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濆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水涯,水滨。
唐 陈子昂 《入东阳峡与李明府舟前后不相及》诗:“出没同洲岛,栖泊异汀濆。”
引证解释
⒈ 水涯,水滨。
引唐陈子昂《入东阳峡与李明府舟前后不相及》诗:“出没同洲岛,栖泊异汀濆。”
汀濆的网络释义
汀濆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丁声。本义:水平)
(2) 同本义
汀,平也。——《说文》。段玉裁注:“谓水之平也。水平谓之汀,因之洲渚之平谓之汀。” 徐锴注:“水岸平处。”
(3) 水边平滩
岸芷汀兰。——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4) 又如:汀渚(水中小洲或水边平地);汀葭(水边的芦苇);汀喷(水涯,水滨)
(5) 河流名。汀江 。在福建省西南部
(6) 古州名 。唐置。故州治在福建省长汀县。辖境约当今福建省汀江、九龙溪流域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tin1 [台湾四县腔] tin1 ten1 din5 din2 [客英字典] tin1 ten1 [海陆丰腔] tin1 ten1 din5 din2 [客语拼音字汇] dang1 din4 tin1 tin2 tin4 [宝安腔] tin1 | tin3 | tin5 | din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汀 | 他丁 | 透 | 青開 | 平聲 | 青 | 開口四等 | 青 | 梗 | theng | tʰieŋ |
详细解释
fén
名词
(1) 水崖
濆,水厓也。——《说文》
铺敦淮濆。——《诗·大雅·常武》。按,与坟略同。成然成者濆,人为之者坟。
茂松修竹翠纷纷,正得山阿与水濆。——王安石《徐秀才园亭》
(2) 濆大水漫衍而形成的小水 。如:濆衍(溢出、漫衍之水)
(3) 古水名 ,汝水岔流。即今河南省境的沙河
其它字义
pēn
动词
(1) 水波涌起 。如:濆沸(水腾涌貌);濆涌(翻腾汹涌);濆旋,濆漩(水势汹涌,水流回旋);濆濞(水势汹涌澎湃);濆瀑(波浪涌起貌)
(2) 喷射;喷涌
败莒师于濆泉。——《公羊传·昭公五年》。传:“濆泉者何,直泉也。直泉者何,涌泉也。”
(3) 又如:濆泉(地下喷出的泉水);濆衍(溢出、漫衍之水);濆发(涌出);濆激(喷涌冲击)
动词
(1) 水波涌起 。如:濆沸(水腾涌貌);濆涌(翻腾汹涌);濆旋,濆漩(水势汹涌,水流回旋);濆濞(水势汹涌澎湃);濆瀑(波浪涌起貌)
(2) 喷射;喷涌
败莒师于濆泉。——《公羊传·昭公五年》。传:“濆泉者何,直泉也。直泉者何,涌泉也。”
(3) 又如:濆泉(地下喷出的泉水);濆衍(溢出、漫衍之水);濆发(涌出);濆激(喷涌冲击)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n2 [梅县腔] fun2 [台湾四县腔] fun2 [客英字典] fun2
◎ 潮州话:颇温3(喷)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汾 | 符分 | 並 | 文 | 平聲 | 文 | 合口三等 | 文 | 臻 | byon/biun | bʰĭuə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