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人太甚

qī rén tài shèn [ qi ren tai shen]
注音 ㄑ一 ㄖㄣˊ ㄊㄞˋ ㄕㄣ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欺负人太过分了。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主公着他做了盟府,又与他一口宝剑,筵前举鼎,欺人太甚。”

成语辨析

“欺”不是“欺骗”的意思。

成语用法

欺人太甚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

欺人太甚的国语词典

欺凌他人,到了使人无法容忍的地步。

欺人太甚的网络释义

欺人太甚

  • 欺人太甚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qī rén tài shèn,指做事作的太过火,让人无法忍受,比喻做事极端,别人都没法接受。
  • 欺人太甚的翻译

    英语: to bully intolerably (idiom)​
    法语: (expr. idiom.)​ rudoyer autrui sans mesure, malmener les autres trop durement
    日语: 人をばかにするにもほどがある
    俄语: слишком много себе позволять

    欺人太甚造句

    如此诱导人们低眉顺眼当顺民,可谓欺人太甚!
    你三番五次地为难我,实在是欺人太甚了。
    那些平日里张牙舞爪,飞扬跋扈的人,真是欺人太甚了。
    他不但骂我,还骂我全家,真是欺人太甚。
    他欺人太甚,人们对他都重足而立,侧目而视。
    他简直欺人太甚,我决不能善罢甘休。
    郑彩使劲把匣子摔到地上,大叫道“你们:不要欺人太甚!”。
    那种欺人太甚的态度,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告诉你吧,别欺人太甚,这狗急了还咬人呢!
    宋剑!你欺人太甚!今日纵然你又通天本领,遁地之能,我也让你死无葬身之所!
    卓红苏气得脸色发白,“你不要欺人太甚!”。
    官逼民反啊,这些狗官欺人太甚。
    昨日晚上那段风欺人太甚,出口伤人,我知道他想让我下不了台,我便是和他约定了三日后在演武场决斗。
    王上,楚国不宣而战,欺人太甚,魏辉愿率麾下将士讨伐昭阳楚军,我三万弓骑士卒与楚国五万士卒野战,如屠猪狗。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可俗话又说:狭路相逢勇者胜!做人做事不要太处处逼人,给别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但是与到欺人太甚的也不要过于谦让,那会让他更嚣张,要有勇有谋,才是。
    可去看向宫本保时,却见他神色怡然,对那日本人不利的处境,浑不在意,周行不禁闹起了意气,暗道“哼!日本人欺人太甚!料定我不敢将你们怎么样吗?”。
    《白毛女》中的地主黄世仁,欺人太甚,把善良忠厚的杨白劳逼得走投无路,最后只得服毒身亡。
    文飞乐呵呵的数钱,就看见葛二郎站在一边横眉竖眼兀那假道士,你欺人太甚了吧?跑到我家门口卖桶。
    她把我做的蛋糕扔到地上,然后踩在了上面。真是欺人太甚!
    坎贝尔披露,虽然布莱尔对查尔斯仍然十分尊重,但也曾在一次长谈中劝告查尔斯不要欺人太甚,并曾经委婉地向英国女王诉苦。

    汉字详情

    [qi]
    部首: 427
    笔画: 12
    五笔: ADWW
    五行:
    仓颉: TCNO
    四角: 478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欠,其声。“欠”与出气、说话有关。本义:欺骗)

    (2) 同本义

    欺,诈欺也。——《说文》

    仁义修立谓之任,反任为欺。——《贾子道术》

    禄不遂行兹谓欺。——《京房易传》

    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又

    尚不相欺。

    甚矣哉为欺也。——明· 刘基《卖柑者言》

    (4) 又

    世之为欺者。

    (5) 又如:欺诳(欺瞒);欺上罔下(对上欺骗,对下隐瞒);欺诞(夸大欺骗);欺谩(欺骗);欺三瞒四(隐蔽实情欺骗他人);欺天罔人(骗天骗人);欺天罔地(欺骗天地。极言人之背理昧心);欺心(自己欺骗自己心怀不轨,起坏心思);欺君罔上(欺骗蒙蔽君上)

    (6) 欺诈,用狡猾奸诈的手段骗人

    苏秦欺寡人。——《战国策·秦策》。注:“诈也。”

    欺诬诈伪也。——《荀子·性恶》。注:“诳也。”

    (7) 又如:欺谬(欺诈背信);欺猾(欺诈奸猾);欺罔(诈骗迷惑);欺诡(欺诈);欺弊(欺诈蒙骗)

    (8) 欺压,欺侮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9) 又如:欺藐(欺负小看);仗势欺人;欺蔑(欺负蔑视);欺傲(欺侮轻慢);欺枉(欺负)

    形容词

    见南郭子,果若欺魄焉,而不可与接。——《列子·仲尼》

    英文翻译

    cheat, double-cross, deceive

    方言集汇

    ◎ 粤语:hei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ki1 [宝安腔] ki1 [梅县腔] ki1 [陆丰腔] ki1 [客英字典] ki1 [台湾四县腔] ki1 [东莞腔] ki1 [沙头角腔] ki1 [海陆丰腔] ki1
    ◎ 潮州话:k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其平聲開口三等khi/qiokʰĭə
    rén [ren]
    部首: 220
    笔画: 2
    五笔: WWW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
    四角: 80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 同本义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说文》

    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礼运》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列子·黄帝》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人王(人中之王);人满(人多);人寰(人世);人欲(人的嗜欲);人人言(人的评论);人色(人的正常面色);人头号令(用人头示众以示儆戒);人淘里(人群里)

    (4) 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智伯说,又令人请地于 魏。——《韩诽 子·十过》

    (5) 又如:人兵(兵马);猎人;主持人;盲人;工人;介绍人;行人;证人;法人;报人;强人;恩人

    (6) 人材;杰出人物 。如:人材(有才学、品貌好的人);人英(俊杰,英杰);人龙(比喻人中俊杰)

    (7) 指人手,干事的人 。如:人役(仆役;奴婢;差役,差人);人奴(家奴;奴仆);人匠(工匠;匠人)

    (8) 别人,他人

    与人罕言语。——明· 魏禧《大铁椎传》

    (9) 又如:人去不中留(本人坚决要离去,他人要留是留不住的);人皆下之(人家都瞧不起他);人物(别人的东西);人我(他人与我);人言(别人的评议)

    (10) 民,百姓

    吴广素爱人。——《史记·陈涉世家》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11) 又如:人帐(常人);人佚(民佚);人黎(平民,百姓);人听(即民听,指老百姓的视听);人上(众人之上);人宗(众人的楷模);人等(众人,许多人)

    (12) 智人 。如:北京人;蓝田人;弗洛里斯巴德人

    (13) 指成年人

    以一人生三计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14) 又如:人种(能传种接代的男人)

    (15) 人事,泛指人生所接触到的一切社会现象 。如:人遐世远(人情世事久远);人非物换(人和东西都不同于过去的了);人心浇薄(人情淡漠);人功(人事,指人情事故);人故(人事,人之所为);人术(谓处置人事的谋略);人瑞(人事方面的吉祥征兆);人籍(载有人事内容的典籍);人验(指可资验证的人事)

    (16) 尘世;人世 。如:人家(人间);人我相(佛教指没有真正解脱时的状况);人曹官(人间的官员);人道(佛教六道之一。犹人界);人代(人世);人宇(人间);人封(人间;尘世);人境(尘世)

    (17) 人的身体 。如:我今天人不舒服;他人在心不在

    (18) 指人情事理 。如:人功道理(人情事理);人意儿(人情)

    (19) 男女性交 。如:人道惧绝(丧失了性交能力);人道(指男女交合);人事(男女间情欲之事)

    (20) 伴侣

    上与神明为友,下与造化为人。——《淮南子》

    (21) 果仁。后作“仁”

    核者,人也。古曰核,今曰人。——《尔雅·释木》郝懿行义疏

    (22) 通“仁”。仁爱

    谓之好人。——《管子·侈靡》

    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故君子责人则以人,责己则以义。——《吕氏春秋·举难》

    代词

    (1) 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人皆贺之。——《淮南子·人间训》

    (2) 又如:人人(每个人;所有的人);人不可貌相

    形容词

    人为,人造成的 。如:人厄(人为的困苦、灾难);人火(因人为过失造成的火灾);人均(人为的乐声);人患,人妖(人为的灾祸)

    英文翻译

    man; people; mankind; someone else

    方言集汇

    ◎ 粤语:jan4
    ◎ 客家话:[梅县腔] ngin2 [沙头角腔] gnin2 [客英字典] ngin2 [海陆丰腔] ngi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n1 ngin2 [东莞腔] ngin2 [宝安腔] ngin2 [台湾四县腔] ngin2 [陆丰腔] gnin3
    ◎ 潮州话:nang5 (nâng) ring5 (jîng)[揭阳]rê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如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njin/rin
    tài [tai]
    部首: 308
    笔画: 4
    五笔: D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KI
    四角: 4003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指事。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过于)

    (2) 极大。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

    太,大也。——《广雅·释诂一》段曰:“后世还言,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

    太亦大也。——《白虎通·五行》

    易有太极。——《易·系辞》。注:“大极者。”

    王入太室裸。——《书·洛诰》

    太上贵德。——《礼记·曲礼》

    饮而不损兹曰太。——《后汉书·樊准传》

    (3) 又如:太虚幻境(天上虚幻的境界);太清(天空);太乙(古代形成天地万物的元气);太极(指整个世界的总和);太原;太侈(骄泰奢侈);太无(空旷虚无之境)

    (4) 身分最高或辈数更高的

    太史。——《汉书·光武纪》。注:“史官之长也。”

    (5) 又如:太夫人;太老师;太老伯;太老爷;太母(祖母);太后(帝王的母亲);太翁(曾祖父)

    (6) 大的,广大的

    太牢。——《左传·桓公六年》。疏:“牢之大者。”

    (7) 又如:太仓(京城里贮粮的大仓库);太息(亦作“大息”。长长的叹息)

    (8) 古代记数有所超过称“太”

    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史记》

    (9) 安宁的,秩序正常的。也作“泰”

    不乱离,不知太平之难。——魏源《默觚上》

    (10) 亨通;顺利

    命险太甚靡常,道离隆而匪易。——陆云《九愍》

    (11) 与古代皇家、官家有关的 。如:太尊(明清时对府的长官知府的尊称);太府(原为官名,亦指掌管库藏财物的官府);太常卿(汉景帝中元六年改秦奉常为太常,为九卿之一,司礼乐郊庙社稷事宜。历代相沿,清末始废)

    名词

    通“台”。泰阶,星名,即三台。又比喻三公

    是以玉衡正而太阶平也。——《汉书·扬雄传下》

    惜乎不登太阶,以尹天下。——孔融《张俭碑》

    抚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曹植《杂诗六》

    副词

    (1) 过于;过分

    太区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言其太隘。——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畏之太甚。——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

    养之太过。

    (3) 又如:太半(大半,过半);太甚(太过);会议不要开得太长;屋里太闷热了,你出去凉凉吧;我对这个问题太没有认识了;他们待我太好了;这个问题确实是太重要了

    英文翻译

    very, too, much; big; extreme

    方言集汇

    ◎ 粤语:taai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ai5 [陆丰腔] tai5 [梅县腔] tai5 [东莞腔] tai5 [客英字典] tai [宝安腔] tai5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海陆丰腔] tai5 [台湾四县腔] tai5
    ◎ 潮州话:ta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他蓋泰開去聲開口一等thad/thaytʰɑi
    shèn,shén [shen]
    部首: 105
    笔画: 9
    五笔: ADWN
    五行:
    仓颉: TMMV
    四角: 44718

    详细解释

    shén

    代词

    (1) 疑问代词。什么 。如:甚般(哪般,什么;怎样);甚的(甚底、甚迭。什么);甚末(甚么,什么);甚娘(甚末娘,什么娘。骂人的话。什么);甚生(什么);甚实(确实,很实);甚人(什么人)

    (2) 为什么,怎么 。如:甚地(怎么)

    (3) 另见 shèn

    shèn

    形容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甘,从匹。甘是快乐,匹,匹耦。沉溺于男女欢情。本义:异常安乐)

    (2) 同本义

    甚,尤安乐也。——《说文》。徐灏注:“甚,古今字。女部。‘乐也。’通作耽、湛。《卫风·氓篇》:‘无与士耽。’《小雅·常隶篇》:‘和乐且湛。’皆甚字之本义。从甘匹,会意,昵其匹耦也;甘亦声”

    玄甚。——《老子》。注:“谓贪淫声色。”

    (3) 过分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此不亦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欤?——宋· 苏轼《教战守》

    (4) 又如:甚泰(衣着过于宽大)

    (5) 厉害,严重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若是其甚与?——《孟子·梁惠王上》

    (6) 盛,大

    王之好乐,甚。——《孟子》。注:“大也。”

    观表甚欢。——《吕氏春秋》。注:“厚也。”

    甚口。——《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疏:“谓大口也。”

    未刻,迅雷甚雨,乡民佯败,引入黄婆洞磨刀坑,杀死逆夷百余名。——《三元里抗英》

    (7) 深厚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楚辞·九歌》

    (8) 重要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孟子·告子上》

    副词

    (1) 极端,极其;非常,异常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宋· 周敦颐《爱莲说》

    吾家后日当甚贫。——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啊,甚是面熟,咱们是在哪里见过呢?他们的行动甚为迅速;他进步甚快;城镇相离甚远;甚为怏怏(很不高兴);甚是次第(非常整齐);甚当(很对;很正确);甚悉(很正确);甚溥(很普遍)

    (3) 诚,真

    左右皆曰甚然。——《战国策·秦策》。注:“谓诚也。”

    (4) 又如:甚然(诚然)

    动词

    (1) 超过,胜过

    甚于水火。——《论语》。皇疏:“犹胜也。”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甚于(超过)

    (3) 引申为宠爱配偶 。又凡事之过皆曰甚。古者读若耽,声转为常枕切。” 张舜徽注:“许云甘匹耦者,谓沈于色也。”

    (4) 责备

    后世不以是少汉文,亦不以是甚 贾谊。—— 宋· 苏轼《田表圣奏议叙》

    (1) 甚至 。如:甚且

    (2) 另见 shén

    英文翻译

    great extent; considerably

    方言集汇

    ◎ 粤语:sam6 sap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im5 [客英字典] shim3 [台湾四县腔] siim5 siim3 [梅县腔] shim5 [海陆丰腔] shim6 shim3 [东莞腔] sim3 [陆丰腔] shim6 [宝安腔] sim3 [客语拼音字汇] sim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七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常枕侵A上聲開口三等侵Azjimx/zjiimʑĭĕ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