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宇

diàn yǔ [ dian yu]
注音 ㄉ一ㄢˋ ㄩˇ

词语释义

殿宇 diànyǔ

(1) 雄伟的宫殿建筑

palace;temple;hall building

词语解释

  1. 宫殿。

    《旧唐书·魏少游传》:“ 肃宗 至 灵武 ,殿宇御幄,皆象宫闈;诸王、公主各设本院,饮食进御,穷其水陆。”

  2. 寺院殿堂。

    唐 韦应物 《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诗:“殿宇餘丹紺,磴阁峭欹悬。”《红楼梦》第一○三回:“但见庙内神像,金身脱落,殿宇歪斜。” 郑振铎 《大佛寺》:“一所半西式的殿宇,灰白色的墙,并不庄严地立在南方的晚霞中。”

引证解释

⒈ 宫殿。

《旧唐书·魏少游传》:“肃宗至灵武,殿宇御幄,皆象宫闈;诸王、公主各设本院,饮食进御,穷其水陆。”

⒉ 寺院殿堂。

唐韦应物《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诗:“殿宇餘丹紺,磴阁峭欹悬。”
《红楼梦》第一〇三回:“但见庙内神像,金身脱落,殿宇歪斜。”
郑振铎《大佛寺》:“一所半西式的殿宇,灰白色的墙,并不庄严地立在南方的晚霞中。”

殿宇的国语词典

殿堂,高大的建筑物。

殿宇的网络释义

殿宇

  • 殿宇,注音diàn yǔ ㄉㄧㄢˋ ㄧㄩˇ,解释为雄伟的宫殿建筑。
  • 殿宇的翻译

    英语: (literary)​ halls (of a palace or a temple)​

    殿宇造句

    殿宇楼阁,庭院花木,使整个建筑绚丽多彩。
    随着飞云舟降落而下,王空远远看到一座巨大的山峰上各种殿宇楼台星罗棋布,上面有人飞来飞去。
    长陵,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陵寝,其中的九间重檐庑殿,是中国目前等级最高的殿宇。
    人人都是命运的设计师,设计着时间殿宇的四壁;有的用他们伟大的功绩,有的则是用那华美的装饰。
    奉献你们的心,但不要让对方保管。因为只有生命之手才能接纳你们的心。站立在一起,但不要靠得太近;因为殿宇的支柱总是彼此分立的,橡树和松柏也不在彼此的阴影下生长。纪伯伦 
    当我站在红山下的广场,眺望那一片罩在金色阳光下的嵯峨殿宇时,就像一个缥渺的梦境突然变成了现实,惊奇的同时,我又获得了巨大的满足。
    道教殿宇非常华丽精美,在屋脊和拱梁上通常装饰有大量神仙雕像以及传统吉祥图案,例如盘龙和阴阳鱼等。
    沿寺庙前九十九级台阶拾级而上,但见白水依山、殿宇古朴,寺内古木参天,充满了梵宇气息。
    谁知这疯癫泼猴半空中叫唤半晌,直累得口舌生烟,猴嗓嘶哑赛公鸭,偌大天铁元帅府邸殿宇重重,竟阒然无声,死寂沉沉。
    龙华寺殿宇齐整,宋代佛教禅宗的伽蓝七堂制保持原貌,并珍藏有唐、五代、明、清年间的经书、金印、佛像等。
    第二天,又将天王殿、大雄殿、紧那罗殿、六祖殿、阎王殿、龙王殿、钟鼓楼、香积厨、库房、东西禅堂、御座房等殿宇统统付之一炬。
    在这处称为相府的后花园,看不到飞阁流丹的殿宇楼亭,更没有山重水复的曲径通幽,唯有农家院落的纯真和碧草如茵的淡雅。
    宫中殿宇布设格局有外朝与内廷之分。
    殿宇又废毁,再次募化,复立殿堂,兼塑佛像。
    正对的地方,塑着一尊达摩祖师像,同其他殿宇一样,像前设有香案,其上香烛、蜡扦码放整齐,香案前摆有三四个蒲团,殿中端立一僧。
    离堆上建有伏龙观,殿宇三重,巍峨矗立,顺山势逐级升高。
    在山门前就可以看到仙人门中殿宇绵峦起伏,参差错落,绵延千里之远,奇峰秀石,随处可见。
    它们看着曾经围绕着它们的成片的殿宇,如何褪色、驳落、倒坍。
    仪门、前殿、正殿、后殿、东西配殿等,殿宇上分别绘有旋子彩画、苏式彩画。
    夕阳的橙红色暖光穿过浓厚的云层,穿越月照宫的殿宇,背射到钱妃身上。她隐在背阳后的娇媚脸庞写满幽怨和无奈,这神情抵消了我对她的厌恶。周梦 

    汉字详情

    diàn [dian]
    部首: 433
    笔画: 13
    五笔: NAW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SCHNE
    四角: 772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击声)

    (2) 古代泛指高大的房屋,后专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大厅

    殿,堂之高大者也。——《说文古本考》

    苍鹰搏击于殿上。——《战国策·魏策》

    王子皇孙,辞楼下殿。——杜牧《阿房宫赋》

    中绘殿阁,类兰若(佛寺)。——《聊斋志异》

    有举孝子者先上殿。——《汉书·黄霸传》

    浮屠北有佛殿一所。——《洛阳伽蓝记·永宁寺》

    (3) 又如:宫殿(泛指帝王居住的高大华丽的房屋);殿陛(帝王宫殿的台阶。借指朝廷);殿直(在宫殿中值勤的人);殿使(皇帝派遣的使臣);殿脚人(即“殿脚女”。相传隋炀帝巡游江都时,乘龙舟,选美女一千人牵彩缆挽龙舟,号为“殿脚女”);殿兵(后军)

    (4) 帝王宸居 。如:殿省(宫廷与台省。亦指朝廷上下。殿指皇帝的居所);殿院(宫内的殿和院);殿舍(皇宫;佛殿)

    (5) 殿试 。如:殿元(状元的别称);殿榜;殿罚(亦称殿举。因科举考试成绩很差而被取消应试资格)

    (6) 亦用作帝、后的代称 。如:三殿:指太上皇、皇太后、皇帝

    形容词

    (1) 最后,最下

    殿,后也。——《广雅》

    奔而殿。——《论语·雍也》。集解引马注:“殿在军后。前曰启,后曰殿。”

    大殿。——《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注:“殿,后军也。”

    (2) 又如:殿最(古代考核政绩或军功的差等,下等称为“殿”,上等称为“最”)

    动词

    (1) 镇抚,镇守

    殿天子之邦。——《诗·小雅·采菽》

    (2) 又如:殿邦(安邦定国)

    (3) 定,评定

    莅之者进不能课其能,退不能殿其不能,才不才一也。——唐· 白居易《江州司马厅记》

    (4) 殿后,压阵

    孟之反不伐,奔而殿。——《论语·雍也》

    命李进诚将三千人殿其后。——《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二年》

    (5) 停,停止

    依十二章不枉法例决五十七下,罪经释免,须殿三年,殿期已满。——《元典章新集》

    英文翻译

    hall; palace; temple

    方言集汇

    ◎ 粤语:din3 din6
    ◎ 客家话:[梅县腔] tien5 [陆丰腔] tian6 [东莞腔] ten3 [宝安腔] ten3 [客英字典] tien5 [海陆丰腔] tien6 [客语拼音字汇] tian4 [沙头角腔] tien5 [台湾四县腔] tien5
    ◎ 潮州话:doiⁿ7 [揭阳、潮阳]daiⁿ7 ,diang6 [潮州]diêng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二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堂練先開去聲開口四等dʰiendenh/denn
    [yu]
    部首: 322
    笔画: 6
    五笔: PGF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MD
    四角: 304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宀( mián),于声。“宀”表示房屋。本义:屋檐)

    (2) 同本义

    宇,屋边也。——《说文》

    宇,屋檐也。——《一切经音义》引《说文》

    上栋下宇。——《易·系辞》

    八月在宇。——《诗·豳风·七月》。释文:“屋四垂为宇。”

    置于宇西阶上。——《仪礼·士丧礼》

    五帝庙同宇。——《汉书·郊祀志》

    而燕雀佼之,以为不能与之争于宇宙之间。——《淮南子·览冥》

    权起更衣, 肃追于宇下。——《资治通鉴》

    (3) 又如:宇堂(屋檐下的正房前);宇达(屋檐和窗户);宇溜(屋檐)

    (4) 房屋

    聿来胥宇。——《诗·大雅·緜》

    高堂邃宇。——《楚辞·招魂》

    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5) 又如:屋宇(房屋);宇庭(屋室和庭院);宇室(房舍。借指家庭)

    (6) 空间。上下四方,天地之间

    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三苍》

    神覆宇宙。——《吕氏春秋·下贤》。注:“四方上下曰宇。以屋喻天地也。”

    威振八寓。——张衡《东京赋》。注:“八方区宇也。”

    云霏霏而承宇。——《楚辞·屈原·涉江》

    (7) 又如:宇甸(宇县,宇寰,宇宙。天下);寰宇;宇内

    (8) 地域;疆土

    (9) 又

    复周公之宇。

    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左传·昭公四年》

    (10) 又如:宇守(国土;疆土)

    (11) 国境

    不谋削人之野,不谋劫人之宇。——《马王堆汉墓帛书》

    (12) 住处

    其余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国语·周语》

    (13) 风度,仪容

    世以此定二王神宇。——《世说新语·雅量》

    (14) 又如:器宇轩昂

    英文翻译

    house; building, structure; eaves

    方言集汇

    ◎ 粤语:jyu5
    ◎ 客家话:[陆丰腔] ji1 [梅县腔] j3 [台湾四县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yi1 [宝安腔] ji1 [客英字典] ji3 [东莞腔] ji3 [海陆丰腔] r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王矩上聲合口三等ĭuyox/hi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