殄绝

tiǎn jué [ tian jue]
繁体 殄絕

词语释义

灭绝。

词语解释

  1. 灭绝。

    《北齐书·神武帝纪下》:“臣若不尽诚竭节,敢负陛下,则使身受天殃,子孙殄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不知如何罪业,遂至殄絶祖宗之祀?”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夫 中国 在昔,本尚物质而疾天才矣,先王之泽,日以殄絶,逮蒙外力,乃退然不可自存。”

引证解释

灭绝。

《北齐书·神武帝纪下》:“臣若不尽诚竭节,敢负陛下,则使身受天殃,子孙殄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不知如何罪业,遂至殄絶祖宗之祀?”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夫中国在昔,本尚物质而疾天才矣,先王之泽,日以殄絶,逮蒙外力,乃退然不可自存。”

殄绝的国语词典

断绝、灭尽。

殄绝的网络释义

殄绝

  • 殄绝,读作tiǎn jué,汉语词语,是指灭绝。
  • 汉字详情

    tiǎn [tian]
    部首: 406
    笔画: 9
    五笔: GQWE
    五行:
    仓颉: MNOHH
    四角: 1822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歺( è),剔解后的残骨。隶变人“歹”。从“歺”多与死亡有关。本义:断绝;竭尽)

    (2) 同本义

    殄,尽也。——《说文》

    余风未殄。——《书·毕命》

    邦国殄瘁。——《诗·大雅·瞻卬》

    败国尽民。——《左传·宣公二年》

    丁殄地财。——《淮南子·本经》

    (3) 又如:殄瘁(困穷;贫病);殄绝(灭绝);殄世(绝嗣)

    (4) 消灭

    自王泽殄,风人辍采。——《文心雕龙·明诗》

    武殄暴逆。——《史记·秦始皇本纪》

    (5) 又如:殄平(消灭);殄熄(消灭;息灭);殄灭(消灭;灭绝);殄夷(杀尽);殄歼(歼灭)

    (6) 昏迷 。

    (7) 如:殄靡(靡费)

    形容词

    (1) 通“腆”。美好;善

    燕婉之求,籧篨不殄。——《诗·邶风·新台》

    (2) 又如:殄沌(杂乱不分貌)

    英文翻译

    to end; to exterminate

    方言集汇

    ◎ 粤语:can2 tin5
    ◎ 客家话:[梅县腔] tien3 [宝安腔] ten3 [客英字典] tien5 [海陆丰腔] tien5 [客语拼音字汇] tian3 [台湾四县腔] tie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七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典先開上聲開口四等denx/deenjĭɛn
    jué [jue]
    部首: 332
    笔画: 9
    五笔: XQCN
    五行:
    仓颉: VMNAU
    四角: 271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从刀,从卩(人)。表示人用刀断丝。本义:把丝弄断)

    (2) 同本义

    绝,断丝也。——《说文》

    冠缨索绝。——《史记》

    (3) 又如:绝缨(冠缨断绝。比喻宽宏大量)

    (4) 引申为断,断绝

    绝,断也。——《广雅》

    举鼎绝膑。——《史记·始皇纪》

    必绝其谋。——《战国策·秦策》

    楚诚能绝 齐。(绝齐,与齐国断绝外交关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绝秦赵之欢。——《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绝秦望。

    得水则为绝。——《庄子·至乐》

    绝人以玦。——《荀子·大略》

    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史记·刺客列传》

    绝其望。——《韩非子·主道》

    即炉火烧绝。——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往来而不绝。——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5) 又如:绝卖(出卖产权;卖掉后再也不许赎回);绝裙(扯断衣襟。指去意坚决,难以挽留);绝祀(断绝祖先的祭祀。比喻国家灭亡,子嗣全无)

    (6) 割断;切断

    绝头刳服。——《韩非子·内储说上》

    今楚国虽小,绝长缩短,犹以数千里。——《战国策·楚策》

    七曰绝祭。——《周礼·大祝》。司农注:“不循其本直绝肺以祭也。”

    (7) 又如:绝亢(斩断脖子);绝脰(断颈);绝膑(折断膑骨);绝长补短(本指计量国土大小。后常用为截取有余以补不足)

    (8) 气息中止;晕死

    抢呼欲绝。——《聊斋志异》

    (9) 又如:绝单(狱吏所填写的犯人死亡单子);绝类(灭绝其种类);绝命辞(临死前写的文章)

    (10) 断根,无后代

    子绝四。——《论语》。皇疏:“无也。”

    (11) 又如:绝业(已经中断的王业);绝绪(没有后代);绝户计(断绝别人子孙后代的计谋)

    (12) 横渡;穿越

    绝江河,横渡过长江黄河。绝,断,横渡。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乃绝漳水。——《穆天子传》

    丈人渡之绝江。——《吕氏春秋·异宝》。注:“过也。”

    (13) 又如:绝塞(横渡关塞;渡越边塞);绝漠(穿越沙漠);绝险(越过险阻)

    (14) 落

    虽萎绝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楚辞》

    (15) 杜绝;摒弃

    绝世于良。——《左传·哀公十五年》。注:“犹言弃也。”

    (16) 又如:绝弦(断弃琴弦,不再使用);绝学(弃绝学问;抛开学业);绝仁弃义(抛弃世俗的仁义,回复到纯朴的本性)

    (17) 超过 。如:绝后光前(超越古今);绝俗(超出世俗之外);绝才(过人的才能);绝特(超出寻常)

    (18) 停止

    嗜酒甘而不能绝于口。——《吕氏春秋·权勋》。注:“止也。”

    胞之络脉绝也。——《素问·奇病论》

    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夜久语声绝。——唐· 杜甫《石壕吏》

    弱者先绝。——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9) 又如:绝息(停止);绝脉(脉息停止)

    (20) 竭;尽

    振乏绝。——

    吕氏春秋·季春》。注:“居而无食曰绝。”

    江河山川绝而不流。——《淮南子·本经》。注:“竭也。”

    绝目尽平原。——鲍照诗。注:“犹尽也。”

    (21) 又如:绝力(用尽力气);绝目(极目。尽目力之所及);绝叫(大声呼叫);绝阴(阴气竭尽。阴阳家称农历四月戊辰日为绝阴之日,百事不宜)

    形容词

    (1) 才技特异,独一无二

    绝妙好辞。——《蔡邕题曹娥碑》

    (2) 又如:绝学(独到的学问);绝足奔放(喻千里马疾驰);绝才(过人的才能。无人能及的才能);绝手(具有第一等才艺的高手)

    (3) 距离远、隔绝难通的

    殊邻绝党之域。——扬雄《长杨赋》。注:“远也。”

    (4) 又如:绝域(极远的地方);绝地(极远的地方);绝垠(极远的地方);绝国(僻远隔绝的邦国);绝徼(极为遥远的地方);绝郡(边远的郡县);绝区(极边远地区)

    (5) 缺乏;贫困 。如:绝乏(缺乏。多指供应短缺)

    副词

    (1) 绝对;全然 ——用在否定词前面

    绝无有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绝无踪响。(绝,绝然,绝对,根本。)——《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绝不可能;绝无此意;绝非偶然;绝异(全然不同);绝无(全然没有)

    (3) 极,最

    黄山绝胜处。——《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至险绝处。

    (4) 又如:绝少(极少);绝早(极早);绝峰(绝顶。山的最高峰);绝顶(山的最高峰);绝足(最快的马。喻千里马)

    名词

    (1) 绝句 。诗体名。亦称“截句”、“断句”。律诗通常有八句,而绝句仅四句,是截取律诗一半而成。如:五绝;七绝;每首四句,每句五字者称五绝,七字者称七绝;绝诗(即绝句)

    王荆公绝句。—— 宋· 洪迈《容斋随笔》

    (2) 指食物断绝的穷困者

    务蓄积,以备乏绝。——《盐铁论》

    罢了,了

    听言绝,我则沉默默腹内忧,都做了虚飘飘心上喜。——元· 孙仲章《勘头巾》

    英文翻译

    to cut, sever, break off, terminate

    方言集汇

    ◎ 粤语:zyut6
    ◎ 潮州话:zoh8

    宋本广韵

    殄绝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