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嘴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犹扯谎。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十七回:“倒也不敢欺嘴説,小人椀也会钉,鉢也会钉,锅也会钉,缸也会钉。”《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五六回:“不敢欺嘴説,我兄弟二人一手招他一个,两手招他一双,三手就招三个。”
引证解释
⒈ 犹扯谎。
引《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十七回:“倒也不敢欺嘴説,小人椀也会钉,鉢也会钉,锅也会钉,缸也会钉。”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五六回:“不敢欺嘴説,我兄弟二人一手招他一个,两手招他一双,三手就招三个。”
欺嘴的网络释义
欺嘴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欠,其声。“欠”与出气、说话有关。本义:欺骗)
(2) 同本义
欺,诈欺也。——《说文》
仁义修立谓之任,反任为欺。——《贾子道术》
禄不遂行兹谓欺。——《京房易传》
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又
尚不相欺。
甚矣哉为欺也。——明· 刘基《卖柑者言》
(4) 又
世之为欺者。
(5) 又如:欺诳(欺瞒);欺上罔下(对上欺骗,对下隐瞒);欺诞(夸大欺骗);欺谩(欺骗);欺三瞒四(隐蔽实情欺骗他人);欺天罔人(骗天骗人);欺天罔地(欺骗天地。极言人之背理昧心);欺心(自己欺骗自己心怀不轨,起坏心思);欺君罔上(欺骗蒙蔽君上)
(6) 欺诈,用狡猾奸诈的手段骗人
苏秦欺寡人。——《战国策·秦策》。注:“诈也。”
欺诬诈伪也。——《荀子·性恶》。注:“诳也。”
(7) 又如:欺谬(欺诈背信);欺猾(欺诈奸猾);欺罔(诈骗迷惑);欺诡(欺诈);欺弊(欺诈蒙骗)
(8) 欺压,欺侮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9) 又如:欺藐(欺负小看);仗势欺人;欺蔑(欺负蔑视);欺傲(欺侮轻慢);欺枉(欺负)
形容词
见南郭子,果若欺魄焉,而不可与接。——《列子·仲尼》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ki1 [宝安腔] ki1 [梅县腔] ki1 [陆丰腔] ki1 [客英字典] ki1 [台湾四县腔] ki1 [东莞腔] ki1 [沙头角腔] ki1 [海陆丰腔] ki1
◎ 潮州话:k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欺 | 去其 | 溪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之 | 止 | khi/qio | kʰĭə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嘴,本作觜。嘴是后起的累增字。形声。从口,觜(
)声。本义:同“觜”。猫头鹰之类头上的毛角)(2) 同本义
觜,鸱旧头上角觜。或作嘴。——《集韵》
(3) 鸟嘴
(二郎)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西游记》
(4) 中古时期,嘴引申指人或动物的口腔器官
有一鱼,可长丈余,粗细大于臂…嘴尖,状如鲟鱼。——唐· 王度《古镜记》
他嘴头子又来得,左话右转,右话左转,翻蛆搭舌头的侪是他说话分。——《何典》
(5) 又如:嘴片子(嘴皮子。嘴唇);嘴瓜(嘴部附近的部位);嘴皮(嘴唇);嘴壳子(指鸟喙);嘴犄角(嘴角);嘴筒(嘴巴);嘴卢都(撅着嘴,鼓着嘴)
(6) 从鸟嘴外形突出引申出表示物体的突出部分
两盘一山嘴,转出东南。——《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
(7) 又如:山嘴;瓶嘴;茶壶嘴
(8) 脸 。如:嘴鼻(面貌);嘴吃屎(脸向下跌倒);嘴啃地(指脸向下跌倒);嘴抢地(嘴啃地)
动词
(1) 说话
要你们去献殷勤塌嘴?——《西游记》
真真这凤丫头越发贫嘴了。——《红楼梦》
(2) 又如:嘴喳喳(多嘴);嘴花捩撇(能说会道);嘴巴巴的(叽叽喳喳的);嘴舌(口舌争执);嘴打人(话说得生硬,厉害,刺伤人);嘴呐(说话吞吞吐吐);嘴抹儿(指口才,说话的能力);嘴骨弄(多言多语);嘴强(能说会道);嘴钝(话说迟钝;不善言辞);嘴短(形容话说不响);嘴清舌白(话说得明确清楚);嘴甜心苦(出言和善而居心狠毒);嘴痒(一有说话的机会就要说,不说觉得不痛快)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zui3 [海陆丰腔] choi5 zui3 [东莞腔] zui3 [沙头角腔] zoi5 [客语拼音字汇] zoi4 [客英字典] zui3 [台湾四县腔] zoi5 zui3 [梅县腔] zhoi5 zui2 zui3 [陆丰腔] choi5 zu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觜 | 即委 | 精 | 支A合 | 上聲 | 紙 | 合口三等 | 支A | 止 | cyex/zv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