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钾

qíng huà jiǎ [ qing hua jia]
注音 ㄑ一ㄥˊ ㄏㄨㄚˋ ㄐ一ㄚˇ

词语释义

氰化钾 qínghuàjiǎ

(1) 一种潮解性的极毒晶体盐KCN,通常加热碳酸钾和碳与氨制得,主要用于电镀和氰化物法中

potassium cyanide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potassium cyanide] 一种潮解性的极毒晶体盐KCN,通常加热碳酸钾和碳与氨制得,主要用于电镀和氰化物法中 白色圆球形硬块,粒状或结晶性粉末,剧毒。在湿空气中潮解并放出微量的氰化氢气体。易溶于水,微溶于醇,水溶液呈强碱性,并很快水解。密度1.857g/cm^3,沸点1497℃,熔点563℃。接触皮肤的伤口或吸入微量粉末即可中毒死亡。与酸接触分解能放出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氯酸盐或亚硝酸钠混合能发生爆炸。

氰化钾的网络释义

氰化钾

  • 白色圆球形硬块,粒状或结晶性粉末,剧毒。在湿空气中潮解并放出微量的氰化氢气体。易溶于水,微溶于醇,水溶液呈强碱性,并很快水解。密度1.857g/cm^3,沸点1497℃,熔点563℃。接触皮肤的伤口或吸入微量粉末即可中毒死亡。与酸接触分解能放出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氯酸盐或亚硝酸钠混合能发生爆炸。
  • 氰化钾造句

    有关专家介绍说,亚铁氰化钾,俗称黄血盐,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食盐抗结剂,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及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欧盟都允许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研究了马来酸、亚铁氰化钾和硫脲对化学镀铜的影响。
    利用铁氰化钾作为电化学反应的媒介体,将尿酸氧化酶固定在羧甲基纤维素处理的碳电极表面,制成了一种新型的尿酸安培传感器。
    如果是用氰化钾等毒死的狗,则更不能吃。
    采用铁氰化钾作为媒介体,将尿酸氧化酶固定在羧甲基纤维素钠处理过的碳电极表面,研制成一种尿酸生物传感器。
    传统上,苯偶姻通过使用剧毒的氰化钠或氰化钾催化安息香缩合反应而得,所以苯偶姻的简单高效和对环境无污染的制备方法很有意义。
    亚铁氰化钾,俗称黄血盐,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食盐抗结剂,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及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欧盟都允许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这种便携式平面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采用金薄膜两电极系统;先后修饰纳米铂黑粒子层和铁氰化钾媒介体。
    据在现场检查的环保工作人员施新亮介绍,电镀车间内含有的氰化物包括氰化钾、氰化钠等,均为剧毒物质,环保人员已令公司封堵雨水管道。
    在我国,安乐死为非法,但网络上兜售安乐死药品的信息不少,卖的都是氰化钾、氰化钠等剧毒药物。
    亚铁氰化钾,俗称黄血盐,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食盐抗结剂。
    亚铁氰化钾俗称黄血盐,它虽然含有“氰”,但由于亚铁离子的紧密结合,在动物体内不会分解,因而毒性很低。
    在交谈中,三名销售者均称安乐死的主要成分是氰化钾、氰化钠和一些麻醉成分。
    回到母亲的住处后,阿亮偶然发现多年前存放着的氰化钾,便动了心思。
    德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大夫段长民告诉记者,当时病人家属带着药瓶来到医院,才发现小明坤误服了毒狗药,俗称“三步倒”,是一种氰化钾,剧毒。
    你听说过名叫亚铁氰化钾的抗结剂吗?近日,有网帖称食盐中含有一种叫亚铁氰化钾的抗结剂,受热会分解出有毒物。
    氰化钾和霍元甲都是我的偶像。南派三叔。
    “现在我国食盐中添加的抗结剂叫亚铁氰化钾,是铁和氰形成的配位化合物,俗称黄血盐,易溶于水。
    突变体的叶绿体明显缺乏基粒堆积,在日光下容易较快积累淀粉粒。突变体的叶绿体悬液有较高的铁氰化钾光还原活性。
    日本警方今天宣布从她家的垃圾箱内发现氰化钾的痕迹,并在黑寡妇第四任丈夫的遗体里检出安眠药成分,警方怀疑她在丈夫半睡眠中喂食氰化钾。

    汉字详情

    qíng [qing]
    部首: 426
    笔画: 12
    五笔: RNGE
    五行:
    仓颉: ONQMB
    四角: 80217

    详细解释

    名词

    一种无色可燃的毒性气体(CN) 2 ,有桃叶味,可用多种方法(如加热氰化汞)制取且易于聚合

    英文翻译

    cyanogen; ethane dinitrile

    方言集汇

    ◎ 粤语:cing1
    ◎ 客家话:[宝安腔] ciang1 [客语拼音字汇] qiang1
    ◎ 潮州话:cên1 (chheⁿ)

    宋本广韵

    huà,huā [hua]
    部首: 221
    笔画: 4
    五笔: WX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P
    四角: 24210

    详细解释

    huā

    动词

    (1) 用掉、耗费。同“花” 。如:化钱;化工夫

    (2) 另见 huà

    huà

    动词

    (1) (古字为“匕”。会意。甲骨文,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本义:变化,改变)

    (2) 同本义

    匕,变也。——《说文》。徐灏曰:“匕化古今字。”

    知变化之道。——《易·系辞传》。虞注:“在阳称变,在阴称化,四时变化。” 荀注:“春夏为变,秋冬为化,坤化为物。”

    和故百物化焉。——《礼记·乐记》

    若欲其化也。——《周礼·柞氏》。注:“犹生也。”

    状态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荀子·正名》。注:“化者改旧形之名。”

    胜败若化。——《国语·晋语》。注:“言转化无常也。”

    因时而化。——《吕氏春秋·察今》

    终不能化。——《史记·货殖列传》

    身化促织。——《聊斋志异·促织》

    而骨化石。——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化现(变化);化心(改变其心性);化先(四时变化之始);化治(变化治理)

    (4) 教化

    化,教行也。——《说文》。段注:“上匕之而下从匕谓之化。”

    以礼乐合天地之化。——《周礼·大宗伯》

    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羽也,谓之化。——《荀子·七法篇》

    神则能化矣。——《荀子·不苟篇》

    变则化。——《礼记·中庸》

    淳淳乎纯谨畏化。——《吕氏春秋·士容》。注:“教也。”

    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意也。——杨恽《报孙会宗书》

    (5) 又如:化声(因推行教化而有声誉);化行(教化播扬于某地);化诲(开导教诲);化雨(比喻善于施教,犹如雨水滋润植物一样);化作(化育生成);化物(化育外物);化胎(化育成胎);化气(化育之气);化光(德化光大);化向(受德化而归顺);化流(德化传布)

    (6) 感化;转变人心

    正月实来化我也。——《公羊传·桓公六年》。注:“行过无礼谓之化。”

    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邹阳《狱中梁王书》

    (7) 又如:化俗(化民成俗,改善习俗);化物(感化外物);化服(感化顺服);化盗(感化盗贼使为良民)

    (8) 募化

    你去那里化些斋吃。——《西游记》

    (9) 又如:化饭(化斋);化布施(即化缘。佛教用语。募化钱粮);化钱(募化钱财);化斋(僧道向人募化斋饭)

    (10) 用火烧 。如:化人场(化人厂。即火葬场);火化

    (11) 消化;领会,融会贯通

    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庸言》

    (12) 又如:化食;食古不化

    (13) 死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

    惟君平昔,聪明绝人,今虽化去,夫岂无物!——唐· 刘禹锡《祭柳员外文》

    (14) 消除,去掉

    以化腥臊。——《韩非子·五蠹》

    名词

    (1) 习俗,风气

    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汉书》

    (2) 造化。自然的功能

    修短随化。——王羲之《兰亭集序》

    (3) 又如:化力(造化之力);化元(造化的本原);化功(造化之功);化儿(造化小儿)

    (4) 化学 。如:数理化

    后缀词

    (1) 使成为,使变成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面,以构成动词。如:绿化;电气化;现代化

    (2) 另见 huā

    英文翻译

    change, convert, reform; -ize

    方言集汇

    ◎ 粤语:faa3
    ◎ 客家话:[梅县腔] fa5 [海陆丰腔] fa5 [客英字典] fa5 [宝安腔] fa5 [客语拼音字汇] fa4 [陆丰腔] fa5 [沙头角腔] fa5 [台湾四县腔] fa5 [东莞腔] fa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呼霸麻二合去聲合口二等hruah/xoahpi
    jiǎ [jia]
    部首: 506
    笔画: 10
    五笔: QLH
    五行:
    仓颉: OPWL
    四角: 86750

    详细解释

    名词

    碱金属族的一价金属元素,呈银白色,质软,有光泽,熔点低,比钠更活泼,在空气中很快氧化,与水激烈反应,放出氢气而自行着火,主要用作还原剂及用于合成中 ——元素符号K

    英文翻译

    potassium

    方言集汇

    ◎ 粤语:gaap3
    ◎ 潮州话:gah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