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敌

cán dí [ can di]
注音 ㄘㄢˊ ㄉ一ˊ

词语释义

残敌 cándí

(1) 敌军主力被歼后残存的敌人

歼灭残敌
remnants of the enemy forces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remnants of the enemy forces] 敌军主力被歼后残存的敌人歼灭残敌 简介拼音:cán dí 注音:ㄘㄢˊ ㄉㄧˊ 残敌注释残敌 cándí [remnants of the enemy forces] 敌军主力被歼后残存的敌人 歼灭残敌 1

残敌的网络释义

残敌

  • 拼音:cán dí
  • 注音:ㄘㄢˊ ㄉㄧˊ
  • 残敌
  • 残敌 cándí
  • [remnants of the enemy forces] 敌军主力被歼后残存的敌人
  • 歼灭残敌
  • 残敌造句

    岛上仍有残敌,藏在山洞里打冷枪。
    残敌更心惊胆裂,易装潜逃者,不可胜算。
    斥候骑兵招募和维护费用极廉,在对抗弓箭兵和追击残敌时表现出色。
    在城内,日本军已经屠杀了俘虏,并扫荡残敌,直到看不到一个中国士兵。
    我们要乘胜追击,将残敌一网打尽。
    各地齐人早就恨透了燕军的倒行逆施,见燕军战败,一起叛燕归齐,并随同田单军追缴残敌。
    吴毅首先冲上山脊,利用乱石掩护一边搜剿残敌,一边观察敌火力配置。
    罗马骑兵在追逐汉尼拔的马队的归途中横扫残敌,使汉尼拔的这场败仗更是灾难性地溃不成军。
    要肃清这里的残敌不止需要火力,要改善对霍洛岛这样的贫穷小岛的管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行暴、圣战分子或者犯罪分子的理由不再那么有说服力。
    扫荡残敌的行动本想只需两三天,可是现在已经过了一个星期。
    阿古柏死后,他的儿子相互争斗,西征军则继续扫荡残敌。
    占领江湾的人民解放军此刻正向东向北扫荡残敌。
    解放军过江后,像秋风扫落叶那样追剿残敌。
    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后,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横扫残敌,势如破竹,迅速解放了中国大陆。
    留下两个连守卫收复的土地,并肃清这个地区的残敌。
    汉家定鼎,先是肃清残敌,接着发生宫廷斗争,战乱不已。
    还有一些残敌未被消灭,不过他们即刻就会被肃清。
    激战竟夜,八路军毙、俘敌大部,将残敌压缩在西南和西北两个角。
    比如,毁敌系统的瘫痪战,击敌要害的引导战,搜捕残敌的搜剿战,斩敌首脑的掏心战,以慑助打的心理战,营救己方人员的救援战,声东击西的欺骗战等等。
    中国守军开始在台儿庄内肃清残敌。

    汉字详情

    cán [can]
    部首: 406
    笔画: 9
    五笔: GQGT
    五行:
    仓颉: MNIJ
    四角: 1325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歹( è),戋( jiān)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

    (2) 同本义

    残,伤也。——《苍颉篇》

    昔智伯瑶残 范中行。——《战国策·秦策》。注:“灭也。”

    废为残贼。——《诗·大雅·民劳》

    则汝残矣。——《战国策·齐策》。注:“坏也。”

    凡二十七县残。——《史记·樊郦滕灌传》。集解:“谓多所杀伤也。”

    张仪之残, 樗里疾也。——《战国策·秦策》。注:“害也。”

    放轼其君则残之。——《周礼·夏官》

    残名以逞。——《左传·宣公二年》

    (3) 又如:摧残(使蒙受严重损失);残心(残害人的心);残贼(杀害);残灭(残杀毁灭);残夷(残杀)

    (4) 毁坏;破坏

    家室立残,亲戚不免于刑戮。——《荀子·荣辱》

    (5) 又如:残略(摧毁掠夺);残坏(破败;毁坏)

    (6) 凋谢

    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7) 又如:残花;残芳;残英(凋零的花。即落花)

    形容词

    (1) 凶恶;狠毒

    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汉书·隽不疑传》

    (2) 又如:残烈(残酷剧烈);残横(残暴专横)

    (3) 残缺,残废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忧。——司马迁《报任安书》

    (4) 又如:残而不废;残卷(书籍的残存部分;亦指书中未读完的部分);残脱(残缺脱漏);残替(残缺废弃);残帙(残卷);残梦(零乱不全的梦)

    (5) 剩余;残余,残存

    故纯朴不残,孰为牺尊?——《庄子·马蹄》

    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6) 又如:残香(余香);残客(剩下未走的客人);残雪(剩余而未融尽的雪);残羹冷炙(剩下的酒食菜肴)

    (7) 最后的,最末的 。如:残年(年末;余年。指人的晚年);残照(夕阳);残冬(冬季将尽之时);残山(山将尽处)

    名词

    也指凶暴的人,暴虐无道的人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资治通鉴》

    是天下之大残也。——汉· 贾谊《论积贮疏》

    英文翻译

    injure, spoil; oppress; broken

    方言集汇

    ◎ 粤语:caan1 caan4

    宋本广韵

    [di]
    部首: 425
    笔画: 10
    五笔: TDTY
    五行:
    仓颉: HROK
    四角: 286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啇( )声。本义:匹敌;对等)

    (2) 同本义

    敌,仇也。——《说文》

    敌,匹也。——《尔雅》

    四国之兵敌。——《战国策·秦策》。注:“强弱等也。”

    且夫自敌以下。——《国语·楚语》

    敌国宾至。——《国语·周语》

    敌则能战之。——《孙子·谋攻》

    (3) 又如:试看天下谁能敌;敌体(彼此地位相等,不分上下);敌礼(平等的礼节);匹敌(谓才艺相当);势均力敌

    (4) 抵抗;抵挡

    (司马懿)乃 魏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三国演义》

    (5) 又如:敌不住;寡不敌众

    (6) 攻击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聊斋志异·狼三则》

    名词

    (1) 仇敌;敌人

    秦人开关延敌。—— 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如:政敌;天敌;敌不可假(不可宽容敌人);敌垒(敌人的营垒);敌特;敌探

    英文翻译

    enemy, foe, rival; resist

    方言集汇

    ◎ 粤语:dik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五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下刮黠合入聲合口二等ghruat/hoatɣw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