樽彝

zūn yí [ zun yi]
注音 ㄗㄨㄣ 一ˊ

词语释义

古代祭礼用的酒器。

词语解释

  1. 古代祭礼用的酒器。

    《国语·周语中》:“出其樽彝,陈其鼎俎。”《北史·后妃传序》:“典器三人,掌樽彝器皿。”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祭礼用的酒器。

《国语·周语中》:“出其樽彝,陈其鼎俎。”
《北史·后妃传序》:“典器三人,掌樽彝器皿。”

汉字详情

zūn [zun]
部首: 420
笔画: 16
五笔: SUS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DTWI
四角: 4894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尊声。本作“尊”。本义:盛酒器。中国古代的盛酒器具) 同本义

有酒盈樽。——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金樽清酒斗十千。——唐· 李白《行路难》

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全图绣像三国演义》

(2) 又如:樽杓(指饮酒之器);樽桂(杯中的桂花酒);樽酌(指饮酒之器);樽酒(杯酒)

动词

(1) 往酒器里倒酒

少倾,摆出酒席,四位樽酒论文。——《儒林外史》

(2) 通“撙”。抑止

樽流遁之观。——《淮南子·要略》。杨树达云:“樽,经传通作撙。”

(3) 又如:樽约(谓节约,樽,同“撙”);樽节(节省。樽,通“撙”)

英文翻译

goblet; jar, jug; lush

方言集汇

◎ 粤语:zeo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un1 [台湾四县腔] zun1 [梅县腔] zun1 [陆丰腔] zun1 [客语拼音字汇] zun1 [宝安腔] zun1 [海陆丰腔] zu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三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祖昆平聲合口一等tsuəncuon/zuon
[yi]
部首: 317
笔画: 18
五笔: XGOA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VMFFT
四角: 27449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攻( gǒng)持米,彑( )声。为双手捧丝、米奉献神灵。据甲骨文,象双手捧鸡奉献之意。本义:古代祭祀时常用的礼器的总称)

(2) 同本义

官司彝器。——《左传》

(3) 又如:彝俎(泛指礼器);彝鼎(泛指古代祭祀用的鼎、尊等礼器);彝斝(泛指古代祭祀用的酒器);彝簋(泛指古代祭祀所用的礼器)

(4) 常规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诗·大雅》

(5) 彝族,中国少数民族

形容词

(1) 常 。如:彝序(亦作“彝叙”。常道);彝典(常典);彝制(常制);彝命(常命。指祖宗遗训);彝法(常法,定法);彝轨(常轨);彝章(常典;旧典);彝教(常教);彝理(常理;正道)

(2) 不变的,固定的 。如:彝监(永恒不变之龟监);彝议(不变之论);彝准(固定的制度);彝教(永久不变的教化);彝言(指永久传世之言);彝化(永久的教化)

(3) 经常

皇极之敷言,足彝是训。——《书·洪范》

(4) 又如:彝化(经常的教化);彝则(经常的制度,准则);彝酒(谓经常饮酒)

英文翻译

yi; tripod, wine vessel; rule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 客家话:[梅县腔] j2 [宝安腔] ji2
◎ 潮州话: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以脂脂A開平聲開口三等脂Azĭɛnjii/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