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最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古代考核政绩或军功,下等称为“殿”,上等称为“最”。
《汉书·宣帝纪》:“其令郡国岁上繫囚以掠笞若瘐死者所坐名、县、爵、里,丞相御史课殿最以闻。” 颜师古 注:“凡言殿最者:殿,后也,课居后也;最,凡要之首也,课居先也。”《文选·班固<答宾戏>》:“虽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犹无益於殿最也。” 李善 注引《汉书音义》:“上功曰最,下功曰殿。”《魏书·食货志》:“劝课农耕,量校收入,以为殿最。”
泛指等级的高低上下。
晋 陆机 《文赋》:“考殿最於錙銖,定去留於毫芒。”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三》:“职无殿最,皆朝廷之吏,何恩怨也。”
考课;评比。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又非在职之要务,殿最之急事。” 宋 王禹偁 《长洲县令厅记》:“小则惩之以殿最,大则惧之以刑法。” 清 钱谦益 《中极殿大学士孙公行状》:“公亲按营部,短衣教演,初有赏无罚,既而赏罚参用,因以殿最诸将。” 清 李渔 《慎鸾交·品花》:“往常的花案都出於贪夫之手……如今公论出於我辈,就要认真殿最一番,各秉至公,定其优劣,这才成得一张花案。”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考核政绩或军功,下等称为“殿”,上等称为“最”。
引《汉书·宣帝纪》:“其令郡国岁上繫囚以掠笞若瘐死者所坐名、县、爵、里,丞相御史课殿最以闻。”
颜师古注:“凡言殿最者:殿,后也,课居后也;最,凡要之首也,课居先也。”
《文选·班固<答宾戏>》:“虽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犹无益於殿最也。”
李善注引《汉书音义》:“上功曰最,下功曰殿。”
《魏书·食货志》:“劝课农耕,量校收入,以为殿最。”
⒉ 泛指等级的高低上下。
引晋陆机《文赋》:“考殿最於錙銖,定去留於毫芒。”
清侯方域《豫省试策三》:“职无殿最,皆朝廷之吏,何恩怨也。”
⒊ 考课;评比。
引晋葛洪《抱朴子·道意》:“又非在职之要务,殿最之急事。”
宋王禹偁《长洲县令厅记》:“小则惩之以殿最,大则惧之以刑法。”
清钱谦益《中极殿大学士孙公行状》:“公亲按营部,短衣教演,初有赏无罚,既而赏罚参用,因以殿最诸将。”
清李渔《慎鸾交·品花》:“往常的花案都出於贪夫之手……如今公论出於我辈,就要认真殿最一番,各秉至公,定其优劣,这才成得一张花案。”
殿最的网络释义
殿最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击声)
(2) 古代泛指高大的房屋,后专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大厅
殿,堂之高大者也。——《说文古本考》
苍鹰搏击于殿上。——《战国策·魏策》
王子皇孙,辞楼下殿。——杜牧《阿房宫赋》
中绘殿阁,类兰若(佛寺)。——《聊斋志异》
有举孝子者先上殿。——《汉书·黄霸传》
浮屠北有佛殿一所。——《洛阳伽蓝记·永宁寺》
(3) 又如:宫殿(泛指帝王居住的高大华丽的房屋);殿陛(帝王宫殿的台阶。借指朝廷);殿直(在宫殿中值勤的人);殿使(皇帝派遣的使臣);殿脚人(即“殿脚女”。相传隋炀帝巡游江都时,乘龙舟,选美女一千人牵彩缆挽龙舟,号为“殿脚女”);殿兵(后军)
(4) 帝王宸居 。如:殿省(宫廷与台省。亦指朝廷上下。殿指皇帝的居所);殿院(宫内的殿和院);殿舍(皇宫;佛殿)
(5) 殿试 。如:殿元(状元的别称);殿榜;殿罚(亦称殿举。因科举考试成绩很差而被取消应试资格)
(6) 亦用作帝、后的代称 。如:三殿:指太上皇、皇太后、皇帝
形容词
(1) 最后,最下
殿,后也。——《广雅》
奔而殿。——《论语·雍也》。集解引马注:“殿在军后。前曰启,后曰殿。”
大殿。——《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注:“殿,后军也。”
(2) 又如:殿最(古代考核政绩或军功的差等,下等称为“殿”,上等称为“最”)
动词
(1) 镇抚,镇守
殿天子之邦。——《诗·小雅·采菽》
(2) 又如:殿邦(安邦定国)
(3) 定,评定
莅之者进不能课其能,退不能殿其不能,才不才一也。——唐· 白居易《江州司马厅记》
(4) 殿后,压阵
孟之反不伐,奔而殿。——《论语·雍也》
命李进诚将三千人殿其后。——《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二年》
(5) 停,停止
依十二章不枉法例决五十七下,罪经释免,须殿三年,殿期已满。——《元典章新集》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tien5 [陆丰腔] tian6 [东莞腔] ten3 [宝安腔] ten3 [客英字典] tien5 [海陆丰腔] tien6 [客语拼音字汇] tian4 [沙头角腔] tien5 [台湾四县腔] tien5
◎ 潮州话:doiⁿ7 [揭阳、潮阳]daiⁿ7 ,diang6 [潮州]diêng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電 | 堂練 | 定 | 先開 | 去聲 | 霰 | 開口四等 | 山 | 先 | dʰien | denh/den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冃(
),从取。本义:冒犯夺取)(2) 同本义
最,犯而取之。从曰,从取。会意。
公既诸将一禀睿筭,与贼遌,最,遂下之。——明· 刘三吾《许国襄简王公神道碑铭》
(3) 聚,聚合
得其常心,物所为最之哉?——《庄子·德充符》
冬收五藏,最万物。——《管子·禁藏》。注:“最,聚也。”
民举所最粟。——《管子·地数》
(4) 总计;合计
最其行能,多不及中。——《潜夫论》
形容词
(1) 古代考核政绩或军功时划分的等级,以上等为最。跟“殿”相对
犹无益于殿最也。——班固《答宾戏》。注:“上功曰最。”
有里课之,最者,赐田典日旬。——《睡虎地秦墓竹简·厩苑律》
(2) 又如:最吏(表现特别,考绩最优的官吏);最尤(特异,突出);最吏(考绩优秀的官吏);最殿(功绩最劣等者);最课(官吏考课的最高成绩)
副词
(1) 假借为“绝”。表示程度,相当于“极”、“尤”
秦之水泔最而稽。——《管子·水地》。注:“绝也。”
中侯仍拜稽首受最。——《尚书》。注:“要言也。”
最从高帝。——《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索隐:“都凡也。”
最下者与之争。——《史记·货殖列传》
最爱湖东行不足。——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最著前。(排在最前头。著,居于。)——《资治通鉴》
最著者二。——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2) 又如:我对他最了解;他熟悉情况,最有发言权;在班里数小李最会唱歌;最品(极品);最能(最习于水性。能,习);最启(最前头,最先进);最殿(在最后面;最落后)
名词
(1) 首位
都署之役为最。——孙文《序》
课殿最以闻。——《汉书·宣帝纪》。注:“凡要之首也。”
(2) 又如:世界之最
(3) 凡要,即簿书的纲要、总目
愿奉三年计最。——《汉书》
(4) 又如:最目(簿书的总目,总括文书内容的提要或目次);最观(综观)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ui5 [梅县腔] zui5 [沙头角腔] zui5 [客语拼音字汇] zui4 [宝安腔] zui5 [客英字典] zui5 [东莞腔] zui5 [陆丰腔] zui5 [台湾四县腔] zu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最 | 祖外 | 精 | 泰合 | 去聲 | 泰 | 合口一等 | 泰 | 蟹 | cuad/zuay | tsuɑ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