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静

sǐ jìng [ si jing]
注音 ㄙˇ ㄐ一ㄥˋ

词语释义

死静 sǐjìng

(1) 异常寂静

屋子里死静,听不到一点响动
deathly still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deathly still] 异常寂静屋子里死静,听不到一点响动

死静造句

寒蝉凄切,树林一片死静,阴森森,东风阵阵呼来。
晚秋的野地死静,身后的湖水像面硕大无朋的镜子。
下周六,外国国攻部里示暂下与佳方的军事接淌死静,并慎重公布“将稀切存眷局势的入展,瞅环境做入入一步正该”。
天井外的娱忧死静和荧光屏沿等待区展启,鼓励逛主们相互接淌并且正在乡市外口地带产生同喊。
立了一段时光以后,时不断天站起来死静一上,否以免腿部肌肉的萎伸,斜挎包。
希腊农管帐划正在周三举止一主天下性小罢农和小范围抗议死静,以正对于国野拉止的经济松屈办法。

汉字详情

[si]
部首: 406
笔画: 6
五笔: GQXB
五行:
仓颉: MNP
四角: 102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 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2) 同本义

死,民之卒事也。——《说文》

死者,人之终也。——《列子·天瑞》

庶人曰死。——《礼记·曲礼》

沁人曰死。——《礼记·檀弓》

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左传·哀公十六年》

楚令尹死。—《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亡何国变,宁南死。——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死生(死亡和生存);死过(死去,去世);死限(死期,寿命的期限);死却(死去;死掉);死不残(半死不活;不中用);死去还魂(死去活来);死费尽残(半死不活);死数里算帐(离死期不远);死耗(死亡的消息);死君(死去的国君)

(4) 为某事或某人而牺牲性命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5) 又如:死义(为信守节义而死);死难;死节(以一死保全节操);死士(誓死效劳之士)

(6) 穷,尽

战余落日黄,军败鼓声死。——常建《吊王将军墓》

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后汉书》

(7) 拼死,拼命

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战国策·秦策》

上欲陵死战,召 陵母及妇,使相者视之,无死丧色。——《汉书·李广传》

(8) 又如:死战:死守;死杀(死命拼杀)

(9) 固守;抱着不放 。如:心还没死;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形容词

(1) 死板,不灵活

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白居易《画竹歌》

(2) 又如:死水;死法(固定、死板的方法);死心眼;死画(呆板而不具灵性的画);死规矩;死教条;死口(不可改变的话);死格(死板的格式);死办法;死临侵(亦作“死淋侵。”死呆呆毫无生气的样子)

(3) 不可调和的 。如:死对头;死敌;死雠仇(死对头)

(4) 不能通过的 。如:把漏洞堵死;死胡同;死角;死路

(5) 牢牢固定的;移动不了或极难移动的

与顿丘 李奖一面,便定死交。——《北齐书·宋游道传》

(6) 又如:死扣儿;窗子钉死了;死结;死心搭地(死心落地。不作他想,实心实意);死桩(死木头;木头疙瘩)

(7) 表示爱怜的 。如:死丫头,你快过来

(8) 无用的。詈词 。如:死狗;死公;死货(无用的人);死老头子

副词

(1) 甚;极

这添添小哥哥,今年十三岁,天生的甚是聪明,父亲欢喜死他。—— 杨文奎《儿女团圆》

(2) 又如:死急(极其急迫);死要面子;高兴死了;累得要死;累死了;死沉;高兴死了

名词

(1) 死刑

君子以议狱缓死。——《易·中孚》

(2) 尸体

生拘白乞而问 白公之死焉。——《左传·哀公十六年》

汉遣使三辈至 唐居,求 谷吉等死。——《汉书·陈汤传》

安所求子死?——《汉书·尹赏传》

(3) 主,主管

一爱相若,其类在死也。——《墨子》

英文翻译

die; dead; death

方言集汇

◎ 粤语:sei2 si2
◎ 客家话:[东莞腔] si3 [宝安腔] si3 [客英字典] si3 [陆丰腔] si3 shi1 [梅县腔] si3 [海陆丰腔] si3 [客语拼音字汇] xi3 [台湾四县腔] si3 [沙头角腔] si3
◎ 潮州话:s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旨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姊脂B開上聲開口三等脂Bsisiix/syy
jìng [jing]
部首: 801
笔画: 14
五笔: GEQH
五行:
仓颉: QBNSD
四角: 5725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青,争声。本义:彩色分布适当)

(2) 安静;宁静

静言思之。——《诗·邶风·柏舟》

宵静女德,以伏蛊慝。——《国语·晋语》

本朝不静。——《吕氏春秋·音律》

静乃明几。——《吕氏春秋·审分》

莫不静好。——《诗·郑风·女曰鸡鸣》

清和肃穆,莫不静畅。——晋· 支遁《八关斋会诗序》

(3) 又如:静雅(安静);静鞭(帝王仪仗的一种,鞭形,振之作响,令人肃静。也叫“鸣鞭”);静办处(安静的地方)

(4) 静止,物体不运动(跟“动”相反)

怒则动,动则手足不静。——《淮南子·本经》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韩诗外传》

(5) 又如:静物(静止不动的物体);静美(静止形态的美);静风(空气无显著的运动);静海(平静的海);静流(死水)

(6) 没有声响;寂静

茅檐人静。——陆游《夜闻杜鹃》

静间按些。——《楚辞·招魂》

(7) 又如:静巉巉(静碜碜,静沉沉。形容沉静、静悄悄);静荡荡(寂静空旷的样子);静室(静舍。清静的居室。寺院)

(8) 沉着,冷静 。如:静言(沉静地思考);静钝(沉着冷静,不露锋芒);静处(冷静地立身处世)

(9) 贞洁,不轻佻 。如:静女(贞静、不轻佻的女子);静专(贞静专一)

(10) 同“净”。干净,纯净

其告维何,边豆静嘉。——《诗·大雅·既醉》

静洁足以享上帝,礼鬼神。——《淮南子·本经》

(11) 又如:静扫(打扫干净);静青(纯青);静嘉(洁净美好)

(12) 恬淡;平和 。如:静退(恬淡谦逊);静意(静心,不动心意);静好(安定美好)

(13) 善

东门之栗,有静家室。——《艺文类聚》引《韩诗》

(14) 倦怠

其静也,日减其所有,而损其所成。——《太玄》

动词

(1) 清理;使干净

(2) 又如:静狱(清理牢中的囚犯);静室(清扫居室)

(3) 使安定

大匡用惠,施舍静众。——《逸周书·大匡》

(4) 又如:静心(使心灵安定);静民(安定民心);静边(安定边境)

(5) 通“诤”。直言相劝,止人之失

陈言而伏,静而正之。——《礼记·儒行》

名词

(1) 古州名

(2) 唐置。在今四川省松潘县西南

(3) 辽置。在今辽宁省境

(4) 通“情”。真情

中静不留,裕德无求。——《管子·势》

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礼记·乐记》

义而顺,文而静,宽而有辨。——《礼记·表记》

饰貌者不情。——《大戴礼·文王官人》

(5) 姓

英文翻译

quiet, still, motionless; gentle

方言集汇

◎ 粤语:zing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