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螫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毒虫等刺人或动物。
《鬼谷子·权》:“螫虫之动也,必以毒螫。”《淮南子·说山训》:“贞虫之动以毒螫,熊羆之动以攫搏,兕牛之动以觝触,物莫措其所脩而用其所短也。” 唐 韩愈 《永贞行》:“蛊虫群飞夜扑灯,雄虺毒螫堕股肱。”
指毒汁、毒素。
唐 元稹 《蛒蜂》诗序:“蛒,蜂类而大,巢在褰鼻蛇穴下,故毒螫倍诸蜂蠆。”
毒害;危害。
汉 班固 《白虎通·谏诤》:“民蒙毒螫。”《明史·黄尊素传》:“柴栅既固,毒螫谁何。”
指毒害人的行为。
《史记·律书》:“喜则爱心生,怒则毒螫加,情性之理也。” 汉 班固 《西都赋》:“流大 汉 之愷悌,盪亡 秦 之毒螫。”
犹毒辣。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况于廷杖虽除,诗案史祸,较诸廷杖毒螫百倍。”
引证解释
⒈ 谓毒虫等刺人或动物。
引《鬼谷子·权》:“螫虫之动也,必以毒螫。”
《淮南子·说山训》:“贞虫之动以毒螫,熊羆之动以攫搏,兕牛之动以觝触,物莫措其所脩而用其所短也。”
唐韩愈《永贞行》:“蛊虫群飞夜扑灯,雄虺毒螫堕股肱。”
⒉ 指毒汁、毒素。
引唐元稹《蛒蜂》诗序:“蛒,蜂类而大,巢在褰鼻蛇穴下,故毒螫倍诸蜂蠆。”
⒊ 毒害;危害。
引汉班固《白虎通·谏诤》:“民蒙毒螫。”
《明史·黄尊素传》:“柴栅既固,毒螫谁何。”
⒋ 指毒害人的行为。
引《史记·律书》:“喜则爱心生,怒则毒螫加,情性之理也。”
汉班固《西都赋》:“流大汉之愷悌,盪亡秦之毒螫。”
⒌ 犹毒辣。
引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况于廷杖虽除,诗案史祸,较诸廷杖毒螫百倍。”
毒螫的网络释义
毒螫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dú
名词
(1) (会意。从屮(象草木初生),毒声。本义:毒草滋生)
(2) 毒物;毒药
毒,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说文》
聚毒药,以共医事。——《周礼·医师》
(3) 又如:服毒;下毒;毒汁,毒矢(毒箭);毒尽癍回(出天花后身上的癍痕消退);毒女(染有病毒的女子);毒熨(用药物熨贴毒病患处以治疗);毒弩(发射毒箭的弩弓);毒虺(毒蛇,毒虫);毒恶(指有毒的生物。如:毒蛇、蝎子等);毒蝮(指蝮蛇);毒螫(指毒汁、毒素)
(4) 祸患,祸害 。如:毒患(祸患);毒乱(祸乱);毒浪(恶浪。比喻动乱,灾难)
(5) 苦;苦痛
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书·汤诰》。孔传:“荼毒,苦也,不能堪忍虐之甚。”
(6) 罪恶 。如:毒乱(为恶作乱;破坏扰乱)
(7) 姓
动词
(1) 毒害
或同系,情罪重者反出在外,而轻者、无罪者罹其毒。——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毒老鼠;毒人(毒害别人);毒化(利用毒品残害人们。亦指用落后反动思想腐蚀人们);毒瘾(吸毒的癖好。因吸毒而失业,贫穷潦倒);毒钩(指某些动物尾部能注射毒液的钩针刺)
(3) 伤害;危害 。如:毒祸(危害;伤害);毒螫(毒害;危害);毒贼(残害,伤害)
(4) 怨恨,憎恨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5) 又如:毒情(怨仇);毒恨(痛恨;憎恨);毒苦(怨恨);毒孽(犹痛恨);毒情(犹冤仇)
(6) 通“督”。治理
以此毒天下。——《易·师》
形容词
(1) 有毒的;恶性的
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如:毒卉(毒草);毒虫(使人害病的虫);毒蝤(有毒的梭子蟹);毒鱼口(也称便毒、横痃,指各种性病的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毒蛇螫手,壮士解腕(喻为全局忍痛割让局部);毒孽(深重的罪孽);毒病(恶性病症);毒症(毒病);毒肿(毒性肿块);毒疮(恶性疮疡);毒利(恶疾)
(3) 厚;多 。如:毒赋(繁重的赋税);毒炽(毒气盛炽)
(4) 暴烈;猛烈 。如:毒毒(酷烈);毒燎(烈火)
(5) 指极盛的热气 。如:毒暑(酷热的夏天)
(6) 厉害;甚于
有九折坂,夏则凝冰,冬则毒寒。——《水经注·河水》
(7) 又如:毒严(严寒)
(8) 狠;狠毒 。如:毒着儿(毒手;毒辣的法子);毒切(狠毒严酷);毒恶(狠毒凶恶);毒口(恶毒的语言)
dài
(1) 古同“玳”,玳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tuk8 [沙头角腔] tuk8 [客英字典] tuk8 [海陆丰腔] tuk8 teu6 [东莞腔] tuk8 [台湾四县腔] tuk8 teu5 [客语拼音字汇] teu4 tug6 [宝安腔] tuk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毒 | 徒沃 | 定 | 沃 | 入聲 | 沃 | 開口一等 | 冬 | 通 | duuk/dvk | dʰuok |
详细解释
动词
(1) 毒虫或毒蛇咬刺
自后人有为蜂螫者,挪芋梗傅之则愈。——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螫手(咬手);螫刺(扎,刺);螫毒(蜂、蝎等以尾针螫刺行毒。比喻毒害);螫噬(毒虫刺人和野兽咬人);螫虫(尾部有毒针可刺人的虫)
(3) 因恼怒而加害
有刑法而死,无螫毒,故奸人服。——《韩非子·用人》
(4) 又如:螫搏(螫刺和攫取。毒害人民);螫蝎(用毒刺刺人的蝎子。比喻可怖的事或狠毒的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sit7 [沙头角腔] sit7 [客英字典] sit7 [海陆丰腔] sit7 (diau1) [客语拼音字汇] cid5 xiag5 [台湾四县腔] sit7 (diau1) [梅县腔] si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釋 | 施隻 | 書 | 昔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三等 | 梗 | 清 | ɕĭɛk | sje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