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葭

tīng jiā [ ting jia]
注音 ㄊ一ㄥ ㄐ一ㄚ

词语释义

水边的芦苇。

词语解释

  1. 水边的芦苇。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丹阳道中》诗:“汀葭稍靡靡,江菼復依依。” 唐 陈子昂 《宿襄河驿浦》诗:“沙浦明如月,汀葭晦若秋。”

引证解释

⒈ 水边的芦苇。

南朝齐谢朓《休沐重还丹阳道中》诗:“汀葭稍靡靡,江菼復依依。”
唐陈子昂《宿襄河驿浦》诗:“沙浦明如月,汀葭晦若秋。”

汀葭的网络释义

汀葭

  • 汀葭,拼音是tīng jiā,是一个汉语词语,解释为水边的芦苇。
  • 汉字详情

    tīng [ting]
    部首: 331
    笔画: 5
    五笔: ISH
    五行:
    吉凶:
    仓颉: EMN
    四角: 311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丁声。本义:水平)

    (2) 同本义

    汀,平也。——《说文》。段玉裁注:“谓水之平也。水平谓之汀,因之洲渚之平谓之汀。” 徐锴注:“水岸平处。”

    (3) 水边平滩

    岸芷汀兰。——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4) 又如:汀渚(水中小洲或水边平地);汀葭(水边的芦苇);汀喷(水涯,水滨)

    (5) 河流名。汀江 。在福建省西南部

    (6) 古州名 。唐置。故州治在福建省长汀县。辖境约当今福建省汀江、九龙溪流域

    英文翻译

    sandbar, beach, bank, shore

    方言集汇

    ◎ 粤语:ding1 ting1
    ◎ 客家话:[梅县腔] tin1 [台湾四县腔] tin1 ten1 din5 din2 [客英字典] tin1 ten1 [海陆丰腔] tin1 ten1 din5 din2 [客语拼音字汇] dang1 din4 tin1 tin2 tin4 [宝安腔] tin1 | tin3 | tin5 | di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他丁青開平聲開口四等thengtʰieŋ
    jiā [jia]
    部首: 301
    笔画: 12
    五笔: ANH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女性
    仓颉: TRSE
    四角: 442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初生的芦苇

    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汉书·中山靖王传》

    沙洲葭苇。——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 又如:葭草(初生的芦苇);葭蓬(芦苇与蓬草);葭灰(苇膜烧得的灰。常用来标志、预测节气);葭莩(原为芦苇里的白色薄膜,后常来指代:友谊;交情;亲戚;亲眷)

    (3) 通“笳”。乐器名

    发引和,校鸣葭。——《文选·张衡·西京赋》

    英文翻译

    bulrush, reed; flute, whistle

    方言集汇

    ◎ 粤语:gaa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a1 [陆丰腔] ha3 [海陆丰腔] ga1 [客英字典] ga1 [宝安腔] ga1 [梅县腔] ga1 [客语拼音字汇] ga1
    ◎ 潮州话:gi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牙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kakra/kea

    汀葭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