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乞
词语释义
求乞
(1) 请求;乞求
词语解释
请求;乞求。
《后汉书·杜林传》:“后皇太子 彊 求乞自退,封 东海王 。”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滁阳王奏祀官》:“至 正德 间,而 琥 求乞无已,且请印信,当事者厌之,遂革其职。” 沙汀 《一个秋天的晚上》:“‘做一点好事吧!’停停,她又求乞地抽噎着说:‘我总会记得的!’”
乞讨。
《水浒传》第六六回:“只见 孔明 披着头髮,身穿羊裘破衣,右手柱一条杖子,左手拿个碗,腌腌臢臢在那里求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他在 上海 ,举目无亲……只得出来在外面求乞告帮。” 鲁迅 《坟·我之节烈观》:“做了乞丐,也竟求乞无门,终于惨苦不堪而死了。”
引证解释
⒈ 请求;乞求。
引《后汉书·杜林传》:“后皇太子彊求乞自退,封东海王。”
明沉德符《野获编·礼部一·滁阳王奏祀官》:“至正德间,而琥求乞无已,且请印信,当事者厌之,遂革其职。”
沙汀《一个秋天的晚上》:“‘做一点好事吧!’停停,她又求乞地抽噎着说:‘我总会记得的!’”
⒉ 乞讨。
引《水浒传》第六六回:“只见孔明披着头髮,身穿羊裘破衣,右手柱一条杖子,左手拿个碗,腌腌臢臢在那里求乞。”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他在上海,举目无亲……只得出来在外面求乞告帮。”
鲁迅《坟·我之节烈观》:“做了乞丐,也竟求乞无门,终于惨苦不堪而死了。”
求乞的国语词典
请求。
求乞的网络释义
求乞
求乞的翻译
近义词
反义词
求乞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2) “裘”的古字。皮衣
乐正求。——《汉书》
(3) 姓
动词
(1) 请求;干请;乞助
求,乞也。——《增韵》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史记·屈原列传》
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策》
求其能千里也。
求救于孙将军。——《资治通鉴》
(2) 又如:求浼(请求;央求);求神福(祈求神灵保佑;祝福);求张良,拜韩信(到处求人;求托有用的人);求化(乞求人施舍财物)
(3) 追求,谋求;寻求;寻找
求,索也。——《玉篇》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
入水求之。——《吕氏春秋·察今》
求剑若此。
求人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不求闻达。——诸葛亮《出师表》
求利以污其行。——《后汉书·列女传》
求钱之民。——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以求钱也。
以求重价。
求太监后。——明· 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4) 又如:求代(迷信指吊死鬼诱人当“替死鬼”,以求投胎托生);力求(极力追求;尽力谋求);求友(寻求朋友);求正(寻求正道);求合(寻求志同道合者);求采(搜求选取);求觅(寻找);求访(寻觅探访)
(5) 索取
我之求也,此何罪?请杀我乎!——《左传·桓公十六年》
以城求璧。——《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空言求璧。
就吾求寒衣。——《资治通鉴·唐纪》
忽啼求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
(6) 探索
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孟子·公孙丑上》
求思之深。——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求古仁人之心。——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7) 责备,责求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8) 选择 。如:求牛(择牛以供祭祀);求偶(择求配偶)
(9) 招来
求善良。——《礼记·学记》
(10) 贪求;贪婪
不忮不求。——《诗·邶风·雄雉》
(11) 通“逑”。聚合
彼交匪敖,万福来求。——《诗·小雅·桑扈》
(12) 通“赇”。贿赂
阜其财求。——《国语·周语上》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kiu2 [宝安腔] kiu2 [客英字典] kiu2 [台湾四县腔] kiu2 [东莞腔] kiu2 [陆丰腔] kiu3 [梅县腔] kiu2 [沙头角腔] kieu2 [海陆丰腔] ki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动词 (1) (象形。《说文》本作“气”,借云气字表示乞求义。本义:向人求讨) (2) 同本义 乞,谓行匄也。——《苍颉篇》 郑伯乞盟。——《春秋·僖公八年》 乞者,处其所而请与也。——《谷梁传》 操瓢而乞者。——《庄子·盗跖》 乞食于野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以钱币乞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 乞为囚虏之不暇。——宋· 苏轼《教战守策》 瑞亦屡疏乞休。——《明史》 (3) 又如:乞化(乞讨;化缘);乞言(求取可行的善言);乞邻(向邻人求取);乞粮(求人济助粮食);乞活(到有粮之地就食求生);乞募(求募);乞麾(求住地方长官);乞灵(求助于神灵或某种神威);乞请(乞讨) (4) 引申为请求,希望 乞,求也。——《广韵》 宋公使来乞师,公辞之。——《左传·隐公四年》 (5) 又如:乞匄(乞求);乞免(求人赦免;自请免官);乞师(求人出兵相助);乞鞫(请求复审);乞念(乞求考虑);乞哀(乞求怜悯、饶恕);乞和(求和);乞命(请求宽宥生命) (6) 被;叫 那和尚猛可地乞他摔住。——《清平山堂话本》 乞那婆子缠不过,便道:“你放了手,我去便了。”——《水浒传》 名词 (1) 乞丐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孟子·告子上》 余疑其为女乞而问曰:“尔有丈夫乎?”乞微笑。——袁宏道《山居小话》 (2) 又如:乞俭(乞丐) (3) 姓 英文翻译beg; request
方言集汇◎ 粤语:hat1
◎ 客家话:[梅县腔] ket7 [东莞腔] ket7 [客英字典] ket7 kiet7 [台湾四县腔] kiet7 kie3 [沙头角腔] ngiek7 ngiet7 [宝安腔] ket7 [海陆丰腔] kiet7 kie3 [陆丰腔] ket7 [客语拼音字汇] had5 kiad5 ◎ 潮州话:keg4 (khurk)【揭阳、潮阳】kig4(khik)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入九迄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