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4回:“众美人亦因炀帝留心裙带,便个个求新立异蛊惑他,博片刻之欢。”
成语用法
求新立异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2) “裘”的古字。皮衣
乐正求。——《汉书》
(3) 姓
动词
(1) 请求;干请;乞助
求,乞也。——《增韵》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史记·屈原列传》
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策》
求其能千里也。
求救于孙将军。——《资治通鉴》
(2) 又如:求浼(请求;央求);求神福(祈求神灵保佑;祝福);求张良,拜韩信(到处求人;求托有用的人);求化(乞求人施舍财物)
(3) 追求,谋求;寻求;寻找
求,索也。——《玉篇》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
入水求之。——《吕氏春秋·察今》
求剑若此。
求人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不求闻达。——诸葛亮《出师表》
求利以污其行。——《后汉书·列女传》
求钱之民。——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以求钱也。
以求重价。
求太监后。——明· 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4) 又如:求代(迷信指吊死鬼诱人当“替死鬼”,以求投胎托生);力求(极力追求;尽力谋求);求友(寻求朋友);求正(寻求正道);求合(寻求志同道合者);求采(搜求选取);求觅(寻找);求访(寻觅探访)
(5) 索取
我之求也,此何罪?请杀我乎!——《左传·桓公十六年》
以城求璧。——《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空言求璧。
就吾求寒衣。——《资治通鉴·唐纪》
忽啼求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
(6) 探索
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孟子·公孙丑上》
求思之深。——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求古仁人之心。——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7) 责备,责求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8) 选择 。如:求牛(择牛以供祭祀);求偶(择求配偶)
(9) 招来
求善良。——《礼记·学记》
(10) 贪求;贪婪
不忮不求。——《诗·邶风·雄雉》
(11) 通“逑”。聚合
彼交匪敖,万福来求。——《诗·小雅·桑扈》
(12) 通“赇”。贿赂
阜其财求。——《国语·周语上》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kiu2 [宝安腔] kiu2 [客英字典] kiu2 [台湾四县腔] kiu2 [东莞腔] kiu2 [陆丰腔] kiu3 [梅县腔] kiu2 [沙头角腔] kieu2 [海陆丰腔] ki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动词 (1) (形声。从斤,从木,辛声。据甲骨文,左边是木,右边是斧子。指用斧子砍伐木材。本义:用斧子砍伐木材。“新”是“薪”的本字) (2) 砍伐树木 新,取木也。——《说文》 且彼亦知“新”之为义乎?衣之始裁为之“初”,木之始伐谓之“新”。——章炳麟《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 (3) 更新,使之新 如何新畬。——《诗·周颂·臣工》 旧染污俗,咸与唯新。——《书·胤征》 (4) 又如:新民(使民更新);新美(刷新使之美好);新醮(改嫁);新梢(新长出的树梢) 形容词 (1) 初次出现。与“旧”相对 于彼新田。——《诗·小雅·采芑》 宴尔新昏。——《诗·邶风·谷风》 新台有洒。——《诗·邶风·新台》 谁家新燕啄春呢。——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变易新声。——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故日新。——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新夷目。——《广东军务记》 (2) 又如:新板洋钱(指清代机铸的雕有龙形图案的银元);新发子硎(喻初入学的学生);新文(新闻;新鲜事儿;过分追求新奇的文章;时文) (3) 新洁;新鲜;清新 新鲜自求珍。——扬雄《太玄·务》 柳色新。——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如镜之新。——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4) 又如:新鲜衣服(新鲜洁净的衣服);新莺出谷(形容鸟鸣悦耳);新切(清新而贴切);新句(诗文中清新优美的语句);新光(新鲜的光彩);新米(指本年新收获的米) (5) 开始的 必为新圣笑矣。——《韩非子·五蠹》 (6) 又如:新年下(农历新年;春节);新元(新春元旦);新吉(农历元旦);新年新岁(农历春节期间);新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新阳(初春) (7) 结婚或结婚不久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唐· 杜甫《佳人》 (8) 又如:新妇(新结婚的女子);新官(新郎。亦称“新官人”);新姑娘(刚结婚或结婚不久的女子);新娘子(新娘);新婚燕尔(极言新婚欢乐。燕,宴,安乐的样子) (9) 没有用过的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汉·佚名《古艳歌》 (10) 又如:新笔 (11) 新近;刚刚 太后新用事。——《战国策·赵策》 刘表新亡。——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新来与世界为缘。——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2) 又如:新霁(新晴);新军(新投充的兵);新化(新经教化);新立(新登上君位);新好(新结交的好友) 名词 (1) 指刚收获的粮食或蔬菜等 天子尝新。——《礼记》 (2) 朝代名 。汉王莽初封新都侯,初始元年(公元八年)代汉称帝,国号新,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更始元年(公元23年)为绿林农民起义军所灭 (3) 柴薪。后作“薪” 百姓斩木艾新而各取富焉。——《马王堆汉墓帛书》 (4) 新的人或事物 温故而知新。——《论语》 即其新。——唐· 韩愈《原毁》 不图其新。 (5) 姓 英文翻译new, recent, fresh, modern
方言集汇◎ 粤语:san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xim1 xin1 [沙头角腔] sin1 [客英字典] sin1 [陆丰腔] sin1 [梅县腔] sin1 [海陆丰腔] sin1 [宝安腔] sin1 [东莞腔] sin1 [台湾四县腔] sin1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详细解释(1) (会意。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义:笔直的站立) (2) 同本义 立,侸也。——《说文》 君子以立不易方。——《易·恒》 哙遂入,披帷西乡立。——《史记·项羽本纪》 持璧却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立有间。——《韩非子·喻老》 卖油翁释担而立。—— 宋· 欧阳修《归田来》 或立或卧。——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挺立(直立);坐立不安;把电线杆立起来;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立托(依托);立容(站立时的仪态容表);立戟(卫士持戟侍立守卫);立谈(停立交谈) (4) 耸立;树立;建立;竖起 大石侧立千尺。——苏轼《石钟山记》 乃立宗庙于薛。——《战国策》 且立石于基墓门。——张溥《五人墓碑记》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之不彰雅。——《世说新》 (5) 又如:立事(建功立业);立方(立德);立言(指著书立说);立业(建树功烽);立勋(建立功勋);立石(树立碑石);立权(树立权威);立眉嗔目(竖眉瞪眼);立德(树立德业);立德立言(儒家认为,为了匡时济世,应树立圣人之德,宣谕圣人之言);立碑垂成(刻文于石碑留作规戒) (6) 设置;设立 故立君。——《吕氏春秋·荡兵》 商君佐之,内立法度。—— 贾谊《过秦论》 (7) 又如:立元(建立年号);立仗(设立仪仗);立本(建立根本;确立根基);立表下漏(设置日晷、漏刻以计时);立事(设置治事小臣);立制(建立制度) (8) 制定;订立 。如:立文书;立军令状;立券(订立契约);立格(订出标准) (9) 确定;决定 人之立志。——清· 澎端叔《为学一首示子侄》 人患志之不立。——《世说新语·自新》 复立楚国之社稷。——《史记·陈涉世家》 足以立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0) 又如:立限(确定期限);立计(决意;打算);立报(立志报效);立愿(立定意向);立语,立说(立论) (11) 存在;生存 孤与老贼势不两立。——《资治通鉴》 (12) 又如:立命(修身养性以立天命);立品(培养品德);立行(建德修行);立计(立业;谋生);立身(处世为人) (13) 立身;立足 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史记·魏公子列传》 (14) 又如:立崖岸(做出高傲不凡、难以亲切的样子);立士(能自立的士人);立身(立足;安身);立行(行为举动);立脚(安身;立身) (15) 登位,即位 湣王立。——《韩非子·内储说上》 当立者乃公子。——《史记·陈涉世家》 (16) 又 陈胜自立为将军。 (17) 又 陈涉乃立为王。 (18) 又如:立子(古代帝王或诸侯选立太子或世子);立君(确立君王);立政(确立为政之道);立朝(指帝王在位);立极(登帝位;秉国政) (19) 扶立;确定某种地位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史记》 (20) 又如:立人(扶持、造就人);立子(立庶子为太子或世子);立王(所立的君王;在位的君王);立后(册立皇后);立朝(指在朝为官);立储(立为太子) (21) 推荐 。如:立主(竭力主张);立贤无方(推举贤人不以常法) (22) 指出仕 。如:立班(上朝时依品秩站立);立幕(管理文案的差役) (23) 显现 。如:立挣(发怔;发呆);力睁(目瞪口呆) (24) 停止;停留 。如:立车(停车);立定(站住) (25) 通“莅”。临,到 乃为坛场大水之上,而与王立之焉。——《韩非子·内储说上》 立事者贱者劳而贵者逸。——《淮南子·泰族》 (26) 通“粒”。进食 五种天不宜,其立后而手实。——《管子·地员》 名词 通“位”。爵次、位次 代立不忘社稷。——《商君书·更法》 副词 (1) 立时;立刻 上大怒,立命斥出。——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指物作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 赵立奉璧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如:立定(马上,立即);立马造桥(立即兑现,不容拖延);立成(立刻完成);立便(立刻;立时) 英文翻译stand; let stand; establish, set
方言集汇◎ 粤语:laap6 lap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ip8 [客英字典] lip8 [沙头角腔] lip8 [宝安腔] lip8 [海陆丰腔] lip8 [梅县腔] lip8 [陆丰腔] lip8 [东莞腔] lip8 [客语拼音字汇] lib6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详细解释形容词 (1)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 )从畀( )。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2) 同本义 异,怪也。——《玉篇》 异,奇也。——《广韵》 何以异哉。——《列子·杨朱》 异乎交益之士。——左思《魏都赋》 妇人异甚。——《战国策·赵策》 产异蛇。——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觉无异能。——唐· 柳宗元《三戒》 父异焉。——宋· 王安石《伤仲永》 (3) 又如:异疾(奇怪的病症);异形(怪异或奇特的形状) (4) 不同 礼者为异。——《礼记·乐记》。注:“谓别贵贱也。” 事为异别。——《礼记·王制》 执心各异。——汉· 刘向《列女传》 得无异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或异二者。 何异以孤羊投群狼?——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5) 又如:异俗(风俗异于汉族的少数民族);异姓陌路(既不同姓也不认识);异手(指不同之人);异世(不同时代);异目(另眼) 代词 (1) 其他,别的 贾不敢为异事。——《吕氏春秋·上农》 无它异也。(意思是,没有别的意外的事)。——《后汉书·列女传》 (2) 又如:异域茅草(蛮荒之地的乡野村夫);异土(他乡;别处) 动词 (1) 护翼 古天异临子。——《盂鼎》 (2) 区别;分开 异是非,明好恶,检奸邪,消佚乱。——《新语》 (3) 又如:异分(区别);异居(分居) (4) 觉得奇怪;诧异 渔人甚异之。——晋· 陶潜《桃花源记》 (5) 特别优待;特别重视 。如:异擢(破格提拔);异待(特别礼遇);异恩(特殊恩遇);异遇(特别优待);异谋(特别的计谋) (6) 通“翼”。恭敬 极明与与,有畏劝汝,何异非汝,何畏非世。——《逸周书》 (7) 通“翼”。辅助 令行禁止王始也…出三日无适异;出四日无适与。——《逸周书》 名词 (1) 指以往,以前 。如:异时(往时;从前);异代(前代;前世) (2) 指以后,将来 。如:异日(来日;以后);异时(以后;他时);异世(后代;后世);异代(后代;后世) (3) 怪异不祥之事;灾异 己巳,日有食之。何以书?记异也。——《公羊传》 (4) 指特殊本领、才能 觉无异能者。——唐· 柳宗元《三戒》 举天下所贡蝴蝶…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聊斋志异·促织》 英文翻译different, unusual, strange
方言集汇◎ 粤语:ji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i5 [海陆丰腔] ri2 ri5 [梅县腔] j2 [东莞腔] ji5 [台湾四县腔] ji2 ji5 ◎ 潮州话:i6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