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魄

yì pò [ yi po]
注音 一ˋ ㄆㄛˋ

词语释义

英灵。

词语解释

  1. 犹英灵。语出《楚辞·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清 黄景仁 《东阿项羽墓》诗:“昔奠絮酒 乌江 头,知君毅魄羞江流。” 清 丘逢甲 《夏夜追话旧事》诗:“如闻 鹿耳 鯤身 畔,毅魄三更哭义旗。” 郭沫若 《由葛录亚想到夏完淳》:“束发从军,死为毅魄。”

引证解释

⒈ 犹英灵。

语出《楚辞·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清黄景仁《东阿项羽墓》诗:“昔奠絮酒乌江头,知君毅魄羞江流。”
清丘逢甲《夏夜追话旧事》诗:“如闻鹿耳鯤身畔,毅魄三更哭义旗。”
郭沫若《由葛录亚想到夏完淳》:“束发从军,死为毅魄。”

毅魄的网络释义

毅魄

  • yì pò ㄧˋ ㄆㄛˋ
  • 毅魄
  • 犹英灵。语出《楚辞·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清 黄景仁 《东阿项羽墓》诗:“昔奠絮酒 乌江 头,知君毅魄羞江流。” 清 丘逢甲 《夏夜追话旧事》诗:“如闻 鹿耳 鲲身 畔,毅魄三更哭义旗。” 郭沫若 《由葛录亚想到夏完淳》:“束发从军,死为毅魄。”
  • 汉字详情

    [yi]
    部首: 433
    笔画: 15
    五笔: UEM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YOHNE
    四角: 0724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殳,“殳”指兵器。本义:意志坚强、果断)

    (2) 同本义

    毅,有决也。——《说文》

    毅,强而能断也。——《论语·泰伯》

    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性严毅。——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毅武(刚强勇武);毅烈(刚毅节烈)

    (4) 坚决

    心毅,则憎心见于下。——《韩非子·八说》

    杀敌为果,致果为毅。——《左传》

    (5) 又如:毅色(严肃坚决的神态)

    (6) 残忍,残酷

    强忍犯义,毅也。——《国语·楚语下》

    英文翻译

    resolute, decisive, firm, persist

    方言集汇

    ◎ 粤语:ngai6
    ◎ 客家话:[梅县腔] ngi5 [宝安腔] ngi3 [东莞腔] ji3 [海陆丰腔] ngi6 [客语拼音字汇] ngi4 [台湾四县腔] ngi5 [客英字典] ng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八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魚旣微開去聲開口三等ŋĭəingioih/ngioy
    [po]
    部首: 903
    笔画: 14
    五笔: RRQ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AHUI
    四角: 2661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鬼,白声。从鬼的字,常与灵魂、鬼怪有关。本义:阴神,迷信的人指依附于人的身体而存在的精神)

    (2) 同本义,有别于可游离于人体之外的魂

    魄,阴神也。——《说文》

    人生始化曰魄。——《左传·昭公七年》。注:“形也,既生魄,阳曰魂。疏:附形之灵为魄。”

    其魄兆于民矣。魄意之精也。——《国语·晋语》

    魄也者,鬼之盛也。——《礼记·祭义》。注:“耳目之聪明为魄。”

    忽魂悸以魄动。——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魂魄(迷信者指附在人体内可以游离出去的精神);心魄(心灵);丧魂落魄;魄荡魂飞(魄散魂消、魄散魂飞等都形容惊恐万状);魄心(灵魂)

    (4) 引申为人的形体

    人之精气曰魂,形体曰之魄。——《太平御览》引《礼记外传》

    (5) 精神;气质;神气 。如:魄虑(神思,意念);魄光(喻人的精神)

    (6) 精力;胆识 。如:气魄;体魄

    (7) 通“霸”。月出月没的微光

    惟三月哉生魄。——《书·康诰》

    月未望则载魄于西,既望则终魄于东。——《法言·五百》

    (8) 又如:魄蜍(传说月亮中的蟾蜍);魄宝(魄渊。月亮);魄兔(传说中指月中的兔)

    (9) 通“粕”。糟粕,酒滓

    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庄子·天道》

    英文翻译

    vigor; body; dark part of moon

    方言集汇

    ◎ 粤语:bok3 paak3 tok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ak7 [东莞腔] pak7 [海陆丰腔] pak7 [梅县腔] pak7 [台湾四县腔] pak7 [陆丰腔] pak7 [宝安腔] pak7 [客语拼音字汇] pag5 [客英字典] pa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九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他各鐸開入聲開口一等thaktʰɑ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