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刺

dú cì [ du ci]
注音 ㄉㄨˊ ㄘˋ

词语释义

毒刺 dúcì

(1) 动物或植物体上像针一样有毒的器官

poison antenna

词语解释

  1. 蜂、蝎等尾端能注射毒液的针刺。

    南朝 梁简文帝 《六根忏文》:“毒刺争兴,恶虵竞起。” 杨朔 《潼关之夜》:“像是黄蜂的毒刺,这几句话刺痛我的心。”

  2. 辛辣嘲讽。

    李商隐 《碧城》诗之三“《武皇内传》分明在” 清 冯浩 笺注:“若以 武皇 为定指 明皇 ,则 杨妃 之事,先后诗人彰之篇什,即本集中明讥毒刺不一而足,何独於此而必隐约出之哉?”

引证解释

⒈ 蜂、蝎等尾端能注射毒液的针刺。

南朝梁简文帝《六根忏文》:“毒刺争兴,恶虵竞起。”
杨朔《潼关之夜》:“像是黄蜂的毒刺,这几句话刺痛我的心。”

⒉ 辛辣嘲讽。

李商隐《碧城》诗之三“《武皇内传》分明在” 清冯浩笺注:“若以武皇为定指明皇,则杨妃之事,先后诗人彰之篇什,即本集中明讥毒刺不一而足,何独於此而必隐约出之哉?”

毒刺的国语词典

昆虫中,如蜜蜂、蝎等,其尾端有针刺,螫人畜时,能注射毒液,称为「毒刺」。

毒刺的网络释义

毒刺

  • 《毒刺》是广西电影制片厂出品的谍战电视剧,由高进军执导,温峥嵘、徐僧、张志坚,杨树泉主演。
  • 该片讲述了在临近解放战争尾声,地下工作者与国民党特务之间斗智斗勇,拼死周旋的故事。
  • 该剧于2011年1月10日在天津影视频道播出,2012年3月5日在广西卫视上星播出。
  • 毒刺 (汉语词语)

  • 毒刺dúcì
  • [poison antenna] 动物或植物体上像针一样有毒的器官
  • (1).蜂、蝎等尾端能注射毒液的针刺。
  • 南朝 梁简文帝 《六根忏文》:“毒刺争兴,恶虵竞起。”
  • 杨朔 《潼关之夜》:“像是黄蜂的毒刺,这几句话刺痛我的心。”
  • (2).辛辣嘲讽。
  • 李商隐 《碧城》诗之三“《武皇内传》分明在” 清 冯浩 笺注:“若以 武皇 为定指 明皇 ,则 杨妃 之事,先后诗人彰之篇什,即本集中明讥毒刺不一而足,何独於此而必隐约出之哉?”
  • telson (蝎类)
  • 毒刺的翻译

    英语: venomous sting

    毒刺造句

    毒刺贯穿了座舱罩,但没刺到夸里奇。
    岳峰在获悉这个大秘密之后,立即打消了去媛家借书的念头,但随着他的抽茧剥丝,心中那个可怕的想法愈加浓烈,便仿佛一根刺进心脏中的毒刺,令他寝食难安。
    对哺乳动物来说,卵生和长有毒刺是很少见的。
    你们还称其为结尾的"毒刺"吗,类似于结尾部分的切分音。
    普莱斯队长索普!拿“毒刺”把那直升机轰下来!快!
    这些魔王目射红光,磨牙吮血,手持图腾、魔剑、钢叉、铁钩、毒刺,凶猛霸道,杀气腾腾。
    石鱼也许是世界上最毒的鱼类。石鱼以小鱼小虾为食,它身上致命的毒刺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
    毒刺的升级版本,阔剑装备了两个发射穿甲弹的战术火箭发射器以及一个对空轨迹枪。他是无可匹敌的地面攻击平台。
    双足飞龙是一种庞大、有鳞的野兽,还长着翅膀和一根毒刺。
    蜂媒蝶使,虽说蜜蜂是花的最出色媒婆,可它的形象较蝴蝶而言就逊色多了,而且它还有那尾部的毒刺让人所惧怕。
    加斯索普,再拿一支“毒刺”轰它!看它是否能过关!
    身上因拥有像狮子鬃毛般外张毒刺而得名的红狮子鱼,是一种多刺的掠食鱼种,牠原本栖息在南太平洋、印度洋与红海海域。
    红狮子鱼褐白相间的条纹真是为它的毒刺锦上添花。
    只有那个眼皮闭着眼珠乱转和青蔷说满屋子都是人影两点,比较符合番木鳖中毒刺激中枢神经的症状。
    之后,里根政府送给穆斯林游击队毒刺式导弹,使用这种导弹,他们成功地压制了苏联的直升机。
    任一种蝎目的蜘蛛类节肢动物,生活在温暖,干燥地区,身体呈节状,有一个直立带毒刺的尾巴。
    夏日的热浪席卷人心,蒸腾欲望,星耀却依然平静,如深流的静水,“女性天生需要呵护,她们原本都是美丽的花朵,只是因为世界的残酷才长出了毒刺或者无法存活下去。”。
    另外如蜜蜂、蝎子的毒刺,桑毛虫、松毛虫的毒毛刺入皮肤也会引发病症。
    那些毒刺团的隐秘成员点头会意,冲着魏水之露出一抹笑容。
    众多的青色藤蔓舞动着巨大的绿叶,每一根青藤之上还长了许多带着毒刺细毛的黑色枝蔓,不断蔓延生长。

    汉字详情

    dú,dài [du,dai]
    部首: 511
    笔画: 9
    五笔: GXGU
    姓名学:
    仓颉: QMWYI
    四角: 5075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屮(象草木初生),毒声。本义:毒草滋生)

    (2) 毒物;毒药

    毒,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说文》

    聚毒药,以共医事。——《周礼·医师》

    (3) 又如:服毒;下毒;毒汁,毒矢(毒箭);毒尽癍回(出天花后身上的癍痕消退);毒女(染有病毒的女子);毒熨(用药物熨贴毒病患处以治疗);毒弩(发射毒箭的弩弓);毒虺(毒蛇,毒虫);毒恶(指有毒的生物。如:毒蛇、蝎子等);毒蝮(指蝮蛇);毒螫(指毒汁、毒素)

    (4) 祸患,祸害 。如:毒患(祸患);毒乱(祸乱);毒浪(恶浪。比喻动乱,灾难)

    (5) 苦;苦痛

    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书·汤诰》。孔传:“荼毒,苦也,不能堪忍虐之甚。”

    (6) 罪恶 。如:毒乱(为恶作乱;破坏扰乱)

    (7) 姓

    动词

    (1) 毒害

    或同系,情罪重者反出在外,而轻者、无罪者罹其毒。——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毒老鼠;毒人(毒害别人);毒化(利用毒品残害人们。亦指用落后反动思想腐蚀人们);毒瘾(吸毒的癖好。因吸毒而失业,贫穷潦倒);毒钩(指某些动物尾部能注射毒液的钩针刺)

    (3) 伤害;危害 。如:毒祸(危害;伤害);毒螫(毒害;危害);毒贼(残害,伤害)

    (4) 怨恨,憎恨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5) 又如:毒情(怨仇);毒恨(痛恨;憎恨);毒苦(怨恨);毒孽(犹痛恨);毒情(犹冤仇)

    (6) 通“督”。治理

    以此毒天下。——《易·师》

    形容词

    (1) 有毒的;恶性的

    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如:毒卉(毒草);毒虫(使人害病的虫);毒蝤(有毒的梭子蟹);毒鱼口(也称便毒、横痃,指各种性病的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毒蛇螫手,壮士解腕(喻为全局忍痛割让局部);毒孽(深重的罪孽);毒病(恶性病症);毒症(毒病);毒肿(毒性肿块);毒疮(恶性疮疡);毒利(恶疾)

    (3) 厚;多 。如:毒赋(繁重的赋税);毒炽(毒气盛炽)

    (4) 暴烈;猛烈 。如:毒毒(酷烈);毒燎(烈火)

    (5) 指极盛的热气 。如:毒暑(酷热的夏天)

    (6) 厉害;甚于

    有九折坂,夏则凝冰,冬则毒寒。——《水经注·河水》

    (7) 又如:毒严(严寒)

    (8) 狠;狠毒 。如:毒着儿(毒手;毒辣的法子);毒切(狠毒严酷);毒恶(狠毒凶恶);毒口(恶毒的语言)

    dài

    (1) 古同“玳”,玳瑁。

    英文翻译

    poison, venom; poisonous

    方言集汇

    ◎ 粤语:duk6
    ◎ 客家话:[梅县腔] tuk8 [沙头角腔] tuk8 [客英字典] tuk8 [海陆丰腔] tuk8 teu6 [东莞腔] tuk8 [台湾四县腔] tuk8 teu5 [客语拼音字汇] teu4 tug6 [宝安腔] tu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沃入聲開口一等duuk/dvkdʰuok
    cì,cī [ci]
    部首: 208
    笔画: 8
    五笔: GMIJ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DBLN
    四角: 52900

    详细解释

    (1) 激烈的撞击或爆炸声 。如:刺的一声,他滑了一个跟头

    (2)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刀,朿( )声。本义:扎入,用尖利的东西刺)

    (2) 同本义

    君杀大夫曰刺。刺,直伤也。——《说文》

    刺,杀也。——《尔雅》

    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周礼·司刺》

    夫专诸之刺 王僚也,慧星袭月。——《战国策·魏策》

    (3) 又如:刺焚(刺股、焚膏之略词,比喻刻苦攻读);刺子(暗剑);刺心(以刀等刺进心脏。喻刺痛内心);刺血(刺手指出血。表示虔诚的一种苦行);刺臂(古代一种黥刑,在犯者臂部刺字;刺臂出血,用以盟誓)

    (4) 讽刺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讥刺(讥讽);刺邪(讽刺邪恶);刺戒(讥刺告戒);刺美(讽刺邪恶,赞扬美好)

    (6) 杀。古时君杀大夫叫刺

    经刺公子偃。——《左传·成公十六年》。注:“ 鲁杀大夫皆言刺。”

    刺怀公于 高梁。——《国语·晋语》

    (7) 又如:刺斫(刺杀);刺虎(杀虎)

    (8) 指责、揭发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9) 又如:刺举(检举;谓检举奸恶,举荐有功);刺打(斥责。方言)

    (10) 探取;采取

    刺六经中作王制。——《史记·封禅书》

    (11) 又如:刺取(采取,选用);刺问(探问);刺答(拜访答问)

    (12) 刺探;侦探

    至公车刺取。——《汉书·丙吉传》

    (13) 又如:刺事(打探事情);刺取(刺探);刺候(刺探侦察)

    (14) 插入;钻进 。如:刺天(冲入天空)

    (15) 刺激;刺射 。如:刺干(刺激);刺闹(发痒);刺恼(刺挠。烦恼;难受)

    (16) 刺绣(一种美术工艺) 。如:刺文(犹刺绣);刺凤描鸾(谓刺绣)

    名词

    (1) 泛指尖利如针之物 。如:刺竹(一种多刺的竹);刺儿(尖锐像针的东西);刺莓(有刺的野生莓子)

    (2) 名帖

    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宗臣《报刘一丈书》

    (3) 又如:刺呼(名片上所写的姓名);刺纸(犹名片);刺请(以名刺邀请)

    (4) 兵器的锋刃 。如:刺兵(古代兵器,矛属)

    (5) 旁边 。如:刺斜(旁边);刺邪里,刺斜(旁边)

    (6) 另见

    英文翻译

    stab; prick, irritate; prod

    方言集汇

    ◎ 粤语:ci3 cik3 sik3
    ◎ 客家话:[宝安腔] ciuk7 | ci5 [梅县腔] ze5 ciuk7 lak7 [台湾四县腔] ciuk7 cih5 [客英字典] cih5 ciuk7 cu5 [东莞腔] ci5 [海陆丰腔] ciuk7 cih5 [客语拼音字汇] ci4 cug5 qiag5 qiug5 [陆丰腔] ciuk7
    ◎ 潮州话:ceng3 (tshùrng 旧时:tshǹg) ci3 (chhì)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寘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七賜支A開去聲開口三等支Achieh/ciehtsʰĭe

    毒刺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