欛柄

bà bǐng [ ba bing]
注音 ㄅㄚˋ ㄅ一ㄥˇ

词语释义

即把柄。器物的把手。比喩可以被用来证明其错误、过失等的根据。

即把柄。器物的把手。喩话柄。

词语解释

  1. 即把柄。器物的把手。比喻可以被用来证明其错误、过失等的根据。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五·欛柄》:“ 宗杲 谓 张无垢 云:‘门下既得此欛柄,可改头换面,説向儒家去。’” 明 陈献章 《与林缉熙书》:“得此欛柄入手,更有何事?往古今来,四方上下,一齐穿纽,一齐收拾。”

  2. 即把柄。器物的把手。喻话柄。

    清 洪昇 《长生殿·情悔》:“只指望两情坚如金似鈿,又怎知翻做断綆。若早知为断綆,枉自去将他留下了这伤心欛柄。”一本作“ 把柄 ”。

引证解释

⒈ 即把柄。器物的把手。比喻可以被用来证明其错误、过失等的根据。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五·欛柄》:“宗杲谓张无垢云:‘门下既得此欛柄,可改头换面,説向儒家去。’”
明陈献章《与林缉熙书》:“得此欛柄入手,更有何事?往古今来,四方上下,一齐穿纽,一齐收拾。”

⒉ 即把柄。器物的把手。喻话柄。一本作“把柄”。

清洪昇《长生殿·情悔》:“只指望两情坚如金似鈿,又怎知翻做断綆。若早知为断綆,枉自去将他留下了这伤心欛柄。”

汉字详情

[ba]
部首: 420
笔画: 25
五笔: SFAE
仓颉: DMBB
四角: 41927

英文翻译

a handle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ba5 [海陆丰腔] ba5 [客英字典] ba5 [台湾四县腔] ba5
◎ 潮州话:ba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必駕麻二開去聲開口二等bʰuɑprah/peah
bǐng [bing]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SGM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DMOB
四角: 419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丙声。本义:器物的把儿)

(2) 同本义

柄,柯也。(柯:斧柄。)——《说文》

覆之南柄。——《仪礼·少牢礼》

有柄。——《仪礼·大射礼》

柄(铁椎把)铁折叠环复。——明·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柄子(方言。器物的把儿);刀柄;勺柄;曲柄(曲轴的弯曲部分)

(4) 权力

而皇上无寸柄。——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权柄(所掌握的权力);柄用(被重用而掌握大权);柄令(权柄;命令)

(6) 植物的花、叶、果和枝茎相连的部分 。如:花柄;叶柄

(7) 比喻言行上被人抓住的缺点、漏洞 。如:笑柄;话柄

(8) 根本

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礼记·礼运》

谦,德之柄也。——《易·系辞下》

治国家不失其柄。——《国语·齐语》

(9) 姓

量词

用于有柄之物 。如:一柄大刀;一柄锄头

动词

(1) 执掌;掌握。同“秉”

以八柄诏王驭群臣。——《周礼·天官·大宰》

(2) 又如:柄事(执掌政事);柄朝(执掌朝政)

英文翻译

handle, lever, knob; authority

方言集汇

◎ 粤语:beng3 bing3
◎ 客家话:[梅县腔] biang5 [沙头角腔] biang5 [东莞腔] biang5 [海陆丰腔] biang5 [客英字典] biang5 [陆丰腔] biang5 [客语拼音字汇] biang4 [台湾四县腔] biang5 [宝安腔] bia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三映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陂病庚三開去聲開口三等piengh/pyanqpĭɐ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