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姨婆
(1) 母亲的姐妹
(2) 一般称父母的姨母
词语解释
一般称父母的姨母。亦以称母亲的姐妹。犹姨母。
《清平山堂话本·洛阳三怪记》:“ 潘松 道:‘甚荷姨婆见爱。’”
引证解释
⒈ 一般称父母的姨母。亦以称母亲的姐妹。犹姨母。
引《清平山堂话本·洛阳三怪记》:“潘松道:‘甚荷姨婆见爱。’”
姨婆的国语词典
称谓:(1) 称外祖母、祖母的姊妹。(2) 传统妇女对丈夫姨母的称呼。
姨婆的网络释义
姨婆
姨婆的翻译
姨婆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女,夷声。本义:妻子的姐妹)
(2) 同本义
姨,妻之女弟同出为姨。——《说文》
妻之姊妹同出为姨。——《尔雅》
蔡哀侯曰吾姨也。——《左传·庄公十年》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诗·卫风·硕人》。 毛传:“妻之姊妹曰姨。”
其妻又吾姨也。——晋· 潘安《寡妇赋》
(3) 又如:姨夫(妻的姊妹夫;又两男共狎一妓,彼此互称姨夫)
(4) 母之姊妹
继室以其侄,穆姜之姨子也。——《左传》。 孔颖达疏:“据父言之,谓之姨,据子言之,当谓之从母,但子效父语,亦呼为姨。”
(5) 又如:姨丈人(妻之姨夫);姨弟(姨表弟)
(6) 父亲的小老婆;庶母
母之姊妹曰姨。——《释名》
其父之侧庶,亦称姨者,姨本姊妹同事一夫之称,后世无媵之礼,而侧庶实与媵比,故虽非母姊妹,而得借比称之。——翟灏《通俗篇》
(7) 又如:姨姨(称父之妾;称所亲狎的妓女);姨夫钱(可供循环挪用的他人的钱财)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2 [东莞腔] ji2 [客英字典] ji2 [陆丰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yi2 [台湾四县腔] ji2 [沙头角腔] ji2 [宝安腔] ji2 [海陆丰腔] ri2
◎ 潮州话: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姨 | 以脂 | 以 | 脂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脂A | 止 | jii/ji | zĭɛn |
详细解释
(1) (形声。从女,波声。本义:舞貌)
(2) 舞
婆娑,舞也。——《尔雅》
(3) 盘旋;停留
婆娑虖术艺之场,休息虖篇籍之囿。——《汉书》
(4) 分散;扶疏
风鸿洞而不绝兮,优娆娆以婆娑。——《文选·王褒·洞箫赋》
(5) 舒展
醉时眠石上,肢体自婆娑。——唐· 姚合《游河阳河岸》
名词
(1) 年老的妇人 。如:苦口婆心;婆老(老太婆和老头子的合称);婆儿(年老的妇人);婆儿气(老婆子的脾气与作风)
(2) 旧指从事某些职业的妇女 。如:接生婆;媒婆;婆官(女巫);婆塞(和尚);产婆
(3) 已婚妇女,妻 。如:婆姨;婆娘(女人。含贬意);老婆;家主婆;婆子(妻,老婆);婆老(老婆子和老头子)
(4) 丈夫的母亲 。如:公婆;婆婆
(5) 祖母 。如:太婆;外婆;伯婆;婆婆(方言。奶奶)
(6) 母
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乐府诗集·佚名·折杨柳枝歌》
(7) 古代广西少数民族对老人的称谓
婆,男亦称婆。——《正字通》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po2 [海陆丰腔] po2 [客语拼音字汇] po2 [台湾四县腔] po2 [客英字典] po2 [宝安腔] po2 [沙头角腔] po2 [陆丰腔] po3 [东莞腔] po2
◎ 潮州话:pua5(phuâ) bo5(pô) po5(phô)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婆 | 薄波 | 並 | 戈一合 | 平聲 | 歌 | 合口一等 | 戈 | 果 | bua | bʰu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