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德

yù dé [ yu de]
注音 ㄩˋ ㄉㄜˊ

词语释义

修养德性。

词语解释

  1. 修养德性。

    南朝 宋 颜延之 《皇太子释奠会作诗》:“禀道毓德,讲艺立言。” 南朝 梁 刘孝标 《辨命论》:“皆毓德於衡门,并驰声於天地。”《隋书·房陵王勇传》:“太子毓德东宫,左右何须强武?”

引证解释

⒈ 修养德性。

南朝宋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禀道毓德,讲艺立言。”
南朝梁刘孝标《辨命论》:“皆毓德於衡门,并驰声於天地。”
《隋书·房陵王勇传》:“太子毓德东宫,左右何须强武?”

毓德的网络释义

毓德

  • 毓德,汉语词语,
  • 拼音:yù dé
  • 指修养德性。
  • 汉字详情

    [yu]
    部首: 511
    笔画: 14
    五笔: TXGQ
    五行:
    仓颉: OYYIU
    四角: 807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生育,养育

    按此字当别为正篆,训生养草木也。

    毓,长也,稚也。——《广雅》

    以毓草木。——《周礼·大司徒》

    园圃毓草木。——《周礼·太宰》

    则孕毓根核。——《汉书·五行志》

    丰圃草以毓兽。——班固《东都赋》

    (2) 孕育

    黩则生怨,怨则毓灾。——《国语》

    英文翻译

    give birth to; bring up, educate

    方言集汇

    ◎ 粤语:juk1
    ◎ 客家话:[梅县腔] juk7 [宝安腔] juk7 [客语拼音字汇] yug5 [台湾四县腔] juk7 [客英字典] juk7 [海陆丰腔] r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余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jĭukjuk
    [de]
    部首: 303
    笔画: 15
    五笔: TFL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OJWP
    四角: 2423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彳( chì),惪( )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2) 同本义

    德,升也。——《说文》

    君子德车。——《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

    (3) 感激

    然则德我乎。——《左传·成公三年》

    (4) 通“得”。取得,获得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四十九章》

    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墨子·节用上》

    名词

    (1) 道德,品行

    德,德行。——《篇海类编》

    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周礼·地官》注

    德何如可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

    六三德。正直、刚克、柔克也。——《书·洪范》。注:“至德,敏德,孝德也。”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三国志·诸葛亮传》

    无德不贵,无能不官。——《荀子·王制》

    (2) 又如:德薄(德行浅薄);德望(品德与名誉);德器(德行器量);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德薄望浅(谦词。品德低下,名望轻微);德门(能恪遵礼教道德的人家);德誉(道德声誉);德馨(道德芳馨);德艺(道德与才艺);德操(道德操行)

    (3) 恩惠;恩德

    是不敢倍德畔施。——《战国策·秦策》。注:“恩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德施(恩惠;恩泽);德惠(德泽恩惠)

    (5) 仁爱;善行 。如:德意(善意);德政(良好的政治措施或政绩);德法(儒家谓合乎仁德的礼法);德厚(仁厚)

    (6) 心意 。如:同心同德

    (7) 福

    百姓之德也。——《礼记·哀公问》

    英文翻译

    ethics, morality, virtue

    方言集汇

    ◎ 粤语:dak1
    ◎ 客家话:[陆丰腔] det7 [客英字典] det7 [台湾四县腔] det7 [梅县腔] det7 [海陆丰腔] det7 [客语拼音字汇] ded5 [沙头角腔] diet7 [宝安腔] det7 [东莞腔] de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五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多則德開入聲開口一等təkt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