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邪

pí xié [ pi xie]
注音 ㄆ一ˊ ㄒ一ㄝˊ

词语释义

见“毗耶 ”。

词语解释

  1. 见“ 毗耶 ”。

引证解释

⒈ 见“毗耶”。

毗邪的网络释义

毗邪

  • 释义
  • 亦作“ 毗邪 ”。亦作“毘耶”。 1.佛教语。梵语的译音。又译作“毗耶离”、“毘舍离”、“吠舍离”。古 印度 城名。《维摩经》说, 维摩诘 (意译 净名 )居士住 毗耶城 (在今 印度 比哈尔邦 南部)。 释迦牟尼 于该地说法时, 维摩诘 称病不去。 释迦 派 文殊师利 前往问疾。 文殊师利 问 维摩诘 :“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维摩诘 默然不对。 文殊师利 叹曰:“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古代诗文中,多以此佛教传说故事为杜口不言而深得妙谛的典故。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掩室 摩竭 ,用启息言之津;杜口 毗邪 ,以通得意之路。” 唐 陆龟蒙 《奉酬裘美早春病中书事》诗:“欲入 毘耶 问,无人敌 浄名 。” 宋 张孝祥 《踏莎行》词:“故人相见尤堪喜, 山阴 乘兴不须回。 毗耶 问疾难为对。”
  • 2. 指 维摩诘菩萨 。诗文中常用以比喻精通佛法、善说佛理之人。 唐 贾岛 《和孟逸人林下道情》:“陋巷贫无闷, 毗耶 疾未调。” 清 钱谦益 《赠胡泌水》诗:“谈天欲杜 毘耶 口,午夜燃灯礼 浄名 。” 清 姚鼐 《硕士约过舍久俟不至》诗:“巵言聊一放,闭口终 毘耶 。”
  • 3. 指《维摩经》。 宋 王安石 《北窗》诗:“北窗枕上春风暖,谩读 毗耶 数卷书。”
  • 汉字详情

    [pi]
    部首: 402
    笔画: 9
    五笔: LXX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WPP
    四角: 620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田,比声。本义:人脐)

    (2) 人的肚脐 ?

    (3) 春秋时鲁国城邑名

    五年,春,城毗。——《春秋》

    动词

    (1) 通“弼”。辅助,从旁协助

    辅毗安顺。——《太尉刘宽碑》

    为国毗辅。——《绥民校尉熊君碑》

    (2) 又如:毗助(毗佐、毗奉、毗辅、毗翼。辅助);毗益(辅助;助益);毗赞(辅佐;襄助)

    (3) 邻连,与…相邻 。如:毗联(毗连)

    (4) 附和

    天之方懠,无所夸毗。——《诗·大雅》。朱熹集传:“夸,大也;毗,附也。”

    (5) 通“裨”。增益

    轧言及政事,多所毗补。——《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

    英文翻译

    help, assist; connect, adjoin

    方言集汇

    ◎ 粤语:pei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i2 [梅县腔] pi2 [宝安腔] pi2 [客英字典] pi2 [海陆丰腔] pi2 [客语拼音字汇] pi2
    ◎ 潮州话:b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xié,yé [xie,ye]
    部首: 212
    笔画: 6
    五笔: AHTB
    仓颉: MHNL
    四角: 77227

    详细解释

    xié

    形容词

    (1) (形声。从邑,牙声。本义:琅邪郡。字亦作琊)

    赤芾在股,邪幅在下。——《诗·小雅·采菽》

    方直不曲谓之正,反正为邪。——《贾子道术》

    竹林,前正而后有枉者谓之邪道。——《春秋繁露》

    回邪曲直。——《礼记·乐记》

    (2) 又如:邪靡(倾斜披靡的样子);邪睨(斜视);邪绝(斜行度越)

    (3) 不正当,不正派

    虽有奇邪而不治者。——《礼记·祭义》

    亡正处邪。——《周书·王佩》。注:“奸术也。”

    愚乱之邪臣。——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是以邪氛岁增。——《汉书·元帝纪》

    放辟邪侈。——《孟子·梁惠王上》

    惧谗邪。——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去邪无疑。——《尚书》

    愤世疾邪。——明· 刘基《卖柑者言》

    辟邪说。——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4) 又如:邪魔(恶习);邪皮(不正经,不老实);邪说诬民(用有严重危害性的言论欺骗人民);邪术(不正当的方术)

    (5) 异常。妖异怪诞

    性不信巫邪。——《南史》

    (6) 又如:邪螭(古代传说中之蛟龙,头上无角);邪教;邪传(怪异的传闻);异端邪说;邪魔外道(指各形各色的鬼怪。或形容事情不入正途)

    名词

    (1) 品行不正的人

    任贤勿二,去邪勿疑。——《书·大禹谟》

    邪曲之害公。(邪恶的小人妨害国家。邪、曲,不正,邪恶的人。名词)。——《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 又如:邪丑(邪恶丑陋的人)

    (3) 中医指邪气 。与人体正气相对而言。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及其病理损害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4) 又如:寒邪;风邪;灸刺和药逐去邪

    (5) 妖异怪戾之事或迷信人所称的神怪、妖异 。如:中邪;妖邪;邪魅

    (6) 另见

    (1) 见“莫邪”( mòyé)

    (2) 古同疑问词“耶”

    欺秦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令名不彰邪。——《世说新语·自新》

    何预我邪。——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是且非邪。——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肖于器邪。——唐· 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

    可迎之邪。——《资治通鉴》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语助词,表反诘,吗)!——《资治通鉴·汉纪》

    此画果真邪。——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同于真邪。

    (3) 另见 xié

    英文翻译

    wrong, evil, depraved, vicious, perverse, heterodox

    方言集汇

    ◎ 粤语:ce4 je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ia2 [宝安腔] sia2 [台湾四县腔] sia2 ja2 ja1 [客英字典] sia2 ja2 [海陆丰腔] sia2 ra2 ra1 [客语拼音字汇] xia2 [陆丰腔] sia3 [梅县腔] sia2 ja2 [东莞腔] sia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以遮麻三開平聲開口三等jajĭ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