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林语堂《忆狗肉将军》:“有不少传说谈到这位狗肉将军的残酷无情的忠实。”
成语用法
残酷无情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残酷无情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歹(
),戋( )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2) 同本义
残,伤也。——《苍颉篇》
昔智伯瑶残 范中行。——《战国策·秦策》。注:“灭也。”
废为残贼。——《诗·大雅·民劳》
则汝残矣。——《战国策·齐策》。注:“坏也。”
凡二十七县残。——《史记·樊郦滕灌传》。集解:“谓多所杀伤也。”
张仪之残, 樗里疾也。——《战国策·秦策》。注:“害也。”
放轼其君则残之。——《周礼·夏官》
残名以逞。——《左传·宣公二年》
(3) 又如:摧残(使蒙受严重损失);残心(残害人的心);残贼(杀害);残灭(残杀毁灭);残夷(残杀)
(4) 毁坏;破坏
家室立残,亲戚不免于刑戮。——《荀子·荣辱》
(5) 又如:残略(摧毁掠夺);残坏(破败;毁坏)
(6) 凋谢
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7) 又如:残花;残芳;残英(凋零的花。即落花)
形容词
(1) 凶恶;狠毒
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汉书·隽不疑传》
(2) 又如:残烈(残酷剧烈);残横(残暴专横)
(3) 残缺,残废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忧。——司马迁《报任安书》
(4) 又如:残而不废;残卷(书籍的残存部分;亦指书中未读完的部分);残脱(残缺脱漏);残替(残缺废弃);残帙(残卷);残梦(零乱不全的梦)
(5) 剩余;残余,残存
故纯朴不残,孰为牺尊?——《庄子·马蹄》
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6) 又如:残香(余香);残客(剩下未走的客人);残雪(剩余而未融尽的雪);残羹冷炙(剩下的酒食菜肴)
(7) 最后的,最末的 。如:残年(年末;余年。指人的晚年);残照(夕阳);残冬(冬季将尽之时);残山(山将尽处)
名词
也指凶暴的人,暴虐无道的人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资治通鉴》
是天下之大残也。——汉· 贾谊《论积贮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酉(
),表示与酒有关,告声。本义:酒味浓;香气浓)(2) 同本义
酷烈馨香。——曹植《七启》
芬芳沤郁,酷烈淑郁。——司马相如《上林赋》
(3) 残暴;苛刻
课额日以增,官吏日以酷。——王冕《伤亭户》
刑罚暴酷,轻绝人命。——晁错《举贤良对策》
妃性酷虐,常手镣数人。——《晋书·贾皇后传》
(4) 又如:酷滥(滥用残酷的刑罚);酷评(苛刻的评论);酷惨(残暴,惨酷);酷偿(残酷报复);酷能(以严刑酷法为能);酷吏(滥用刑法残害人民的官吏)
(5) 悲惨;痛苦
吴人仿 子胥之冤酷,皆为立祠。——《三国志》
(6) 又如:酷杀(惨死);酷裂(因痛苦而肠断);酷楚(痛楚)
副词
(1) 极,非常
酷似其舅。——《晋书·何无忌传》
(2) 又如:酷尚(特别喜好);酷类(即酷似,非常相似);酷痛(极悲痛);酷贫(极其贫困);酷薄(极端刻薄)
名词
(1) 灾难;困苦 。如:酷祸(惨祸)
(2) 惨痛,痛恨
含酷茹恨,彻于心髓。——《颜氏家训·文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uk7 kiok7 [客语拼音字汇] kug5 kug6 [梅县腔] kuk7 guk7 [台湾四县腔] kuk7 kok7 [东莞腔] kuk7 [客英字典] kwuk7 [宝安腔] kuk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酷 | 苦沃 | 溪 | 沃 | 入聲 | 沃 | 開口一等 | 通 | 冬 | kʰuok | khuuk/qvk |
详细解释
wú
名词
(1)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 同本义
(3)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动词
(1) 没有,跟“有”相对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无不惊为生人。
(2) 又如:无颜落色(面色发白,没有颜色);无头面(没有头绪);无是处(毫无办法;没有一点儿好处);无纤掐(没有一点);无气歇(没歇一口气,没有停息);无回豁(没有反应);没干净(不罢休,没完没了);无存济(无办法,难以应付);无笆壁(无依靠;无办法);无路求生;无干(没关系;不相干);无方(无常;没有固定的行止、住处等);无虞(无误)
副词
(1) 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不若无闻。——《吕氏春秋·慎行论》
可以无悔矣。——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无偏无党(公正而不偏袒);无何(不久);无过(不过;无非;不外);无厌(不满足)
(3) 通“毋”,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书·洪范》
无对靡于尔邦。——《诗·周颂·烈文》
唯吾子戎车是利,无愿士宜。——《左传·成公二年》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无望其速成。——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无怪乎其私之。——清· 黄宗羲《原君》
无生帝王家。
(4) 又如:无休外(不要见外);无失其时;无落(别误;不要落空);无得(不得;不能);无论(不要说)
(5) 未,不曾,没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沈括《梦溪笔谈》
(6) 不必,不值得
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方荀《狱中杂记》
(7) 另见
(南无)代词
(1) 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汉书·高帝纪》
城牢粮足,不可忧也。——《资治通鉴》
(2) 又如:无移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一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明夜(不分白天黑夜);无定着(没有固定的地方);无倒断(没完没了);无碑记(无数;不可计数);无般(样样,处处)
(1) 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无少长皆斩之。——《汉书·高后纪》
无贵无贱。——唐· 韩愈《师说》
无长无少。
(2) 又如: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事无巨细,他都认真去干;无上无下
(1) 用在句首,无义
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墨子》
(2)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mó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au2 mo2 vu2 [台湾四县腔] mo2 wu2 [梅县腔] wu2 [海陆丰腔] mo2 wu2 [宝安腔] wu2
◎ 潮州话:bho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無 | 武夫 | 明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myo/miu | mĭ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心,青声。本义:感情)
(2) 同本义
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说文》
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击能。——《礼记·礼运》又
人情者,圣王之田也。
情伪相感。——《易·系辞》。虞注:“情阳也。”
情者,阴之化也。——《白虎通·情形》
情者,性之质也。——《荀子·正名》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览物之情——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情所欲居。——清· 黄宗羲《原君》
遂利之情。
(3) 又如:情熟(亲密);情款(情意诚挚融洽);情悃(情意;感情真挚,诚心诚意);情热(感情深厚);情肠(感情;情意);情悰(情愫;感情,本心;真情实意);无情(没有感情;不留情);友情(朋友的感情;友谊);情交(情感相通);情好(情谊,交情);情志(情感志趣);情思(思念之情);情切(感情真切)
(4) 本性
情,性也。——《吕氏春秋·上德》注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
(5) 又如:情性(天赋的本性);情心(本性;性情);情尚(性情与爱好);情品(性格);情素(真情;本心);情行(犹品行)
(6) 情欲,性欲 。如:情天欲海(情大如天,欲深如海);色情(性欲方面表现出来的情绪);发情期;情尘(指情爱,情欲)
(7) 爱情
唯将旧物表深情。——白居易《长恨歌》
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清· 林觉民《与妻书》
巾短情长。
(8) 又如:情窦(爱情的萌芽);情谈款叙(慢慢地谈情说爱);情天(爱情的境界);情田(播种爱情之田)
(9) 实情,情况
情,谓情实。——《周礼·天官》疏
虚则知实之情。——《韩非子·主道》
今人主不掩其情。——《韩非子·二柄》
俱以情告。——《世说新语·自新》
犹夫人之情。——清· 黄宗羲《原君》
(10) 又如:情词(有关罪情的供词);情真(真情;事实);内情(内部情况);详情(详细的情形)
(11) 私情;人情;情分
不戴其情。——《淮南子·缪称》。注:“诚也。”
执法而不求其情。——苏洵《上韩枢密书》
(12) 又如:情势(人情关系);情常(常情);情义(人情道义);人情(情面;人之常情);求情(请求对方答应或宽恕);情曲(心曲,心里事)
(13) 情趣,兴趣
鸟啄灵雏恋落晖,村情山趣顾亡机。——段成式《题谷隐蘭若诗》
(14) 又如:情兴
(15) 思想,精神 。如:情物(指思想内容);情抱(情怀,胸襟);情神(精神,神情)
(16) 道理;情理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孙子·九地》
缘物之情。——《吕氏春秋·慎行论》
及人之情。
(17) 又如:情款(情由);情因(情由);情本(事情的根由);情旨(犹情由);情纪(情理法纪)
(18) 形态;情态;姿态
含娇含态情不一。——卢照邻《长安古意》
(19) 又如:情儿(态度);情迹(情状);情首(谓出首自白其情状);情踪(犹情状)
(20) 通“诚”。真诚,真实
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力极者厚赏,情尽者名立。——《韩非子·守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qin2 [陆丰腔] cin3 [客英字典] cin2 [沙头角腔] cin2 [梅县腔] cin2 [东莞腔] cin2 [海陆丰腔] cin2 [宝安腔] cin2 [台湾四县腔] ci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情 | 疾盈 | 從 | 清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三等 | 梗 | 清 | dzʰĭɛŋ | zieng/dzi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