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联
词语释义
毗连。
词语解释
毗连。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序》:“是以咽喉控制,闭门可以谈兵;脉络毗联,陆地可使则壤,坐见千里,袵接远古,是公之史学。”
引证解释
⒈ 毗连。
引清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是以咽喉控制,闭门可以谈兵;脉络毗联,陆地可使则壤,坐见千里,袵接远古,是公之史学。”
毗联的网络释义
毗联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田,比声。本义:人脐)
(2) 人的肚脐 ?
(3) 春秋时鲁国城邑名
五年,春,城毗。——《春秋》
动词
(1) 通“弼”。辅助,从旁协助
辅毗安顺。——《太尉刘宽碑》
为国毗辅。——《绥民校尉熊君碑》
(2) 又如:毗助(毗佐、毗奉、毗辅、毗翼。辅助);毗益(辅助;助益);毗赞(辅佐;襄助)
(3) 邻连,与…相邻 。如:毗联(毗连)
(4) 附和
天之方懠,无所夸毗。——《诗·大雅》。朱熹集传:“夸,大也;毗,附也。”
(5) 通“裨”。增益
轧言及政事,多所毗补。——《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i2 [梅县腔] pi2 [宝安腔] pi2 [客英字典] pi2 [海陆丰腔] pi2 [客语拼音字汇] pi2
◎ 潮州话:b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详细解释动词 (1) (会意。从耳,从丝。战国文字,中间是耳,两边是丝相联。本义:连结) (2) 同本义 聯,连也。从耳,耳连于颊也。从糸,糸连不绝也。会意。——《说文》。段注:“ 周人用联字, 汉人用连字,古今字也。” 三曰官联,以会官治。——《周礼·天官·大宰》。司农注:“连事通职,相佐助也。” 聯,聯绵不绝也。——《声类》。按,凡联续、联合、牵联、结联字,经传皆以连为之。 联袂度危桥,萦回出林杪。——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3) 又如:联垂(一种发式。周围头发梳成许多根细辫子);联襟(即连襟。姊妹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联缀(连系,联集在一块);联珠(连串的珍珠);联华(花开并蒂);联裾(联袂) (4) 联合;联系 臣恐羌复结联他种,宜未及然为之备。——《汉书·赵充国传》 三曰联兄弟。——《周礼·大司徒》。注:“犹合也。” 联名请益王即位。—— 清· 吴研人《痛史》 (5) 又如:联衔(联合签具职衔名位);联拳(群聚的样子);联屯(联合屯兵);联事(联合处理事务);联步(同行);联带(谓互相挈带或联系);联姻,联婚(结亲);联吏(同僚);联曹(同在一署任职);联职(同事);联大(联合国组织的大会。简称联大);联合战线(协力合作。如:甲国与乙国因利害关系相同,团结一致对抗第三者,以求贯彻某种目的。也称统一战线);联教组织(“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简称,又称教科文组织);联营公司(与其他公司发生经营关系的公司,其关系或为隶属,或为共同管理,或为同受控制) (6) 缝 穿了一件新联的洁白湖绸道袍。——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7) 又如:一件新联的道袍 名词 对联 。如:春联;门联;贺联;挽联;联牌(刻有对联的木牌) 量词 对;双 。如:联单,联票(一式数纸相联的单据) 英文翻译connect, join; associate, ally
方言集汇◎ 粤语:lyun4
宋本广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