氅毦

chǎng ěr [ chang er]
注音 ㄔㄤˇ ㄦˇ

词语释义

1.一种羽毛饰物。

词语解释

  1. 一种羽毛饰物。

    《隋书·炀帝纪上》:“先是,太府少卿 何稠 、太府丞 云定兴 盛修仪仗,於是课州县送羽毛。百姓求捕之,网罗被水陆,禽兽有堪氅毦之用者,殆无遗类。”《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氅毦,羽毛饰也。” 清 方以智 《通雅·器用》:“今人大帽上係鶖翎,即氅毦也。”

引证解释

⒈ 一种羽毛饰物。

《隋书·炀帝纪上》:“先是,太府少卿何稠 、太府丞云定兴盛修仪仗,於是课州县送羽毛。百姓求捕之,网罗被水陆,禽兽有堪氅毦之用者,殆无遗类。”
《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注云:“氅毦,羽毛饰也。”
清方以智《通雅·器用》:“今人大帽上係鶖翎,即氅毦也。”

氅毦的网络释义

氅毦

  • 氅毦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ǎng ěr,是指一种羽毛饰物。
  • 汉字详情

    chǎng [chang]
    部首: 419
    笔画: 16
    五笔: IMKN
    五行: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FKHQU
    四角: 987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用鸟类的羽毛缝制成的外衣

    (2) 指一般的外套大衣 。如:大氅(大衣)

    (3) 鹙鸟的羽毛

    尝见王恭乘高舆,被鹤氅裘。—— 刘义庆《世说新语》

    英文翻译

    overcoat; down feathers

    方言集汇

    ◎ 粤语:cong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ong3 [台湾四县腔] cong3 [梅县腔] chong3 [海陆丰腔] chong3 [客语拼音字汇] co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六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昌兩陽開上聲開口三等tɕʰĭaŋchjangx/tcank
    ěr [er]
    部首: 419
    笔画: 10
    五笔: BTFN
    仓颉: SJHQU
    四角: 1241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仍吏去聲開口三等njih/riohnʑĭ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