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几

héng jǐ [ heng ji]
繁体 橫几
注音 ㄏㄥˊ ㄐ一

词语释义

小长桌。

词语解释

  1. 小长桌。

    宋 陆游 《春和初迁坐堂中》诗:“笔砚陈横几,图书罗矮牀。”

引证解释

⒈ 小长桌。

宋陆游《春和初迁坐堂中》诗:“笔砚陈横几,图书罗矮牀。”

汉字详情

héng,hèng [heng]
部首: 420
笔画: 15
五笔: SAMW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DTLC
四角: 44986

详细解释

héng

名词

(1) (形声。从木,黄声。本义:门框下部的横木)

(2) 同本义

横,闌木也。——《说文》。字亦作桁。

以横为之。——《诗·陈风·横门之下》

(3) 又如:横轼(古代车前供人凭倚的横木)

(4) 侧,旁边

时横隤以阳遂。——王褒《洞箫赋》。注:“旁决貌。”

(5) 又如:横头(正面两侧的位置,或长方形物体较短两侧的位置);横屋(正屋前两侧的房屋);横道(旁道);横逸(犹旁出,旁行)

(6) 古代负有督察记录权责的官员,可以入人于罪者

下有五横,以揆其官。——《管子·君臣》

(7) 学堂 。如:横舍;横塾

(8) 汉字由左至右的笔形“一” 。如:王字是三横一竖

(9) 姓

形容词

(1) 地理上指东西向。与“纵”相对

横田其亩。——《韩诗南山》。传:“东西曰横。”

不别横与纵。——《楚辞·沈江》。注:“纬曰横。”

纵横间之。——《淮南子·览冥》

坐横弓。——《仪礼·大射仪》。注:“南踣弓也。"

曰从与横。——《太玄卷·七玄莹》。注:“东西曰横。”

(2) 又如:横织(纵横交织);横厉(纵横凌厉,形容气势强盛);横驱(纵横驰驱);横驱别骛(纵横奔驰)

(3) 跟地面平行的

横柯上蔽。——吴均《与朱元思书》

(4) 又如:横枝(主干上横长的树枝,比喻正宗以外旁衍的支派);横軃(横躺而睡着);横堑(与前方平行的濠沟);横卷(左右两端有轴的横幅书画)

(5) 自左到右或自右到左

横执之。——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横无际涯。——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横有八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横卧一楫。——明· 魏学洢《核舟记》

(6) 又如:横头(在方桌筵席上,主席两侧的位置);横川(数字三的隐语);横字(横行的字);横阵(横排的阵势)

(7) 广,宽广

广为横。——《史记·周本纪》正义

(8) 又如:横广(广阔;广大);横沙(广阔的沙漠);横制(广泛控制);横览(广泛观察);横赐(帝王对臣民广施赏赐)

动词

(1) 横陈

有神十人,各曰女娲之肠,横道而处。——《山海经·大荒西经》

(2) 又如:横刀(横陈佩刀);横天(横陈天空);横身(插身,插手);横江(横陈江上);横路(横陈道中);横经(横陈经籍)

(3) 横渡;横越

乃帅群臣横大河。——《汉书·扬雄传上》

(4) 又如:横厉(横越;横渡);横截(横渡);横天(横越天空);横江(横越江上);横绝(横越;横度);横霄(横越天空)

(5) 充满;遮盖

以横于天下。——《礼记·孔子闲居》。注:“充也。”

横被四表。——《后汉书·冯异传》

号以立横。——《礼记·乐记》

(6) 又如:横世(充满世间);横出(充分表露;洋溢);横流(充盈;遍布);横滋(四处滋长)

(7) 下决心不顾一切 。如:横劲(决心,毅力);横了心(下定决心,不顾一切);横下心(犹横了心)

(8) 交错,错杂

禁野之横行径逾者。——《周礼·野庐氏》。注:“妄行田中。”

(9) 又如:横飞(交错飞行);横落(交错落下)

(10) 将物体横向拿着 。如:把扁担横过来;横刀跃马

(11) 横佩带着 。如:腰横玉带;横金妇(官员的妻子。横金:宋时表示官阶的一种佩带物)

副词

(1) 〈方〉∶大概,揣测之词 。如:横是(大概;恐怕)

(2) 〈方〉∶横竖,反正 。如:我横不那么办;横数(不管怎么样)

(3) 另见 hèng

hèng

形容词

(1) 假借为“犷”。横暴;放纵

处士横议,以待我以横逆,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孟子》。按,皆纵恣悍厉之谓。

横行天下。——《荀子·修身》。注:“不顺理而行也。”

东夷横畔。——扬雄《长杨赋》。注:“自纵也。”

以威力相胁曰横。——《汉书·彭宠传》注

(2) 又如:蛮横;横政(暴政);横侈(专横放纵);横虐(专横肆虐);横逆(横暴不顺理);横逞(放纵恣肆);横施(肆意施加);横议(恣肆批评);横杀(肆意杀戳)

(3) 意外,突然 。如:横生(意外发生,到处乱生);横起(意外的发生);横亡(横死);横夭(意外的早死)

(4) 额外 。如:横入(额外收入);横恩(额外的恩赏);横费(浪费;额外用度);横赐(额外的赏赐)

(5) 祸害

谓为三横。——《世说新语·自新》

三横唯余其一。

(6) 另见 héng

英文翻译

across

方言集汇

◎ 粤语:waang4 waang6

宋本广韵

jī,jǐ [ji]
部首: 214
笔画: 2
五笔: MT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N
四角: 772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本义:古人席地而坐时有靠背的坐具)

(2) 同本义

几,坐所以凭也。——《说文》

掌五几五席之名物。——《周礼·司几筵》。注:“五几:左右玉雕彤漆素。”

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考工记·匠人》

几杖,所以扶助衰也。——《白虎通·致仕》

必操几杖以从之。——《礼记·曲礼》

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礼记·檀弓》。疏:“依神也。”

或肆之筵,或授之几。——《诗·大雅·行苇》

(3) 又如:几杖(供老人依靠的小桌子和支撑用的手杖。古代赐几杖,表示敬老的礼节);几席(几和席,为古人凭依、坐卧的器具);几榻(靠几与卧榻,常用以泛指日用器具);几簟(几席)

(4) 后专指有光滑平面、由腿或其它支撑物固定起来的小桌子

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几案(桌子。因几案用于办公,因以代表公牍文书);几案之才(处理公文的才能);几筵(古代称祭席与灵座;筵席,几席);几上肉(案上的肉,比喻任人宰割)

名词

(1) 苗头;预兆

徒有疾恶心,奈何不知几。——唐· 苏涣《变律》

(2) 又如:几先(预兆,事先)

(3) 政务。通“机”

或问为政有几。——《法言·先知》。注:“要也。”

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文心雕龙·情采》

副词

(1) 表示非常接近,相当于“几乎”、“差不多”

汉之为 汉,几四十年矣。—— 汉· 贾谊《论积贮疏》

几死者数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几自刭死。(几,“几几乎”的省略写法)——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通“凌”。)——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几欲先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磴几不可登。——清· 姚鼐《登泰山记》

几自疑身外即战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有朕位几不保,命康与卿及同志速设法筹救之语。——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几有(几乎有;具有);几首(方言。那边);几虚(几乎徒然);几几乎(几几。几乎,差不多)

形容词

(1) (会意。从戌。戌,兵守也。本义:细微,隐微)

(2) 同本义

幾,微也,殆也。——《说文》

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易·系辞》传

一日二日万几。——《书·皋陶谟》

事父母几谏。——《论语》

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系辞》

(3) 危险

本不固者末必几。——《墨子》

动词

(1) 接近;达到

几,近也。——《尔雅》

月几望。——《易·小畜》

知乐则几于礼矣。——《礼记·乐记》

意几乎后言。——《庄子·天地》

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作此之由乎?——清· 刘开《问说》

夫工艺非细事也,西人之神明规矩亦断非一蹴可几也。——清· 郑应《盛世危言·技艺》

(2) 另见

数量词

(1) (会意,本义:微,隐微)

(2) 表示肯定观念,意思是“虽少但仍有一些”

几家深树里,一火夜渔归。——唐· 项斯《江村夜归》

见哥哥如此分析,以为理之当然,绝无几微不平的意思。——《醒世姻缘传》

(3) 又如:添几件衣服;给下一个人留下几朵花;几般儿(好几样,好几种;多么地;何等地);几见(极少见到);几微(一点;些微);几回价(几回家。几次地,多次地)

(4) 表示否定概念意思是“不多”“没有多少”

韩子亦无几求。——《左传·昭十六年》。注:“言所求少。”

(5) 又如:所剩无几

(6) 表示疑问,用以询问数目的多少

几为之笑而不陵我?——《左传·昭公十六年》

子来几日矣?——《孟子·离娄上》

崔九堂前几度闻。—— 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几处早莺争暖树。——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其几千里。——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读书者有几。——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唐· 杜牧《阿房宫赋》

未几,敌兵果舁炮至。(未几,没有多久,一会儿。)——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少。)——《聊斋志异·狼三则》

(7) 又如:几里路;几天;几何(多少;若干);几化(方言。多少);几多(多少);几许(多少,若干);几数(多少)

代词

(1)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什么” 。如:不知征马几时归;几样(怎样地,多么地)

(2) 另见

英文翻译

small table

方言集汇

◎ 粤语:gei1 gei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i3 [梅县腔] gi1 [客语拼音字汇] gi1 [客英字典] gi3 gi1 [宝安腔] gi3 [海陆丰腔] ri3 [陆丰腔] gi1
◎ 潮州话:gi2 (kí) gi1 (k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旨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履脂A開上聲開口三等脂Akjiix/kiiki