文皇帝据关入立,寒心销志,不明求衣。”
颜师古注引臣瓒曰:“文帝入关而立,以天下多难,故乃寒心战慄,未明而起。”
《宋书·孝武帝纪》:“朕虽勠力宇内,未明求衣,而识狭前王,务广昔代,永言菲德,其愧良深。”
宋王禹偁《园陵犬赋》:“见观书于乙夜,听求衣于未曙。”
清陈梦雷《寄答李厚庵百韵》:“圣主方求衣,宵旰问未央。”
⒉ 乞求衣着。意谓依附别人生活。
引南朝梁江淹《报袁叔明书》:“幸以盗窃文史之末,因循卜祝之间,故俛首求衣,敛眉寄食耳。”
求衣的网络释义
求衣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2) “裘”的古字。皮衣
乐正求。——《汉书》
(3) 姓
动词
(1) 请求;干请;乞助
求,乞也。——《增韵》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史记·屈原列传》
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策》
求其能千里也。
求救于孙将军。——《资治通鉴》
(2) 又如:求浼(请求;央求);求神福(祈求神灵保佑;祝福);求张良,拜韩信(到处求人;求托有用的人);求化(乞求人施舍财物)
(3) 追求,谋求;寻求;寻找
求,索也。——《玉篇》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
入水求之。——《吕氏春秋·察今》
求剑若此。
求人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不求闻达。——诸葛亮《出师表》
求利以污其行。——《后汉书·列女传》
求钱之民。——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以求钱也。
以求重价。
求太监后。——明· 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4) 又如:求代(迷信指吊死鬼诱人当“替死鬼”,以求投胎托生);力求(极力追求;尽力谋求);求友(寻求朋友);求正(寻求正道);求合(寻求志同道合者);求采(搜求选取);求觅(寻找);求访(寻觅探访)
(5) 索取
我之求也,此何罪?请杀我乎!——《左传·桓公十六年》
以城求璧。——《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空言求璧。
就吾求寒衣。——《资治通鉴·唐纪》
忽啼求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
(6) 探索
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孟子·公孙丑上》
求思之深。——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求古仁人之心。——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7) 责备,责求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8) 选择 。如:求牛(择牛以供祭祀);求偶(择求配偶)
(9) 招来
求善良。——《礼记·学记》
(10) 贪求;贪婪
不忮不求。——《诗·邶风·雄雉》
(11) 通“逑”。聚合
彼交匪敖,万福来求。——《诗·小雅·桑扈》
(12) 通“赇”。贿赂
阜其财求。——《国语·周语上》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kiu2 [宝安腔] kiu2 [客英字典] kiu2 [台湾四县腔] kiu2 [东莞腔] kiu2 [陆丰腔] kiu3 [梅县腔] kiu2 [沙头角腔] kieu2 [海陆丰腔] ki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yī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 (2) 同本义 衣,所以蔽体者也。上曰衣,下曰裳。——《说文》 一戎衣。——《书·武城》。传:“服也。” 薄澣我衣。——《诗·周南·葛覃》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齐风·东方未明》 绿衣黄裳。——《诗·邶风·绿衣》 荀九家乾为衣。——《易·说卦》 夜披衣坐。——唐· 李朝威《柳毅传》 披紫衣。 (3) 又如:衣祛(衣袖);衣袖(衣服的袖子);衣裤(上衣与裤子) (4) 服装的通称。合上衣下裳而言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秦风·无衣》 无衣无褐。——《诗·邶风·七月》 易衣而出,并日而食。——《礼记》 (5) 又如:衣衿(秀才穿的衣服;亦指秀才的功名);衣不解带(指和衣而睡);衣不周身(衣不蔽体);衣巾寄学(以士子的身份就学);衣袄(军服);衣饭(借指谋生的职业、技能) (6) 器物的外罩 。如:衣甲(铠甲);衣车(前后有遮蔽的车子);弓衣;剑衣;衣袍(古代指覆盖在棺材外面的布罩) (7) 指胞衣 。如:衣胞符药(用胎盘做成的药物);衣包(胞衣,胎盘和胎膜) (8) 涂层 。如:糖衣;防护衣 (9) 膜,薄软柔韧的片、张或层 。如:花生衣 (10) 另见 yì动词 (1) 穿衣 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孟子·滕文公上》 许子衣褐。 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韩非子·五蠹》 (2) 又如:衣紫腰金(身穿紫衣,腰系金带。喻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衣帛(穿丝制的衣裳);衣冠(穿衣戴帽) (3) 遮盖;包扎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易·系辞下》 裂裳衣疮。——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4) 又如:衣被海内(给全国都带来好处);衣饰(掩饰);衣覆(覆盖) (5) 依靠。后作“依” (6) 另见 英文翻译clothes, clothing; cover, skin
方言集汇◎ 粤语:ji1 ji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i1 [宝安腔] ji1 [台湾四县腔] ji1 [陆丰腔] ji1 [海陆丰腔] ri1 [东莞腔] ji1 [客语拼音字汇] yi1 yi4 [客英字典] ji1 [梅县腔] j1 j5 ◎ 潮州话:i1 i3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平八微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