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损

cán sǔn [ can sun]
繁体 殘損
注音 ㄘㄢˊ ㄙㄨㄣˇ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残害;损害。

伤残缺损。

词语解释

  1. 残害;损害。

    《后汉书·周举传》:“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

  2. 伤残缺损。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诗:“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引证解释

⒈ 残害;损害。

《后汉书·周举传》:“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

⒉ 伤残缺损。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诗:“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残损的网络释义

残损

  • 残损
  • 注音:cán sǔn
  • 释义
  • 1.残害;损害。例如:《后汉书·周举传》:“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
  • 2.伤残缺损的(形容词)。 例如: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诗:“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 3.残缺的。例如:茅以升《中国石拱桥》:“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
  • 残损造句

    由于年代久远,佛像受水盐侵蚀、人为活动等因素影响,部分金箔起翘、驳落,本体出现残损。
    刘向,一位勤勤恳恳的年轻钳工,意外穿越异界,吸收一道残损的圣符,从此踏上铠武士的攀途。
    这些残损箱明显是原残,它们都由你的当班副验看过,如果你有任何疑问,你可以询问一下他们。
    你身体上的创伤和肢体残损均可在此进行复原,同时扣除相应积分。
    我们俯身小心翼翼穿行林中,生怕一个擦身残损了一朵,要知道一朵花就是一个果子啊,微风拂过,瞬时被馥郁的花香包裹住,尽享沁人心脾的悠然自得。
    据介绍,此书为“崇兰馆”收藏日式装帧形式的原托裱工古籍,面封为日本皮纸,但大致保存完好,品相上乘,只是散见虫蛀和局部残损。
    迷惘的黑瞳凝视镜子里憔悴的面容残损的惆怅温柔的浮现。
    爱情是最好的良药,可以抚慰哪怕残损不堪的心灵。匪我思存。
    身躯如同紫玉,却没有一点伤痕和残损。
    后来布洛克无意中获得了一架残损的废弃构装,他从那时候开始才开始了解自己的这个机械之心天赋。
    看见那人经过,铁枪留下一片残损莲花,不少人大为惋惜。
    残损的围墙,布满青苔的青石板,遍地的杂草,满院的月光。
    贵船装有多少整箱和拼箱?在装货港或航行中有集装箱残损吗?
    原件是一块雕印历日的小残片,上、下、前、后均已残损,考定起来甚为不易。
    上述残损是由工人们在卸船期间造成的。
    大宗散装商品、易腐烂变质商品、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以及已发生残损、短缺的商品,应当在卸货口岸检验。
    东壁残损严重,部分画面已经漫漶不清,部分经过后人补绘过,是用连环画形式绘成的佛传故事。
    他没有理会女孩,甚至看都没看一眼,朝着前方,用残损的手掌推一下地面,依靠惯性的力量慢慢而行。
    盖因年代久远,无论佛祖尊者还是罗汉,俱是灰尘覆盖,蛛网缠身,甚至形体残损不在少数。
    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翻开这本残损的古书读到这段文字,每一次读到这里时,心头总会跳起一阵莫名的律动。

    汉字详情

    cán [can]
    部首: 406
    笔画: 9
    五笔: GQGT
    五行:
    仓颉: MNIJ
    四角: 1325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歹( è),戋( jiān)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

    (2) 同本义

    残,伤也。——《苍颉篇》

    昔智伯瑶残 范中行。——《战国策·秦策》。注:“灭也。”

    废为残贼。——《诗·大雅·民劳》

    则汝残矣。——《战国策·齐策》。注:“坏也。”

    凡二十七县残。——《史记·樊郦滕灌传》。集解:“谓多所杀伤也。”

    张仪之残, 樗里疾也。——《战国策·秦策》。注:“害也。”

    放轼其君则残之。——《周礼·夏官》

    残名以逞。——《左传·宣公二年》

    (3) 又如:摧残(使蒙受严重损失);残心(残害人的心);残贼(杀害);残灭(残杀毁灭);残夷(残杀)

    (4) 毁坏;破坏

    家室立残,亲戚不免于刑戮。——《荀子·荣辱》

    (5) 又如:残略(摧毁掠夺);残坏(破败;毁坏)

    (6) 凋谢

    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7) 又如:残花;残芳;残英(凋零的花。即落花)

    形容词

    (1) 凶恶;狠毒

    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汉书·隽不疑传》

    (2) 又如:残烈(残酷剧烈);残横(残暴专横)

    (3) 残缺,残废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忧。——司马迁《报任安书》

    (4) 又如:残而不废;残卷(书籍的残存部分;亦指书中未读完的部分);残脱(残缺脱漏);残替(残缺废弃);残帙(残卷);残梦(零乱不全的梦)

    (5) 剩余;残余,残存

    故纯朴不残,孰为牺尊?——《庄子·马蹄》

    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6) 又如:残香(余香);残客(剩下未走的客人);残雪(剩余而未融尽的雪);残羹冷炙(剩下的酒食菜肴)

    (7) 最后的,最末的 。如:残年(年末;余年。指人的晚年);残照(夕阳);残冬(冬季将尽之时);残山(山将尽处)

    名词

    也指凶暴的人,暴虐无道的人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资治通鉴》

    是天下之大残也。——汉· 贾谊《论积贮疏》

    英文翻译

    injure, spoil; oppress; broken

    方言集汇

    ◎ 粤语:caan1 caan4

    宋本广韵

    sǔn [sun]
    部首: 330
    笔画: 10
    五笔: RKMY
    五行:
    仓颉: QRBO
    四角: 560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员声。本义:减少)

    (2) 同本义,与“益”相对

    损,减也。——《说文》

    损偏去也。——《墨子经》

    损德之脩也。——《易·系辞》

    损益,盛衰之始也。——《易·杂卦》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吕氏春秋·察今》

    请损之,月攘一鸡。——《孟子·滕文公下》

    (3) 又如:损年(短报年岁;寿命减少);损膳(减膳);损薄(降低标准,减损);损夺(削减);损减(节制;减少)

    (4) 损失;丧失

    满招损,谦受益。——《书·大禹谟》

    大军围城者二十四万,死者六万七千,巷战死乾又七千,凡损卒七万五千有奇。——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5) 又如:损折(损失);损败(损失;损坏);损阴(折损了阴德);损身(丧身);损书(对人书札的敬辞。是说对方不惜贬抑身分写信给自己);损挹(谦退)

    (6) 伤害或损害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论语·季氏》

    小人之誉人反为损。——《淮南子·说山训》

    做的个上梁不正,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元曲选·陈州粜米》

    (7) 又如:损人肥己,损人害己;损友(有害的朋友);损生(损害身体)

    (8) 毁,坏,损坏 。又如:破损;损污(损坏玷污);损缺(损坏残缺)

    (9) 病情减轻

    而母杨夫人忽病,谒医久未损。—— 宋· 叶适《故大宗丞高公墓志铭》

    (10) 轻蔑地讥笑或愚弄 。如:你别损人了

    英文翻译

    diminish; impair; injure

    方言集汇

    ◎ 粤语:syun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