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馁

qì něi [qi nei]
繁体 氣餒
注音 ㄑ一ˋ ㄋㄟˇ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气馁 qìněi

(1) 灰心丧气;失去勇气

他多次遇到挫折,但从不气馁
lose heart

词语解释

  1. 谓中气虚弱。

    宋 陆游 《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力孱气馁心自知,妄取虚名有惭色。” 元 萨都剌 《相逢行赠别旧友治将军》序:“吾病久气馁,不能无惧心也。”

  2. 指失去信心与勇气。

    吴玉章 《辛亥革命·反对“取缔规则”的斗争》:“当我看到留日学生总会陷于瘫痪状态时,我毫不气馁,反而更加振作。”

引证解释

⒈ 谓中气虚弱。

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力孱气馁心自知,妄取虚名有惭色。”
元萨都剌《相逢行赠别旧友治将军》序:“吾病久气馁,不能无惧心也。”

⒉ 指失去信心与勇气。

吴玉章《辛亥革命·反对“取缔规则”的斗争》:“当我看到留日学生总会陷于瘫痪状态时,我毫不气馁,反而更加振作。”

气馁的国语词典

丧失斗志,失去勇气和信心。

气馁的网络释义

气馁

  • 气馁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qì něi,指失去信心与勇气,提不起精神再做任何事。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等均有相关记载。
  • 气馁造句

    这次考试虽然失利了,但我决不能气馁。
    老师多次劝慰我,不要灰心气馁,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我已有心理準备,此次考试纵然名落孙山,也不气馁。
    因为我的心中怀有美丽的憧憬,所以面对困难我从不气馁。
    这次入学考试他虽名落孙山,但他并不气馁。
    我们应学习蜗牛那种毫不气馁的精神。
    胜利了不要骄傲,失败了也不要气馁。
    我军战败后毫不气馁,立刻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好的心理状态。只要不气馁,不灰心,不放弃,自己相信自己,自己尊重自己,我们就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努力,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赢得别人的尊敬,感受自尊的快乐。
    我已有心理准备,此次考试纵然名落孙山,也不气馁。
    暂时落后不要气馁,只要总结经验,下定决心,奋发努力,就可迎头赶上。
    一分钟,可以用来鼓舞一个人使之不气馁,一分钟足以让人选择重新生活。
    哥哥没有考上大学并不气馁,他发奋努力,终于自学成才。
    胜利了不要骄傲,失败了也不要气馁,只要努力奋斗,是会有出路的。
    你要一鼓作气冲过难关,一迟疑可能就气馁了。
    有人劝我,不要为无法承受的压力而气馁。
    比赛我们虽然失败了,但并不气馁。
    虽然这次考试没有考好,我却不气馁。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请千万别气馁。它只是告诉你,你的人生需要一点装饰才能变得更绚烂,它只是告诉你,我们的生活态度该来些不一样的东西。
    去年我考试考了班里最后几名,但我毫不气馁,通过努力,我终于在今年的期末考试中在班里名列前茅了。

    汉字详情

    [qi]
    部首: 426
    笔画: 4
    五笔: RNB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MN
    四角: 800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2) 同本义

    气,云气也。——《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

    天气下降,地气上腾。——《礼记·月令》

    地有气。——《考工记·总目》

    望其气。——《史记·项羽本纪》

    此天子气也。

    窗以达气。——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气朔(指显示吉凶的云气和每月的朔日);气祲(古代泛指据以占卜吉凶的云气);气纬(指云气星象);气晕(日、月四周所生的晕气)

    (4) 气体的通称 。既没有独立的形态又没有固定的体积而趋向无限膨胀的流体。如:气蚀。又指天然气。如:气田

    (5) 空气

    气谓嘘吸出入者。——《礼记·祭义》注

    (6) 又如:气球(一种供游戏用的足球,用皮革制成,内充空气)

    (7) 气象

    故在天为气。——《素问·天元纪大论》。注:“谓风热温燥寒。”

    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左传·昭公元年》

    山气日夕佳。——晋· 陶渊明《饮酒》诗

    春气动。——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节气;节候 。如:气序(节气;季气;气候);气和(气候调和);气劲(气候寒冽)

    (9) 气味

    香气环旋。——唐· 李朝威《柳毅传》

    恶气袭衣裙。——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与饮食之气相薄。——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又如:气子(气味);气韵

    (11) 呼吸;气息

    武气绝半日复息。——《汉书·李广苏建传》

    缢即气绝。——清· 方苞《狱中杂记》

    启时气绝。——清· 袁枚《祭妹文》

    (12) 又如:气命(性命);气歇(缓一口气);气疾(呼吸系统疾病);气凑(呼吸急促)

    (13) 声气,语气 。如:气长(理直气壮);气拍(醒木;惊堂木);气竭声嘶(气力竭尽,声音嘶哑)

    (14) 景象;气氛

    以达秋气。——《礼记·月令》

    (15) 指社会风气和习俗 。如:气土(犹风土);气尚(风尚,气节);气俗(风气习俗);气脉(风气,习俗);气习(风气习俗)

    (16) 指人、物的属性或一地的天然特点 。如:气秀(气质优美);气昏(气昏混浊);气品(指万物);气习(气质,习性);气孱(气质虚弱)

    (17) 气运 。如:气脉(犹气运)

    (18) 指人的元气

    气者,体之充也。——《孟子》

    气母(元气的本原)

    (19) 指精神状态,情绪

    恢弘志气。——诸葛亮《出师表》

    敢以矜气。——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其气浩然。——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气叹(泄气);气不忿(不甘心;不服气);气不愤(气不忿);气合(意气相投);气志(指精神、意志)

    (20) 气派;气概 。如:气色(气势;气派);气性(气势;威风);气傲(气高;意气高傲)

    (21) 义气 。如:气谊(情谊;交情);气侠(义气豪侠);气义(义气;情谊)

    (22) 气焰;权势

    一鼓作气。——《左传·庄公十年》

    以厉其气。——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豪民气尽。——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气沮(气势衰弱);气魄(气势)

    (23) 指作家的气质或作品的风格,气势 。如:气格(指诗文的气韵和风格);气习(诗文的风格)

    (24) 作风;习气 。如:气重(气性大);气信(意气)

    (25) 中医学术语。指脉气和营卫

    五气、五声、五色。——《周礼·疾医》。注:“肺气热,心气次之,肝气凉,脾气温,肾气寒。”

    气疫(谓染疫气而得病);气脉(血气与脉息)

    (26) 指效力,作用 。如:气业(功业)

    (27) 通“器”。用具,工具

    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礼记·乐记》

    动词

    (1) 使生气;使气恼 。如:气人;他故意气她一下

    (2) 愤怒;气恼;生气 。如:气闹(气恼;恼怒);气蛊(气恼);气寒(气恼至极点);气不舍(生气不过);气虎虎(气愤);气狠狠(形容生气发狠的样子)

    (3) 通“乞”。向人求讨

    是若人气。——《墨子·非儒下》

    后缀

    (2) 用在形容词后,相当于“样子” 。如:秀气,俊气,美气

    英文翻译

    steam, vapor; KangXi radical 84

    方言集汇

    ◎ 粤语:hei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5 [宝安腔] hi5 [台湾四县腔] hi5 ki5 [陆丰腔] hi5 [海陆丰腔] hi5 ki5
    ◎ 潮州话:k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八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旣微開去聲開口三等khioih/qioykʰĭəi
    něi [nei]
    部首: 328
    笔画: 10
    五笔: QNEV
    五行:
    仓颉: NVBV
    四角: 2274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食,委声。本义:饥饿)

    (2) 同本义

    餒,饥也。——《说文》

    餒,饥也。——《广雅》

    餒,饿也。——《三苍》

    闵其粥糜冻餒之患。——《王纯碑》

    今民馁而君逞欲。——《左传·桓公六年》

    吾有馁而已。——《左传·襄公二十年》。注:“饿也。”

    我馁甚。——马中锡《中山狼传》

    冻馁之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馁殍(饿殍);馁疾(饥饿病困);馁毙(饿死);馁馑(饿死);馁士(饥饿之士);馁腹(饿着肚子)

    (4) 气馁;泄气,丧气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于是,馁也。——《孟子·公孙丑》

    (5) 又如:馁堕(空虚,落下。指怒气已消失);胜勿骄,败勿馁;馁怯(气馁胆怯);馁荏(气势软弱);馁却(因气馁而退却);馁弱(气馁软弱)

    形容词

    (1) 指鱼腐烂变质

    鱼馁而肉败,不食。——《论语·乡党》

    (2) 泛指食物腐烂变质

    食物馁败,生虫,欣然食之。——黄叔璥《台海使槎录》

    (3) 又如:馁败(腐烂变质)

    英文翻译

    hungry, starving, famished

    方言集汇

    ◎ 粤语:noi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